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物理暑假补习 力学实验(基础)巩固练习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0-07-27

【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木块A的长度为________cm。

2、托盘天平的调节应分三步:(1)将天平放在________;(2)将游码移回到________位置;(3)调节天平的________平衡。

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4、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强同学打算用天平(含砝码)、水和量筒完成下列实验课题:

(1)测量牛奶的密度;

(2)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

(3)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4)鉴别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5)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个数.

你认为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

A.(1)(2) B.(1)(2)(4)

C.(1)(2)(4)(5) D.(1)(2)(3)(4)(5)

5、(2012·长春)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如图所示。

(1)对比图甲乙丙可知: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压强

(2)对比图丙和图丁,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等,由此可知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液 ρ水。

(3)在图丁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加入食盐,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将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6、在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过程中,小红猜想物体的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请你利用图所示装置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红的猜想是错误的。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7、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蜡块,欲测量它的密度,需要哪些器材?写出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并用测量物理量表示出测量的结果。

8、设计一个测导火线燃烧速度的实验。现已有一段导火线,还需要什么测量器材?叙述实验步骤,写出导火线燃烧速度的计算式。

9、如图甲是小磊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的自由端,将质量为200g的钩码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小磊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

(2)钩码上升的距离是________cm。

(3)拉力F做的功是________J。

(4)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10、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和同学们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只滑轮重都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

(1)对于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如果没有刻度尺,只要测出钩码重G,然后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从测力计上读出拉力值F,即可算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知________(选填“>”、“<”或“=”)。

11、实验桌上提供了6个50g附有挂钩的相同的金属块,0~5N的弹簧测力计一个,适量的水和满足实验要求的量筒。请你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水对物体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写出实验步骤并设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答案与解析】

1、【答案】2.56(2.55cm或2.57cm)

【解析】本题中刻度尺的起始测量点不是零刻度线,所以在记录结果时不要盲目记录为4.56cm,正确记录结果为2.56cm(2.55cm或2.57cm也正确)。

2、【答案】水平台面上 零刻度线 横梁

【解析】这是天平调节的“三步曲”:水平放置、游码回零、调横梁平衡。

3、【答案】3.4

【解析】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故示数为3.4N。

4、【答案】C

【解析】(1)可以用量筒装同样质量的水和牛奶,用天平来实现。那么水和牛奶的质量都知道,因为水的密度已知,水的体积量筒可以读出,那么牛奶的质量和体积一样可知了,那密度就可知了。

(2)用量筒装一定量的水,记下体积和质量,然后将戒指放入量筒,看量筒增加的体积和天平增加的质量,那也可算出戒指的密度,金的密度是多少?这个可以查表。

(3)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他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

(4)这个跟(2)的方法一模一样。

(5)先用上面的方法测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然后再测出总的质量。

5、【答案】相等 > 变大

【解析】(1)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控制液体密度和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相等。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探头在丙、丁两种液体中受到的压强相同,但h丙<h丁,由公式比较知:丙液体的密度大于丁液体(水)的密度。

(3)保持探头位置不变,向容器中加盐,水的密度会增大,由公式P=ρgh知,探头受到液体的压强增大。所以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

6、【答案】(1)实验过程:

①调节弹簧测力计使指针指零刻线;

②将系好细绳的木块放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表格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③改变拉动木块的速度,重复步骤②,共作出3次;

(2)实验现象: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小红的认识是错误的。

【解析】(1)实验中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因此需要测量摩擦力,由弹簧测力计来完成;

(2)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设计实验步骤,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只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

(3)如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化,说明小军的认识是不正确的,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7、【答案】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天平(包括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蜡块、铁块。

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如图甲将蜡块和铁块用细线拴好,并将铁块没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体积V1。

(3)将铁块和蜡块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用助沉法测出水、铁块、蜡块的总体积V2。

实验结论:。

【解析】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密度小于水的物质的密度,可用助沉法测体积。

8、【答案与解析】

测量导火线燃烧速度,需要测出导火线燃烧的距离(即导火线的长度)和导火线燃烧的时间,因此需要刻度尺和钟表,另外还需要火柴点燃导火线。

测量器材:刻度尺、钟表。

测量步骤:

(1)用刻度尺测量导火线的长度L。

(2)用火柴点燃导火线的同时记下钟表此时的时刻是t1。

(3)在导火线燃烧完毕时记下钟表的时刻为t2。

计算式:。

9、【答案】(1)1.2 (2)10 (3)0.24 (4)81.7%

【解析】解本题的关键是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的准确读数。根据W=F·s可求出拉力F做的功,根据实验原理可求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给实验设计的理解、对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包括读数),以及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等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读数时,先要观察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5N)和最小分度(0.2N)。图乙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2N。本题的第二问考查刻度尺的使用。读数时,先要明确钩码上升的距离是从图甲中的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A、B位置对应图甲刻度尺上的读数分别是多少,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多少。然后直接读出钩码上升的距离是10cm。本题的第三问考查功的测量。解答本问先要知道拉力F做的功是W=F·s;然后根据公式找出已知条件,拉力F的大小即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2N,s即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且s=2h(钩码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由W=F·s=F·2h,代入数据解得拉力F做的功是0.24J。本题的第四问考查机械效率的测量。已知钩码的质量为200g,则钩码所受重力G=1.96N;钩码上升的距离h=10cm,且F·s=0.24J。根据,可求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1.7%。

10、【答案】(1) (2)>

【解析】对于已组合好的滑轮组,s和h的比值大小不会因机械效率的变化而变化,即s=nh,所以%,不测s和h也可求出。机械效率的高低与和有关,在有用功相同时,额外功越大,效率越低;在额外功相同时,有用功越大,效率越高。从图中可知:两滑轮组有用功相同,图乙额外功较大,所以其效率较低。因F与被提物重和动滑轮重有关,对于同一滑轮组不变,改变时,也改变。

11、【答案】实验步骤: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o并记录在表格中;

(2)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上6个金属块,测出6个金属块的总重为G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其中的一个金属块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测出金属块所受拉力F1,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F1的示数和V1记录在表格中;

(4)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其中的两个金属块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测出金属块所受拉力 F2,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2,将F2的示数和V2记录在表格中;

(5)仿照步骤(4),将3~6个金属块依次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分别测出为F3 ~ F6;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分别为V3~ V6,并记录数据在表格中;

(6)根据V排=VV0和F浮=GF拉分别计算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1~ V排6及所受的浮力F浮1~F浮6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7)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1分)

浮力大小与排液体积成正比的数据记录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