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获得正确的理解力

 Invincibleun 2020-07-28

    我们说认识自己是人生最重的事,那么,认识自己首先就离不开理解,要说理解必然先离不开逻辑。

    我们与周围的一切打交道,什么样的理解是有助于获得正确的知识,什么样的理解又会误导我们呢?我该用什么样子的逻辑,又不该犯哪些逻辑错误呢?

我们先来看看逻辑,逻辑是一种关系,并且是一种印象的关系。

如果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过某个东西,关于这个东西的一切就是空白的,我们只能获得一个印象。这个印象可能会是声音,可能是味道,可能是嗅觉的,可能是图像,可能是触感。

在触感上又分为了我们能直接感觉到的冷热,这个东西有多重,手感是不是光滑,湿润还是光滑……这些都是直观的感受。

在空白中我们获得这些印象,我们可以看到都是建立在感官的基础上。绝不会是概念。

有人说,我没有喝过葡萄酒,你告诉我它是什么葡萄的味道,我再结合我对酒的口感的印象应该可以想象出来这个葡萄酒的味道。这时候我们需要明确,既然某个东西不是只能从感官去接受的,还可以得到关于它的概念,就不能说这是空白东西。

有人可能又会问了,如果这样说,世界上基本上的东西都是这样的,都是可以用其它东西去理解的。其实不然,举个例子,我们现在想象一个自己从来没有学过的发音,任何声音都可以 ,你会在无数次尝试后发现,所有你能发出来的声音全部是以往发音的拼凑。那世界就是我们知道的这些发音而已么?肯定不是,就发音这个问题,不论是出生的孩童还是暮年的老人无一人能够发出不属于自己以往发音拼凑的新发音。难道说,出生的孩童和暮年的老人发音一样多,显然不是,哪怕我们能够发出来的音再少也不能创造出新的音来。这就是空白。

想象一下你学习外语前后自身可以发出来的音的范围变化有多大。那刚开始学习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时,我们面临的就是空白。只能接受的也只有印象。有人说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学习时不是有共同之处,它们不都是对我而言属于新的语言么?这实际上还是上面的问题,你可以获得概念去理解这个事物,这个事物就不是完全空白的,也不是对你而言陌生的。

接下来是关系,既然是空白的内容,就不能依靠概念获得它们的联系。那我们依靠什么?只能是这些印象在头脑中出现的顺序。

顺序对于逻辑而言是灵魂,比如锁门,从来没有接触过锁门的你要学习如何锁门,就要锁一次门,开门,关门,锁门,拔钥匙。锁门这个事情对于司空见过的我们而言显得很简单,不需要什么顺序。这就是一种欺骗,这是生活对我们众多欺骗中的典型之一。不就是开门、关门、锁门、拔钥匙么,谁不会?

不会的人很多,人到暮年,会渐渐的健忘,就算年轻人也避免不了忘记某个东西。你没有发现你所忘记的基本上都是你所熟悉的东西么?出门不知道是不是锁门了、天气变了、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关窗、炒菜到底有没有放盐、朋友让我买什么来着、我刚刚说到哪里了……

如果我们想长期把握某个事物就要注意顺序,我们回忆也都是先从头脑的概念的顺序上来进行的。

如果不是空白区域的事物逻辑怎样理解它呢?我们又怎样认识它。这就是接下来的部分。

我们平时使用的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各种推论,各种想象绝大多数属于非空白的逻辑。

我们看到认识事物最先都是空白的,都是从印象和印象的顺序开始。那么,接触的东西多了,必然会有重复的内容。没错,重复是逻辑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这些重复的内容才会构成知识。

当印象或者印象的顺序发生重复时,我们就会留意这些重复,一般而言当印象的重复次数达到了一定数量的标准时,我们就会不自觉的期待这个印象的下一次重复。

那么,重复的次数应该是多少才会引起我们的留意呢?答案是两次,如果一个印象再次出现我们可能不会留意,敏感的人也许稍有察觉,但如果重复两次,一般的人都会留意,不但留意,而且会产生一个逻辑,如果这个逻辑在之后的被验证了就是知识。

也就是说,一个重复的印象,当重复两次之时产生逻辑。当以后重复两次以上就是对这个逻辑的验证,验证了这个逻辑就会产生知识。

不过,这时候我们得到的知识还是比较片面的。

我们看到逻辑是我们与周围的一切打交道时产生的,既然是打交道获得的,那就有它的用处,头脑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多余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要产生逻辑呢?因为我们要对周围的世界去理解。

逻辑是理解的第一步。重复让逻辑像一辆车一样继续前进。那么,我们怎样去正确的理解周围的事物呢?

当逻辑产生之后某个印象必然是有重复的,如果印象重复的次数不多,那就说明逻辑这辆车跑的不远,也说明了这个逻辑能跑到什么范围,到底是自行车,还是摩托车还是汽车呢就要看重复的次数了。

比如,我是一个成都人,那么我经常吃辣,当然我可能经常吃辣,也可能不喜欢吃。我在说“傻傻”时不说“傻傻”这个词,我会说“憨憨”。这里就有个重复次数的问题。

我是成都人,我从小到达都说人“傻”是“憨”。长大后我才发现,“憨”在普通话里是“傻”的意思。但是从小这个词只是作为一个印象在我的脑海里罢了。你让我解释什么是“憨”我解释不出来,直到有一天,接触了普通话,知道了“傻”这个词,我学会了会使用“傻”来开玩笑。终于,在我的头脑里,普通话的“傻”和四川话的“憨”应用的场景是相似的,我就说这两个印象是同一个,最终,我才能向不懂四川话的人解释“憨”的意思。这种解释,也只是向别人内心传达一个印象罢了。

比如吃辣这个问题,我不用走出四川都知道,并不是大家都喜欢的。虽然四川人基本上喜欢吃辣,但是有好多也是不喜欢的。那对“不喜欢”的判断自然也是我在生活中发现了“喜欢吃辣”这个逻辑并不是重复在我所有经历过的四川人身上。

所谓“喜欢吃辣”是一辆车,“憨憨”也是一辆车,一个重复的次数少,一个重复的次数多。多的就是一辆大车,是我走出四川还能用的车。

在重复里我们发现另一个问题,范围的问题。当重复在次数上不断增加时,就产生了重复的次数与重复范围的问题。比如,我周围的朋友都喜欢吃辣,喜欢吃辣在我周围的环境重复次数很高,但是我去了一趟苏州上海发现,那里的人喜欢甜食,基本上吃不了太多辣。我们会看到,在一个地方某些印象会不断重复,另一个地方又停止了重复。

那么,我们的理解力必然需要包括“范围”这个概念。

范围产生后,就有了一个分类问题,没有范围之前,我只需要验证逻辑是不是在往后的日子里重复产生就行。有了范围我就需要分辨出来哪些逻辑属于一个范围,另一些又不是。

某个逻辑可以在我的脑海里不断的穿梭,从这个范围走向另一个范围,甚至某个逻辑可以把某些范围连接起来,这就是理解的最后一部分:整体与部分。

整体与部分让我们产生把逻辑的单一重复转变为众多逻辑的共同归属,也就是统一。

我眼前出现一个事物,我首先会看是不是认识的,不认识是完全不认识还是部分不认识,完全不认识我可能感受它带给我感官上的变化,形成新的逻辑和知识。如果部分不认识,我就从不认识的那部分的印象变化带来的逻辑和我认识的那部分的逻辑之间留意重复的内容。这个事物不管是什么,都必然会被我认识、理解。

比如,某个人,我不认识他,但是我先聊天知道他是哪里人,可能北京可能上海可能成都可能广州,我只要知道他在的这个地方的人的共同特点,然后留意他有没有这些特点。对这个人先有了一个框架的理解。如果这人偶然说这个猫咪好可爱,那个小狗好逗,我可能就要留意他是不是喜欢猫猫狗狗,是不是有爱心。

我们出门要少犯错,少遗忘,就要留意顺序。我们做事讲究顺序,必然犯错的机率大大减小。认识事物讲究从已知去对应未知,先从范围着手,再注意这个事物变化的次数就能获得逻辑,然后把逻辑放进知识的海洋里寻找它对应的出处,对我而言,不会有不能认识的事物。如果有,不是我漏掉了认识它的顺序就是搞错了它的变化范围。

自此,世界在我们眼中,不能不被认识。我们所认识的东西能产生一个完整的逻辑链,并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整个过程是知识形成的过程,是逻辑产生并活动的过程,理解事物更像是整理房间,房间是自己的头脑,事物产生信息,我们依照这个过程可以对整个房间一目了然,怎样整理就看自己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