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报任安书与西游记境界差的太多

 QDLF888 2020-07-28

  文、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为啥能穿透古今?每个朝代的人读都为之动容。不仅是因为司马迁的文采有多好,更多的是将心比心。一个欲死不能的人    和一个行将就死的人的心灵对话。每个字都是掏心掏肺,是站在死的高度看生的艰难。浸透着对生的眷恋和对死的痛苦。句句都辗转在生死之际。人生的羞辱,恐惧,悲愤,无奈,五内俱焚。后人读了,宛如身临其境。
        这是心路的体验,超道德,远仁义。
     再看西游记,里面的诗词也符合音律。但意境不高,可观处不多。作者的学问最多在二流之列。
       西游记81难,都是外在的困难,并不存在这一难比另外一难有啥内在因果关联,或层层递进, 似乎就是讲述了81个不同的困难故事。
     这恰恰反映作者的心路平淡无奇。与芸芸众生并无区别。
       生命的厚度恰恰以死为准绳,在生死之间徘徊的人难能可贵,体验最真。

       汉武帝时期的 李将军(李陵)吃了败仗,满朝文武居然墙倒众人推,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连起码的良知都丢了。 司马迁也是为了宽皇帝心,提醒汉武帝从另外的角度思考问题。却惨遭宫刑。这场“飞来横祸”,与为他人的仗义执言有了对照。司马迁自此掉进了命运的泥潭中。 令人敬仰的是他能在泥潭中苦苦挣扎,能撑拄能自拔,继而发愤著书,成就了不休的事业。

      我们一直想当然的认为,历史是一种由死人积累的知识。司马迁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世人,历史还是一种由活人塑造的体验。这种人生体验和超越生命的渴望,对后人的精神起到了引领和指导。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司马迁用自己的坚忍,开拓了河床,后世的众多生命一起汇为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我们每个人把自己的生命投射其中,从中确定自己的坐标和参考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