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危大工程十日谈(九)

 建筑one 2020-09-24

本号最近成立了建筑one工程学院(文末二维码)。在建筑one工程学院里,多位网友提出危大工程的问题,要求系统性的、全方位的讲一讲危大工程。小编不揣冒昧,斗胆整理了十篇文档,将在本号陆续发表。

闲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今天的第九个主题---危大工程典型案例剖析。

【北京西西工程4#地项目中庭顶板模板支架垮塌事故】

2005年9月5日晚10时10分左右,北京西西工程4#地项目中庭顶盖模板支架在浇注接近完成时发生整体垮塌,酿成死亡8人、伤21人的伤亡事故。

北京西西工程4#地项目2#组团中部9~11轴和B~E轴之间为地上1~5层、总高21.8m的中庭,其顶板为预应力现浇空心楼板,支于四周框架梁上,顶板面积423.36㎡,混凝土总量198.6m³。顶板施工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和两台布料机浇注。

浇注从9月5日下午5时开始。晚上10时10分左右,从顶板的中偏西南部分突然发生谷陷式垮塌。在场人员描述:当时楼板形成V形并下折,支模架立杆呈多波弯曲并迅即扭转,整个顶板连同布料机一起垮塌,坠落在地下一层顶板上,整个过程仅延续数秒。

事故原因:

1、模板支架方案编制单位及审批单位均为项目部,未经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批;

2、该方案未经专家论证;

3、现场无模板支撑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未见模板支撑架现场安全检查记录及验收记录。

事故结论:

(1)施工方案编制粗糙,架体设计与计算存在严重缺陷,不能保证施工安全要求。 

(2)搭设的模板支撑架立杆顶部伸出长度过大是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现场搭设的模板支撑架存在若干节点无扣件、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普遍不足、立杆搭接或支撑于水平杆上、缺少剪刀撑等严重缺陷,造成支撑体系局部承载力大为降低,是事故发生的重要技术原因之一。 

(4)现场搭设的模板支撑架中使用的钢管杆件、扣件、顶托等材料存在质量缺陷,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技术原因之一。 

(5)在模板支架搭设过程中,安全保证体系、安全人员配置、模板支架方案设计审批、安全生产技术交底、日常安全检查、隐患整改、模板支架搭设验收、材料进场验收等管理环节严重缺失,是事故发生的管理原因。

【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

2016年11月24日,江西丰城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发生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造成73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197.2万元。

一、基本情况

工程总体概况

江西丰城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建设规模为2×1000MW发电机组,总投资为76.7亿元,属江西省电力建设重点工程。其中,建筑和安装部分主要包括7号、8号冷却塔和烟囱工程等,共分为A、B、C、D标段。

7号冷却塔工程概况

事发7号冷却塔属于江西丰城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D标段,是三期扩建工程中两座逆流式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其中一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两座冷却塔布置在主厂房北侧,整体呈东西向布置,塔中心间距197.1米。7号冷却塔位于东侧,设计塔高165米,塔底直径132.5米,喉部高度132米,喉部直径75.19米,筒壁厚度0.23至1.1米。

筒壁工程施工采用悬挂式脚手架翻模工艺,以三层模架(模板和悬挂式脚手架)为一个循环三元循环向上翻转施工。脚手架悬挂在模板上,铺板后形成施工平台,筒壁模板安拆、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均在施工 平台及下挂的吊篮上进行。模架自身及施工荷载由浇筑好的混凝土筒壁承担。

7号冷却塔内布置1台YDQ26*25-7液压顶升平桥,距离塔中心30.98米,方位为西偏北19.87°。事故发生时,已浇筑完成第52节筒壁混凝土,高度为76.7米。

二、事故经过

2016年11月24日6时许,混凝土班组、钢筋班组先后完成第52节混凝土浇筑和第53节钢筋绑扎作业,离开作业面。5个木工班组共70人先后上施工平台,分布在筒壁四周施工平台上拆除第50节模板并安装第53节模板。此外,与施工平台连接的平桥上有2名平桥操作人员和1名施工升降机操作人员,在7号冷却塔底部中央竖井,水池底板处有19名工人正在作业。

7时33分,7号冷却塔第50—52节筒壁混凝土从后期浇筑完成部位开始坍塌,沿圆周方向向两侧连续倾塌坠落,施工平台及平桥上的作业人员随同筒壁混凝土及模架体系一起坠落,在筒壁坍塌过程中,平桥晃动,倾斜后整体向东倒塌,事故持续时间24秒。

三、事故直接原因

经调查认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实干单位在7号冷却塔第50节筒壁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下,违规拆除第50节模板,致使第50节筒壁混凝土失去模板保护,不足以承受上部荷载,从底部最薄弱处开始坍塌,造成第50节及以上筒壁混凝土和模架体系连续倾覆坠落。最落物冲击与筒壁内侧连接的平桥附着拉锁,导致平桥也整体坍塌。

四、相关管理情况

1、7号冷却塔工期压缩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总承包单位项目部均没有对缩短后的工期进行论证、评估,也未提出相应的施工组织措施和安全保障措施。

2、施工单位项目部未按照规定将筒壁工程定义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方案中未制定拆模时保证上节混凝土强度不低于6MPa(规范强条规定悬挂式脚手架施工筒壁拆模时上节混凝土强度应达到6MPa)的针对性管理控制措施;方案中危险源辨识仅1项。截至事故发生时,方案未进行修改。

3、现场试验管理混乱,混凝土试块制作不合格且送检不及时;无拆模作业管理规定,劳务作业队一直自行模板搭设、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拆模等工序循环施工。

4、关于气温骤降的应对管理:施工单位项目部在获知2016年11月21日至11月24日期间气温骤降的预报信息后,施工单位项目部总工安排工程部通知试验室增加早强剂及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但直至事故发生,该工作没有得到落实。项目部总工未按照公司规定未制定冬施方案。

【广州海珠城广场基坑坍塌事故】

海珠城广场基坑周边概况:

基坑位于广州江南大道与江南西路十字路口的西南角。

基坑周长约330米,开挖深度为20.3米。基坑东侧距地铁二号线隧道结构边线为5.7~6.6米(隧道埋深约20米),南侧距7层海员宾馆和7层隔山1号楼约16米,西侧距马涌约6米。

基坑东侧、西侧边坡和南侧东段、北侧东段边坡上部高6m采用土钉墙喷锚支护,6m以下采用人工挖孔桩与三道钢管角撑支护,人工挖孔桩桩底深度为20.0m。基坑其它地段边坡采用土钉墙喷锚加两道预应力锚索支护形式。

2005年7月21日12时左右,在广州海珠区江南大道南珠城海广场深基坑发生滑坡,导致3人死亡,4人受伤,地铁二号线停运近一天,七层的海员宾馆倒塌,多家商铺失火被焚,一栋七层居民楼受损,三栋居民被迫转移。

基坑坍塌原因分析:

⑴本基坑原设计深度只有16.2米,而实际开挖深度为20.3米,超深4.1米,造成原支护桩成为吊脚桩,尽管后来设计有所变更,但对已施工的支护桩和锚索等构件已无法调整,成为隐患。      ⑵从地质勘察资料反应和实际开挖揭露,南边地层向坑里倾斜,并存在软弱透水夹层,随着开挖深度增大,导致深部滑动。 

⑶本基坑施工时间长达2年9个月,基坑暴露时间大大超过临时支护为一年的时间,导致开挖地层的软化渗透水和已施工构件的锈蚀和锚索预应力损失,强度降低,甚至失效。

⑷事故发生前在南边坑顶因施工而造成东段严重超载,成为了基坑滑坡的导火线。

⑸从施工纪要和现场监测结果分析,在基坑滑坡前已有明显预兆,但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更没有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也是导致事故原因之一。

【中山万科古镇镇海洲村某项目地下车库无梁楼盖局部坍塌事故】

又是万科,是不是很熟悉?

2018 年 11 月 12 日下午 13 时 50 分中山市古镇镇海洲村万科某项目一期 2 标段发生地下室顶板无梁楼盖局部坍塌事故,坍塌面积约 2000 ㎡。

事故初步原因:

地下室顶板进行花园回填土施工,10#楼旁有一载有屋面PC板的平板车停放,在两种重物集中荷载下造成顶板坍塌,坍塌面积约2000㎡。

事故主要原因分析:

1、无梁楼盖柱帽托板尺寸设计过小,冲切比控制不足;

2、配筋不合理,托板面筋配筋不足;

3、无梁楼盖未设置暗梁;

4、施工超载。

总结与思考:

设计的缺陷与施工管控不足是导致该项目出现坍塌的主要原因。无梁楼盖项目应加强图纸审核。此外无梁楼盖项目必须加强施工管控,提前做好车库顶板堆载计算,严控超载。

未完待续。。。

加入建筑one工程学院,共同学习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