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火:“唐室中兴”初期时的大秘白居易

 智能人做超人 2020-07-28

(《白氏文集》,日本1618年那波道圆本,现藏东京大学东洋研究所。下同)

唐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经安史之乱后步入唐的中期。唐诗也经“初唐”、“盛唐”步入“中唐”。中唐,韩(愈)、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尤为前有“元(稹)白(居易)”后有“刘(禹锡)白(居易)”开唐一代诗风,也开中国诗史一代诗风。而元白,不仅诗文可以笑傲江湖,在仕途在官场在官声上也比他们的前辈诗人李白、杜甫、王维更具实力和声望。元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白到衰年(65岁)时还以五品(或从四品)的太子宾客分司做到了三品的太子少傅分司。白在长达近四十年的仕宦里,中央地方几进几出,无论升迁还是贬谪,白都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的政治写手与政客。
贞元十八年(802),元白订交。元和元年(805),三十五岁的白居易与小自己七岁的元稹同登弟,元和二年(806),白召入翰林,授翰林学士。从此,白伴随史称“唐室中兴”或“闻于颂声”的元和政务息息相关。元和共元和元年到元和十五年,白于元和二年到元和六年任翰林学士、元和六年到元和九年因母逝世丁忧、元和十年为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一年贬江州司马、元和十四年离江州赴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夏自忠州召回任尚书司门员外郎。此元和十五年间,白从三十五岁到四十九岁,白在中央与地方两进一出一迁。白在朝廷时的五年时间里,其位其权并不算显赫,但从《白氏文集》所留下的制诏中,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的政治写手即文字秘书的重要性。

白在翰林学士期间,共为宪宗章武孝皇帝共制诏200件,上奏折38件。在这此制诏和奏折里,有一件事与刚执掌大唐王朝大宝的宪宗皇帝李纯直接相关,那就是大臣上表劝进新皇加冕尊号一事。帝王加冕尊号,虽然与劝进当皇上有本质的不同,但就其奉迎就其恭维来讲,其性质是一样的。元和二年,李纯刚接过大宝不久,臣子们和地方官民便接二连三上地上表请新皇加冕尊号。作为翰林学士,作为为皇帝起草制诏的文字大秘翰林来说回应臣子们的这种忠心和热情的文字,当然得由翰林学士来干。就这一事件来说,我们不知道,其他翰林还为此事起草过多少,但就白氏文集来看。白专就此事为皇学共起草了七份。计:《答元素谢上表》、《答长安万斫两县百姓耆寿等谢许上尊号表》、《答冯伉请上尊号表》、《答冯伉谢许上尊号表》、《答李扞等谢许上尊号表》、《答韩皋请上尊号表》、《答黄裳请上尊号表》等。这些来自不同官阶不同地位不同地方的请上尊号表,都一个意思,就是请求新皇允许给自己加冕尊号。

新皇宪宗,在唐一代,很是奇迹。其爷德宗在位二十六年(其中贞元二十一),本“聪明文思”然后期贞元之后“猜忌刻薄,以强明自任,耻见屈于正论,而忘受欺于奸谀”,“吾道穷矣”(《旧唐书·本纪卷十三》)。德宗太子(后顺宗李诵)“储位二十年”,做了皇帝后,“宜令皇太子即帝位,朕称太上皇”(《旧唐书·本纪卷十四》)。德宗贞元二十一年,改元永贞,永贞八个月后改元元和。宪宗既是父皇顺宗李诵的太子,又是爷皇德宗李适膝上的乖长孙。宪宗登临大宝几个月后,太上皇顺宗便崩于咸宁殿。此时,宪宗二十九岁,正值春秋鼎盛,问及宰相:“前代帝王,或怠于听政,或躬决繁务,其道如何?” 此问,可见新皇雄心万丈,力图某除旧弊。臣民见此,上表称颂便在情在理,仅从白居易起草的答上尊号表七件看,当时臣民的心情。不过,新皇有自知之明。而此自知之明,在白的制诏中得以显现。

——位虽托于人上,化为洽于域中。永念眇身,敢当大号?(《答李扞等谢许上尊号表》)
——加名建号,岂称眇身?(《答韩皋请上尊号表》)
——朕以眇身……永惟强名,实惧虚美。(《答冯伉谢许上尊号表》)


……宪宗的这些谦让,虽都如历代劝进的虚饰一样差不多,但毕竟皇帝认可了大秘白居易的这些辞藻所含之意。与暴力、阴谋等宫廷政变相比,臣劝帝谦,毕意是帝制里的一种善意和良举。同样可以看到,白居易这样一位文书大秘的三皇五帝之义和孔老人伦之情,以及相匹配的词藻和修辞的功力。正因为如此,《新唐书·白居易传》写道,白之奏折和制诰(诏),“宪宗颇采纳”。由此可见,白的大秘当得是如何的称职和风光(白后来又以中书身份在穆宗李恒长庆年间为皇帝制诰)。

不过,最后,宪宗也不能免俗,于元和三年春正月加冕尊号为“睿圣文武皇帝”(《旧唐书·本纪卷十四》)。即便如此,白居易依在为这一事件起草的制诏里写道:

“朕以薄德,嗣守不圆。不敢荒宁,以弘理道。”

此为《答黄裳请上尊号表》的首句。黄裳,杜黄裳,为当时的宰相。杜黄裳,虽不能与前辈一代良相姚(崇)宋(璟)相提并论,但在唐相里,也算得上一代名相。黄裳出马请表皇上尊号,宪宗“终于”答应。即便如此,在《答黄裳请上尊号表》里依然不忘谦恭与谦让。而且,白居易还在这份答表里最后写道:

“虽恤隐泣辜,未臻三五之托,而乐推欣戴,难违亿兆之心。德非称焉,让不护已。勉从所请,深愧于怀”。

此,虽是公文,但词藻华丽又不失真情。就文章章法而言,真是了得。

后人读白,主要见白诗而往往忽略白文。其实在宋人眼里,并非如此。《新唐书·白居易传》说:“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于数千篇,唐以来所未有。”《新唐书》还说“居易于文章精切”。这两段放话的意思是,一,白的文章在唐一代为最多(诗两千多首也最多,没有之一),二、白的文章精切。今白氏文集通行本《白居易集校笺》(朱金诚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白居易集校笺》共七十一卷,文多达三十三卷!

(写于2020/4/8武汉封城七十六天解禁时,叙州田坝八米居)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