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过乞丐,上过央视,她是1600个女孩的母亲,却因记者一个问题冷脸:孩子的软肋,你别碰!

 碧读好书 2020-07-27

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

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

文|乘月

前几天,一段二十分钟的视频火了。

镜头前的主人公面容憔悴,衣衫破旧,但是说起她这十几年来的工作,却频频露出笑容。

她是张桂梅,被1600名女学生称为:“老妈妈”,也被百万网友称为“活菩萨”。

12年前,她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

为了这所学校,她不但压缩饮食,节约衣用,还曾经沿街乞讨,四处募捐,遭到无数白眼。终于在政府的帮助下,办成了这所学校。

当记者问道:这是专门给贫困山区的女孩子开的高中吗?

张桂梅的表情却突然严肃,她没有直言记者的问题有任何失误之处,却回复了一句让人听后不禁反思的话:“我不想提贫困两个字,我觉得贫困对女孩子来讲,也是一种隐私,我们就叫,大山里的女孩儿。”

多年以来,无论是社会中各行各业的慈善募捐,还是学校里的奖学金补助,都会把对象定位为“贫困儿童”、“贫困学生”。殊不知在很多时候,“贫困”二字对孩子来说,也意味着一种致人自卑的“标签”,而孩子最怕的,也恰恰是被贴上标签。 01 

帮女孩儿摘下“不值钱”的标签

这位真正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原本也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

张桂梅的老家在辽宁,17岁离开东北到云南支边,后随丈夫在中学任教,本以为那里会是她余生的归宿,只可惜天不遂人愿。1996年张桂梅丈夫因肺癌去世。伉俪情深,却阴阳两隔,她在伤心之下,申请从大理调出,来到华坪。

祸不单行,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张桂梅就被查出子宫肌瘤,由于之前给丈夫治病,剩下的积蓄很少,根本没钱动手术。于是她认为自己活不长了,那一天从医院走到学校,走了好久。

生与死的抉择下,学校里的其他老师开始鼓励她,“你不要怕,还有我们。”县长也放下话:“我们就是再穷,也要把你治好。”

于是县里开妇代会给她捐钱。有些山里的妇女,身上仅仅只有五块钱,本来是要留做路费回家用的,结果听闻她的病情,毫不犹豫都捐给了她。

张桂梅说:她们把我救活,我就要干点事报答他们。

她报答的方式,就是不遗余力地从莽莽大山手里抢回一个个女孩子。

她发现,这里的学校女生上学比例非常低,而且班级里仅有的几个女生,往往在几天前好好上课,几天后就默默辍学了。带着疑问,她第一次孤身跋涉,追到深山中女孩的家里,才发现这个女孩正要准备出嫁。十几岁的女孩,在家里人看来是“不值钱”的,早早嫁人了事,家人把希望全都寄托在男孩子身上。

张桂梅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家庭里,儿子正在上初二,女儿已经高三。家长让上高三的女孩辍学在家干活,然后省下钱把儿子送到县城里补课。所以说,这些家庭对女孩的教育态度,不单单是“供不起”,更多情况是“不想供”。

在张桂梅担任福利院院长时期,收养到的被遗弃婴儿大多也是女婴。“重男轻女”的观念,在闭塞的山区内,从未得到任何改变。

既然这些女孩在父母那里被轻视,那张桂梅就偏要让他们对这些女孩刮目相看。

她五点多叫女孩子们起床,十二点多入睡。严格规定她们的作息时间,三分钟内从教室跑向食堂,十分钟内完成午餐。对于基础差的女生,甚至从小学课程开始补起,就算是从认字开始,也绝对不让她们失去教育。

去年高考,华坪女高118名毕业生,一本上线率达到40.67%,本科上线率82.37%,排名丽江第一。

但是张桂梅却对这个成绩不满意。

她说:“我想让孩子们全部上一本或者双一流,还想让他们上最高目标,清华北大。我想让山里的孩子,走向最好的学校。”说这句话时,她面带微笑,目光温暖而又坚定。

而提到办校初衷时,张桂梅意味深长地说:“我是想要解决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孩儿这种恶性循环。”

张桂梅表面是在拯救“女孩”,实际是在拯救“女人”。这1600多个顺利毕业的女学生,也很有可能是1600多个“未来的母亲”。一所女校的创办,也是一场女性对女性的救赎。于是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女权”。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到:“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造就的。”一个女孩儿,生来就遭受定义,遭受“明码标价”的衡量,她们的性别在社会学中被排在“第二”的位置,本就已经是一种不公。如果在家庭中她们感受到来自至亲对自己的蔑视,那么就会导致她们长大后也同样变成自己性别的刽子手,身为女性,轻视女性,这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02 

帮男孩摘下“顽劣”的标签

提到教育与救赎,就不得不提到一部影片《放牛班的春天》。

那段经典的对话仿佛还在眼前:

“勒可贺,我们是朋友吧?”

“对啊,怎么?”

“5加3”等于几?

“53啊!”

“你确定吗?”

“当然罗。”“好的,谢谢!”

然而,就是这样两个可爱的男生,在那所学校里却同样被当做“问题少年”对待。因为这本就一所收留所般的学校。被送到这里的多数是打架、盗窃、说谎成性,不学无术,让父母失望透顶的孩子。

这样的男孩已经早早被贴上“顽劣”、“孤僻”、“不懂事”、“无可救药”的标签,所以寄宿学校的老师和校长对待他们的方式就是以暴制暴。

只要学生犯错,就会遭到暴打。如果有人闯了祸却又查不出是谁干的,那么院长也不会善罢甘休。他发明了一种“连坐”的惩罚方式,班级里的学生轮流关禁闭,每人六个小时。这样的学校,对待一群天性好动的男孩,像是在对待一群十恶不赦的犯人。

几年前,一个日本育儿专家曾在:一个名为“男孩儿为何天生不如女孩儿”的论题中提到,男孩发育晚且好动的天性根本是由早期感知器官不敏感造成的。所以身为男孩的家长本应该持有更多的耐心陪伴他们成长,而不是过早用暴力和既成的偏见,对他们进行定义和打压。

这部影片中,最终拯救这群男孩子的是一个叫做马修的秃头音乐老师。

他不拿既成目光看待这群孩子,而是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当他关心他们的梦想时,才发现每一个“毫无前途”的男孩子都有着“大放异彩”的梦想,他们想当飞行员,想当科学家,或者想当医生,但是没有人想当一名老师。在他们眼里,老师是暴怒的,残酷的,是永远对他们冷眼相看的。

马修老师的到来重新唤起了男孩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长期得不到爱与关怀的心,突然被温情包围,男孩独有的男性尊严也让他们不知所措。甚至在一开始,他们继续以顽皮做对抗,但是发现“来者是善者”后,男孩子们配合地接受教育,组成了和唱诗班。

与其说拯救这群男孩的是一位音乐老师,倒不如说是一颗“不带偏见的心。”长期以来,当人们对“熊孩子”、“人性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之后,就更加剧了对调皮男孩子“不肯原谅”的心。然而,一个天性好动的男孩,如果他没有去犯本质恶劣的错误,明明可以通过及时的教育得到纠正,为什么要把他们直接推到道德的对立面呢?

在孩子的自我认知还没有形成时,就频频受到来自父母和老师对他们强加的消极标签,殊不知,这种自上而下,来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不经意的,甚至是无心的评判,会化成一股无可挽回的恶意。这种恶意足以毁了他们整个童年,甚至是一生。 03 

好的教育,是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

卢梭说:“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做出或好或坏的评价。”

无论是张桂梅拒绝对山里的女孩施加“贫困”的标签,还是马修老师避免对寄宿学校男孩施加“无可救药”的偏见。都是出于一种对孩子尊严的保护,也是对于他们未来无限可能的期望。

就在前两天,一条“三岁萌娃厨艺堪比厨神”的新闻引来网友关注。萌娃叫嘉多宝,来自内蒙古阿拉善。小宝虽然只有三岁,却掌握了剥葱、剥蒜、和面,到最后做饭的技能。虽然“厨艺堪比厨神”有些夸张,但是看到视频里的他围起小围裙,一本正经地择菜,洗菜时,网友还是忍不住连连称赞。

然而就在这件事的背后,却反映了嘉多宝妈妈对孩子的尊重和宽容。如果在小嘉宝第一次踏进厨房,第一次尝试触碰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时,就遭到妈妈的阻止,那么也许他会缩回手脚,再也不想去碰和厨房有关的东西。从小到大,我们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或者“大人在忙小孩子不要捣乱”。在父母眼里,孩子根本没有能力去做“正经事”。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想要动手的能力,全都被压在了一句“不要乱动”的呵斥里。

一个年过半百的戏剧专家,曾经和他的学生提到自己与小孙女的相处日常。他说,他会鼓励小女孩创作戏剧,发挥想象,编故事,还会陪孙女在家“表演”孙女想出的戏剧情节。而她的小孙女只有五六岁。当学生问他,是不是感到孙女编出的故事很幼稚时,他严肃地说,并不是这样,我对她的每一次鼓励都是发自内心的,我真的感觉她很优秀。

真正成功的教育,就是和孩子成为朋友。“朋友”这两个字,就是意味着平等,尊重和关怀。年龄教育、人生阅历、思想高度的巨大差异,会让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的成年人忽视对孩子内心的关照,把“自以为正确”的形容词附加在孩子身上,让他们背负着不必要的重量前行。

在孩子的世界里,以“拯救者”身份出现的人,高高在上,肆无忌惮对他们进行藐视;以“惩罚者”身份的出现的人,铁面无私,不由分说地对他们进行规训;以“评判者”出现的人,公正客观,有理有据地对他们进行定义。然而,这些都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孩子需要的,仅仅是善意的理解,与不杂偏见的爱。

爱他们,就不要定义他们。

本文为“碧读好书”原创,关注后即可获得最近3个月出版好书推荐。好书像碧玉般珍贵!

▼ 碧读矩阵号关注后可获得最近三个月出版商业好书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