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终将会成为没妈的孩子

 听李医生说 2020-07-28

刚过完年,开开心心的,准备迎接2020年。

但这段时间,很多事情让我想了很多。

繁忙的工作之后,洗澡前我会习惯性地坐在马桶上,不管拉得出拉不出,坐5分钟,每每都会感触颇多。我们这年纪的青壮年,说具体点,已经是上有老下有小,已经不是祖国的花朵了,应该是祖国的枝干,应当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虽然忙碌,但人生有意义。

相比2年前病房里的那对中年父母,我幸福太多了。

那是一个神经外科的病人,16岁的青少年,颅脑胶质瘤,做了开颅手术,人傻掉了,这是他父亲告诉我的原话。

每天查房时,都会看到他父母帮他端屎端尿,或者喂水喂饭,或者是说小故事哄他......每当我碰到他父亲给他讲大灰狼的故事时,说真的,我想落泪。

如果我们没当过父母,我们真的无法体会父母的辛酸。

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小孩,每当我回想起这个可怜的胶质瘤患者时,我都会比较难过。我难过他的遭遇,我更难过他父母的可怜。他那每天忙进忙出的父母,忙着买早餐,忙着帮孩子擦身,忙着喂孩子吃饭,每天发下的住院清单(催费单)更加是让他们焦头烂额,他们肯定想尽了一切办法。

如果他们做的一切能换来孩子的平安和康复,那都将是值得的。

很可惜,主任说,孩子以后就这样了。

命是保住了,孩子永远长不大了。

如果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悲惨,那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2个月前,我去儿科看一个病人,他们的主任说孩子病的很重,可能需要来到ICU。

是个女孩,9岁,躺在病床上,还抱着个布娃娃,脸上两行泪水,轻微抽噎着,呼吸有点急促。一看就是个贫血貌,儿科主任说是白血病,现在有肺炎,而且比较厉害,感染指标很高。

我看了下相关资料,叫了孩子父母到外面讲话。

我是重症监护室的李医生,我简单自我介绍了两句。然后告诉他们,孩子目前病情比较重,在肿瘤的基础上还有肺炎,肺炎情况估计也不乐观,孩子现在有点呼吸困难,而且可能会加重,因为所有指标都在转差。从孩子的病情来讲,她需要入住到监护病房。

孩子的父母比我大不了几岁,他们几乎是懵的,她母亲只是哭,很小声地哭,她父亲的眼睛也是红的,听我讲述着,他频频点头。

我接着说,孩子有可能会继续加重,到时候会出现呼吸衰竭,会很缺氧、很难受,如果要积极治疗,那么就需要去重症监护室,必要时可能还要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治疗,气管插管你们见过么,我问他们,就是把一条管子从口腔插进喉咙、通入气管,比较难受,但却是救命用的。

我们只能说竭尽全力,不能保证孩子一定安全,一定能脱离危险,无法保证。这已经是套路话了,病重的病人,这么说准没错,因为这也是事实。

另外,重症监护室的费用会比较昂贵,很有可能每天要花费大几千至上万,甚至一万多都是有可能的,当然,医保会出一部分。

孩子的父亲摊开双手,说,那怎么办,总不能看着她死啊。说完这句话后,他也忍不住流泪了。

这个白血病的孩子,已经在外院治疗一段时间了,效果不好,也花了很多钱,估计也差不多山穷水尽了。

我也很难受。

后来他们说商量商量,迟点再决定是否转我们科治疗。

我知道,如果商量的结果是孩子不来重症监护室,那么孩子将是九死一生,或者说凶多吉少,但即便来到我们科又能如何呢,我们最多也是控制好肺炎,但白血病呢?这个没治好(白血病不同类型,预后不尽相同),这个家庭始终会支离破碎。而且,这种肺炎真不好弄,搞不好随时人财两空。我们主任说,任何一个医生都会医治过很多病人,也会死过很多病人,但没有什么事情比一个孩子死在自己手上更让人彷徨和难过了。

我们做好了收治这个孩子的准备。

但后面父母决定不来我们科了,这个决定是艰难的。没有人会愿意放弃自己的孩子,除非真的是走投无路。

过两天我去打听消息的时候,儿科医生告诉我,孩子在第二天就出院了,出院的时候已经昏迷了,已经休克了。

我整个人僵住了,因为这个事情就曾经发生在我的亲人身上。

20多年前,我的一个堂弟,也是一样的遭遇而在家中永远离开了我们。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我们希望所有的快乐都给孩子。

也希望能承受孩子所有的痛苦。

我们是如此疼爱我们的孩子,在他们呱呱坠地时,我们就帮他起好了名字,甚至孩子还在娘胎时就已经有了乳名,我们看着他学会喝奶,学会翻身,学会爬行,学会站立,学会走路,学会咿咿呀呀....

生活不总是如意,但如果身体健康,那就是幸福的。

对于父母来说,你是否出人头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这副血肉之躯,千万不要先他们而去。

等我们长大了,

成家立业了,

父母也就老了,

人老了,很多问题就来了,就跟汽车的零件一样,再好的车,开个十年八载的,都难免会有些小问题,甚至会有大问题,这是我2010年在医院见习时一位门诊老主任跟病人说的话。

病了,自然会找医生。

做重症医学科医生做得久了,有时候觉得人生挺没劲。

1床19岁的小男生,淋巴瘤、重症肺炎,父母不惜砸锅卖铁也要全力以赴,有些人甚至会卖房子,如果能卖血,我估计他们都会去卖血。没有什么比孩子更重要。

我们都做过孩子,我们都懂。

2床70岁的老头子,慢阻肺、呼吸衰竭,本来努力一把还是有机会的,几个孩子一商量,顺其自然吧,没人卖房,没人卖血,日子一样过。

这其实也很正常,老人家嘛,本来身体就不好,即便治好了,也就多受几年罪,倒不如顺其自然痛苦点,大家嘴上没这么说,但难道心理没这么想么。从祖国的宏观层面来讲,这是好事啊,一来减轻了医疗费用支出,二来可能还能缓解人口压力。

而且万一治疗效果不好,老人家还徒增痛苦。

是这么个道理,但有时候想多一些,就觉得心理不大舒服。

我们都曾经是父母舍命相救、宁愿豁出一切都要保护的孩子,是他们告诉我为什么鸭子会游泳,为什么母鸡会下蛋,为什么不能碰火苗,是他们教会我鞋子不能穿反,左手端碗右手持筷子,是他们借来学费供我们读书识字,是他们为我们的终身大事操碎心,也是他们帮我们把我们的孩子从穿开裆裤带大到穿西装革履......

我们都没有忘记。

后来我也想通了,人生也就这么一回事,人生也就这么一个循环。我们对孩子好,等到孩子长大后,孩子会对孩子的孩子好,周而复始。

那我们的父母呢?

有朝一日,轮到我们的父母躺在病床上时,医生问我,要不要气管插管的时候,我会怎么选择?

那时候的决定也许不是最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我们有没有尽到做儿女的义务。从父母开始衰老,到病卧在床,我们要承认,这会有一个时间,这个时间有长有短,如果我们足够幸运,我希望这个时间越长越好。到那时候,我们是否有耐心喂年迈的父亲吃一口饭?他们总是忘记了钥匙放在哪里时我们会不会发脾气?再到最后,他们把大便拉在裤子上的时候你能不能坦然地清理干净?

你可能不行,但是在你小的时候,你的父母能行。你的大便再稀再烂,他们都能及时地耐心地帮你洗白白。

你爱你的父母,你的父母也爱你。

这样,当那一天到临时,我们或许更能坦然面对。

全文很长,总结也就8个字:

人生苦短,及时行孝。

我知道,30多年前,我的父亲一定这样背过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