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迁的生死观

 普却信的人生 2023-03-15 发布于广东

引言  司马迁其人及其《报任安书》

司马迁出身史学世家,师出名门,当世大儒董仲舒、孔安国都是他的老师。汉武帝多次巡游,司马迁都随侍左右,是其漫游天下、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正如后世杜甫为李白而写的“文章憎命达”,司马迁作为震铄古今的巨著《史记》的作者,其人生注定坎坷而成为传奇。

《报任安书》可看作《史记》写作侧记,是理解司马迁其人及《史记》的一把钥匙,其中饱含司马迁的生命感悟和《史记》的文学印记。

一、国人生死观的源流

最早关于生死观的论述是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不食嗟来之食”等,强调生而为人,尊严和大节大义高于生命,如果是耻辱性的施舍宁饿死也不吃。后世还扭曲发挥为女性“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司马迁在这方面也贡献出自己的理解和实践。

二、司马迁的生死观

《报任安书》在详细描述自己遭受腐刑的同时,回顾了阉人自古以来被鄙视的情状和历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生死观的名句: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我们往往只关注了前半截,而司马迁的落脚点在后半句。

“人固有一死”,是针对所有人而言,既然如此,应该坦然面对生死。

“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死有轻重之分,是重还是轻,取决于是因为什么而死,死的原因、死的用处不同。

司马迁顺势而为,提出了与传统过于强调尊严和大义不同的价值观:“勇者不必死节,懦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死有重于泰山”说明司马迁肯定在民族大义、大是大非面前不畏死的行为;“而轻于鸿毛”则指的是为了所谓的面子、尊严、个人荣辱选择轻生的死。

因此,司马迁自认为不应该因为遭受腐刑的耻辱而自杀,因为自己还有更需要完成的事业——著述史书。他说,假如《史记》已成书面世,则我死一万次也不遗憾不害怕不后悔。在自己的耻辱和为社会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二者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概要而言,司马迁的生死观:坦然面对生死,临大事不能贪生怕死;但也绝不可随意轻生,而浪费了生命的价值。

三、评价及意义

我们这个民族在生命教育方面确实有所缺失,好像很多东西都比生命重要,为了爱情可以死,为了尊严可以死,为了友情可以死,为了亲情可以死……

我们觉得生命可以换来很多,却忘了生命本身是无价的。

抗日神剧里面有无数场面和台词渲染前赴后继、命如蝼蚁;很早的语文教材中宣扬少年英雄赖宁救火的光荣事迹,却忽视了一个孩子根本不具备救火的能力,现在已经退出了教材;大学生不会游泳却为救一个工人而跳水,最后不仅没救成,还搭上一条命;汶川大地震后对范跑跑的群攻……无不体现了这种缺失。

这个时候重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现实针对性很强。

作为一个医生和护士,疫情需要,你当然要奋勇向前,承担自己的职责,这是大义;而抗疫期间要求大家别出门、戴口罩,有人非要装傻充愣,还放言我不怕死,那你是真傻。

司马迁都慨叹自己命如蝼蚁,更何况我们。我们死了,连社会新闻都上不了,有可能是某个数字里面的那个1;于仇人或敌人,是举杯相庆的好消息;但于我们的亲人、爱我们的人而言,却是百分之二百的痛苦和损失。

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真的勇士,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