读一流书,做一流人! 快来点击查看:必读好书目录 在《红楼梦》中,众姐妹们喜欢热闹,唯独黛玉不喜欢过节。她曾经发表过这样一番“过节论”:“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 年少时读《红楼梦》,觉得林黛玉性格孤僻,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才渐渐有了黛玉一样的体会: 有时参加同学聚会、家宴、酒局,一群人欢聚一堂自是欢喜,可夜深人去后,心里却感到无尽的冷清,孤独就如潮水一般,毫无预警地向你席卷而来。 于是发现,欢聚时越是热闹、开心,静下来的时候孤独的感受就会越深,于是开始像黛玉一样害怕过节,害怕热闹。但心里明白,自己害怕的并不是节日的热闹,而是热闹散去之后的孤独。 是啊,天下谁人不怕孤独呢?早在千百年前,《孟子.梁惠王下》里就有这样的句子:“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人生最悲惨的境地莫过于此。打开电脑,网络上也频频出现《孤独等级表》,从一个人去逛超市,到一个人吃火锅,再到一个人搬家,一个人去做手术…… 人是群居动物,若是总与孤独为伴,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年岁的渐长,才开始明白孤独的必要,甚至体会到孤独的愉悦。就像周国平说的那样:“一个人如果缺少交往,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活缺陷,但缺乏独处的时光,不亚于一场自我毁灭。” 原来,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因为人生有一些路,你必须要一个人去走,再亲近的人,也无法代替你成长。 01 孤独,让你成长 散文家秋麦曾写过一篇随笔叫《脱光衣服照镜子》,他说:“人类照镜子基本都是为了涂脂抹粉,把自己变得不像自己。偶尔,你也要在镜子面前把衣服脱光,好好看自己。” 其实人生不也是如此吗?童年时候的我们天真无邪,随着年纪渐长开始学会伪装,给自己戴上面具,披上铠甲,渐渐变得面目全非。在人群中,我们惯于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他人,会惯于迎合与取悦,但那一面并不是最真实的自己。只有当人群散去,孤独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静下来直面自己的内心。 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成长,人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未来才会有方向。 可是生活中的我们,却常常忘记了这一点。 我们时常游走于一波又一波的饭局,不亦乐乎。 我们看着朋友圈里大家狂欢的场面,害怕自己落单。 我们渴望通过频繁的聚会,扩展自己的人脉。 但我们又经常感到,孤独就在某一个时间突然到来,打得你措手不及。 也许那是在你朋友谈论某一话题,你根本插不上话的时候; 也许那是在你想和孩子谈心,他却不耐烦地说“你懂什么”的时候; 也许那是在深夜里,你有满腹心事想向另一半倾诉,他却翻转过身,用一串鼾声回应你的时候…… 你常常感觉到,人到中年,你越活越孤独了。但有些人会在孤独里颓废,变得抑郁,变得烦躁,但有些人,却会在孤独里认识自己,从而成长。 当你和朋友谈不到一起时,你开始反省,这些年是否为了家庭,渐渐和社会脱轨了; 当你面对孩子的不耐烦时,你开始思考,是否自己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太过严苛或太过宠溺; 当另一半拒绝和你交谈时,你开始反思,是否生活的一地鸡毛已经让你变得暴躁,不再是当年那个温柔如水的自己? 就像笛卡尔说的那样:“人在思考自己而不是思考他人的过程中,才产生智慧”。原来,要想成长,就要先学会与孤独相处。只有孤独,才让你遇到更好的自己。 02 孤独,让你优秀 龙应台说:“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源于孤独。”是啊,通往优秀的路上,总是孤单。一个人之所以能变得优秀,是因为他们能明白,独处,才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当代作家木心出生于乌镇一大户人家,23岁从大学毕业,受聘为杭州第一高中的教师,待遇稳定,福利优厚,学校给他配备了房间,后门一开就是游泳池。 但木心仅仅做了半年,就决心隐居到莫干山上。 他一个人住在废弃的房子里,白天读书,晚上写作。他在书桌上贴了福楼拜的一句话:“艺术广大之极,足以占据一个人”。 六年后,木心家道中落,他迫于生计下山工作,但陪伴他一起下山的,还有一百多篇中短篇小说,以及无数张山水画。 在经历了半世颠沛流离后,他曾说如果将来自己的墓志铭要写点什么,他希望写上:“即使到此为止,我与人类已是交浅言深。”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陈道明工作之余从不应酬,醉心于读书、书法甚至手工;康德无妻无子,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哥尼斯堡,却成为了世界瞩目的哲学家;村上春树只爱跑步和写作,不愿与人过多交谈,终成日本著名作家…… 就像叔本华说的那样:“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执着于尘世喧嚣的人忙于应酬,忙于迎合,再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提升自我,反而是那些不近人情“孤僻”的人们,往往优秀得令人瞩目。 03 孤独,让你自由 《百年孤独》里这样说道:“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是啊,生命本就是孤独的,我们一个人来到这世上,最后又一个人离开。无论你的身边有多少人相伴,总有一些路你要一个人走,总有一些夜你要一个人过。 与其等到孤独到来时感叹日子难捱,不如早早学会独处,把孤独当成一种享受。 一个人到处旅行,可以最大限度地亲近自然,花鸟虫鱼,清风明月都来与你作伴; 一个人看电影,可以不必受到别人时间的限制,不必询问他人的喜好,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一个人跑步,你可以跑过四季,看草长莺飞,看花开花落,仿佛看到了自己漫长的一生一样。 原来,孤独是这样自由而快乐。成熟的过程,不就是从忍受孤独到接受孤独,再到享受孤独的过程吗? 有多少中年的男人,在下班回家之前,都要先在车子里坐20分钟;有多少刚生完孩子的妈妈,洗澡的时间会越来越长?孤独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体验,当你真正体会过它的美妙,便不再逃避,不再抗拒。原来孤独,是成年人最昂贵的奢侈品啊! 就像张小砚说的那样“后来许多人问我一个人夜晚踟蹰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却不是孤单和路长,而是波澜壮阔的海洋和天空中闪耀的星光。”能够享受孤独的人,才最容易自由和快乐。 往后余生,愿你避开无效的社交,推掉不必要的饭局,毕竟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而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往后余生,愿你能用独处治愈自己,不要让琐碎的一地鸡毛,让你的生活变得一片狼藉; 往后余生,愿你能修好“孤独”这门课,从此不必避开车马喧嚣,也能在心中修篱种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