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 原创美文、好书好课、新书资讯等,伴你成长 优秀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失败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不同的家庭环境,养出的孩子也大有不同。 有的孩子敢闯敢拼,功成名就; 有的孩子积极开朗,乐天逍遥; 也有的孩子自卑萎靡,徘徊不前。 那些在优秀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犹如抽中了人生的“上上签”。 他们更容易接受良好的教育,树立健康的品格,人生也自然更容易成功。 回顾这些抽中“上上签”的孩子,他们的家庭无疑都有以下3个特质。 有趣的氛围 有趣,是一个家庭的灵魂。 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不如说和睦的父母千篇一律,有趣的家庭万里挑一。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假期,新冠肺炎肆虐全国,大家都积极响应号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就在网友们在家无聊透顶,闲到给草莓挤黑头、用瓜子做美甲的时候,一组有趣的家庭成功地“C位出道”。 在湖北省十堰市,一位郭姓爸爸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发动两个女儿和媳妇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版春节联欢晚会。 别看这场晚会演员阵容小,活动场地有限,内容可毫不含糊。 从导演到主持人,再到化妆师、动作指导、服装师、灯光师、摄影师,幕后工作人员的分工要明确。 虽然演员只有4位,节目类型可是五花八门。 经过3天忙碌的策划,在最终呈现的17个节目中,两个孩子大放光彩。 从手语表演到独唱、合唱、钢琴演奏、情景剧、讲故事、篮球操、现场画画、跆拳道,各种才艺表演,两个女儿也是信手拈来。 有网友打趣道,郭爸爸策划这场家庭版春晚,真是一箭三雕。 不但锻炼了女儿们的表现能力,检验了她们这一年的学习成果,还促进了家庭的和睦与温馨,更重要的是在全国人民都闷在家的无聊时光里,增添了许多乐趣。 我想,对于两个女儿而言,在她们今后几十年的人生时光里,心底里总会有一个位置,留给2020年的春节。 因为,那年春节,她们的爸爸用实际行动告诉她们: 不管日子有多灰暗,生活总要有一束有趣的光。 有趣,不仅仅是幽默的代名词,它更意味着爱和包容。 因为爱,所以我愿意花更多的心思去逗你开心。 当日子平淡的时候,有趣的光会照进来为生活增添光亮; 当苦难来临的时候,这束光便会积蓄成力量带来希望。 我国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的女儿钱瑗,便是在父母有趣的呵护下长大。 虽然贵为文学巨匠,但钱钟书在女儿钱瑗面前,总是一个长不大的小顽童。 钱瑗小时候,他喜欢在她肚子上画鬼脸,在脸上画胡子,还经常偷偷地把玩具藏进女儿的被窝,吓她一跳。 有一次,钱钟书在女儿的床上搭了一个“城堡”和“怪兽”。 他用大词典当底,板凳翻个儿当城墙,上面再用皮鞋做顶,造了一个“城堡”。 “怪兽”则是在钱瑗的小书包上放满书,再接上长长的鞋拔子做尾巴。 经常被他逗弄的小钱瑗很快就学会了反击。 钱钟书在吃东西时,总喜欢逗她:“Baby, no eat。” 她就快乐地反驳:“Baby, yes eat。” 笑声不断的父女关系背后,是足够的平等和爱护。 因为她知道,自己一直都是父母的“生平杰作”。 有趣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带有韧性。 这类孩子遇水可成汪洋,逢木可闻花香。 他们既能在生活中发现与众不同的美,又能在困难面前愈加坚强。 因此,他们能够更加自如地适应社会的起伏与风浪,人生也更容易成功。 好学的家风 朋友经营着一家装修设计公司。 他说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的家庭放弃在客厅中央布置电视墙,反而开始打造个性化的书墙。 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父母,在经历社会大浪淘沙般的残酷洗礼后,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在山西运城,有一个著名的“宰相村”——裴柏村。 根据《裴氏世谱》记载,传承了两千多年的裴家是世界上少有的名门望族。 在这个弹丸之地,共出过59名宰相、59名大将军。 单是在唐朝不到300年的历史中,便有17名宰相从这里走出去。 正史列传与记载的裴氏名人,有600多人;七品以上官员,有3000余人;更别论名垂后世的诗人、文学家等有名望者。 敢于号称“天下无二裴”的裴氏家族,之所以能够世代昌盛,皆是在于它的千年好学家风。 裴氏家族有多重视读书,从它的习俗之中便可以窥得一二。 早在唐朝末年,裴氏家族的孩子出生后,要把带根的谷草,分作十把,交叉扎住,成为一块方格窗户,表示草木之人经十年苦读,也可以金榜题名。 在裴柏村,至今还流传着“挂旗”的风俗。 所谓“挂旗”,就是在孩子出生后,将写有“济世栋梁”、“自强不息”、“建国英才”等话语的红绸布挂在大门楼中间,并将书写用的毛笔、砚台一并奉送,最后在大门两边栽种竹子,寓意孩子成才有德,以激励后世子孙。 裴氏家族甚至有一条家规: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 种种习俗,足以可见他们对读书的重视程度。 正是这种家风,让裴氏家族的子孙后代勤而好学,手不释卷,才人辈出。 在福建三明,有一对结婚60多年的老夫妻。 这个四世同堂的家族中,一家23人共有3位博士、3位硕士、5位大学生。 子女们遍布美国、英国、香港、厦门等国家和地区。 谈及教育孩子的秘诀,这位“老家长”说:“要教育子女,首先要父母做好表率,要起模范作用。” 正是因为在家中营造的勤学好读的氛围,子女们都以读书为荣,争先进,比先进,纷纷成才。 优秀的家庭总有好学的家风。 在这种家风中浸润长大的孩子,更愿意摒弃浮躁,在书中修得气自华。 读书,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最宝贵的经验。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便是父母能给孩子性价比最高的礼物。 03 如果说在一个家庭中,有趣是一艘坚固的船,那好学就是前进的浆,眼界高远的父母就是孩子的指南针。 坚固的船给孩子创造了祥和的环境,也给予了他们“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底气; 前进的浆给孩子提供了无穷的动力,让他们能够乘风破浪,直济沧海; 指南针则帮助孩子辨别方向,为他们远航引方向,定向免误程。 都说人的一生,可选择的有很多,唯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 对孩子而言,我们改变不了他们的出身,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为孩子抽一支“上上签”。 人生就像大海,孩子注定要远航。 倘若我们能够为他们造好坚固的船,摆好结实的浆,再在他们遇到风浪时指明方向,那他们的航程,注定要到那少有人去的海洋深处。 读一流书,做一流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