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迁《报任安书》----读后感

 liuhuirong 2020-08-05
再学习一遍司马迁《报任安书》(3)——读后感3篇

《报任安书》读后感3篇

隐忍方显英雄本色

屈辱的活着有时比骄傲的死去更令人钦佩。司马迁为忠义之士仗义执言,他没有做错任何事,却受到极其不公的待遇。他大可为自己的尊严而一死了之,可他选择了忍辱负重,在世人的白眼中,留下了华夏民族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史记》。

徐阶为何能成为一代名臣,因为他同样懂得隐忍。当严嵩父子权倾朝野,徐阶选择了默不作声;当所有朝臣甚至他的学生都误解他,指着他的脊梁骨骂,认为他身为内阁次辅却任由严嵩惑乱朝纲时,他没有慷慨申辩。他既没有上朝堂参严嵩一本,因为他知道那样除了图一时之快外,没有任何作用甚至还会把自己搭进去;也没有告老还乡让置身事外,眼不见心不烦,因为他曾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好友被严嵩所杀而自己却无能为力。韬光养晦,终于他利用严世藩回乡守丧的机会,突然发起进攻,铲除严党,重塑朝纲,为忠臣正名。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有时一时之勇也许能留下一世英名,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忍受责骂屈辱,只为完成最终的任务。

《周易》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越王勾践国家被灭,一国之君沦为奴仆,谁能忍受?但勾践不但隐忍下来,还每天毕恭毕敬地侍奉吴王,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大业尚未完成,最后凭三千越甲吞并吴国,成为一代枭雄。

而项羽因垓下之战败北,认为无颜见江东父老,忍受不了屈辱,选择了自刎,一代西楚霸王就此陨落,令人扼腕叹息。如若项羽懂得“包羞忍耻是男儿”,历史将可能改写,毕竟“卷土重来未可知?”不能隐忍,便永远地失去了机会,甚至让之前的种种努力付诸东流。

子曰:“巧言积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苏轼也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韩信当年曾受胯下之辱,他选择隐忍,因为他清楚男儿当建功立业,留名于世,最后成为汉代军事家,名垂青史。而伽罗华、普希金等人逞一时之快,为所谓的荣誉与人决斗而死,对各自的国家、对数学和文学史来说都是莫大的遗憾与损失。

当今时代,物质条件优厚,精神食粮丰盛,通向成功的大道千百万条,但要成大事,依然需要隐忍。吃得一时之苦,受得一时之挫,才能堪当大用。百炼钢方能绕指柔,可有一些温室中的树苗与花朵,一经风霜便蔫头耷脑,气息奄奄,甚者无意于生,干脆放弃生命,多么糊涂,又多么可惜!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这番话曾激励了古代无数有为之士,今天对于有为青年来讲,仍是至理。

简评:本文紧紧围绕司马迁隐忍的品格展开深入地论述,将隐忍的意义充分揭示出来,论证方法多样,有很强的说服力。

司马迁之勇

古人形容勇士,常说其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意思是即使万人之众也无法阻挡其勇猛之举,由此出现的勇士形象也许是曹沫、白起之属,但我却在《报任安书》里看到了司马迁非同一般的勇气。

司马迁是一位文臣,未有身入虎穴行刺杀之勇,亦未能出征立攻城野战之功,但他身上却有着堪比死士的勇猛与坚决。

当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回京城,汉武帝食不甘味,听朝不怡。诸大臣毫无根据地附和逢迎,诋毁李陵,说他指挥不力,贪生怕死。汉武帝专门找来司马迁想听一听他的看法,司马迁的命运也因此次召对而改变。当朝廷舆论都认为李陵有罪时,如果司马迁也顺水推船定会无虞,若是不忍落井下石,也可推脱自己与李陵相交甚浅,不知其为人。但他却从事实出发,想要揭开事实的真相,不愿正直忠贞之人蒙冤,不愿污浊妥协之风浸淫朝野。于是他逆群臣而动,慷慨激昂为李陵辩解。只可惜此言一出,李陵之罪未除,还给自己招来弥天大祸。

古人说:“文死谏,武死战。”可见朝堂上的凶险不亚于战场,而在一国之君面前直言不讳所需要的勇气也不会弱于在千军万马之中纵横奔驰。古人也说:“祸从口出。”朝廷上上下下全躯保妻子之臣见风使舵,唯他仗义执言,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宵汉”,就因为他的这股勇气,虽然暗夜沉沉,但仍有皎洁的月光照亮奋勇前行之人的路途,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亦让我们后辈中华儿孙精神提振,昂首屹立于当世滔滔洪流之中。

他的勇气不仅体现在朝堂之上,更体现在下狱之后。他遭受宫刑,身受奇耻大辱,有人会说“士可杀不可辱”,若司马迁真的有勇气,为何不选择自尽呢?司马迁何尝没有想到这一点呢?《赵氏孤儿》中公孙杵臼问程婴:“抚养婴儿和死哪个更难?”程婴说前者。于是公孙杵臼自杀身死,选择做了容易的事。同样,自裁对司马迁来说比忍受屈辱地活下去要容易得多,但他选择做难的事。因为他深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草创未就,他的理想是实现父亲遗愿,完成一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著。受尽冷眼奚落,受尽流言诋毁,这对一个重视名节的人来说是何等的艰辛痛苦!但他就这样忍受屈辱,以坚忍不拔之意志实现了理想。不是以死名志,而是以史名志,司马迁之勇可谓大乎!   司马迁最终还是死了,因为人终有一死,但他的《史记》《报任安书》成为传世名作永远地活着,留给我们享用不尽的智慧大餐,也为我们讲述一个勇于不死的理想传奇。

简评:本文非常难得的是做到了议论文“开口要小,挖掘要深”的写作要求,剖析司马迁之“勇”,突出其精神品格以及意义价值。

生与死

《论语》中子路问死。子曰:不知生,焉知死?   不得不佩服孔子的睿智。一个人的生命不论长短,只有活出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其死才是有意义与价值的。戊戌六君子慷慨赴义,其变法图强的一腔赤诚与昆仑一样巍然屹立;周恩来辞世,十里长街哀声一片,天地为之变色。的确,未有轰轰烈烈的生便难有轰轰烈烈的死。

司马迁深知这一点,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当他为李陵辩解而获宫刑时,他并非不知其耻,亦并非没想过以死守名节,毕竟在当时社会名节比生命更重要。飞将军李广声震匈奴,然而当他要面对刀笔之吏的审问时,果决地拔剑自刎,决不让声名有丝毫亏损。而司马迁,一个敢于逆风而动,为罪臣直冤的人,该是多么果敢勇毅!我想当判决下来的时候,他一定激愤不已,也想如此。如此快意生死,不愧于天地,不怍于人臣,亦不妨青史留名。

可他选择活了下来。活下来,对于一个看重尊严的人来说,首先得面对自己心灵的拷问,得跨过自身那道门槛;其次还得受尽世人的冷眼与诟骂,这是多么痛苦又窝囊的事情!他为何要如此狼狈不堪地活着?原因很简单,他有未竟的事业,有要追求的理想。这就是《史记》草创未就,他从年轻时候就着手准备,苦心经营二十多年的心血眼看就要结出硕果,如今却要付诸东流,他犹豫了。

感谢他的犹豫,中华历史上为此少了一个为所谓名节而死的人,而多了一部煌煌巨著,多了一道又一道照亮夜空的星火光电。两千多年过去了,这些星火光电还如此熠熠生辉,成为文明的灯火,点亮中华大地,福荫后世子孙。

感谢司马迁的不合时宜,感谢他的理性与睿智!   生命何其重也,不只在于其本身,还在于其可能有的作为,其散发出来的光辉。所以杜根负重忍死,所以文天祥九死一生。为什么?图可为也。隐忍不死,即是抗争。当苏武自杀被救,受尽匈奴万般刁难时,他反而不再求死,而是用无比坚定的意志在荒天雪地里活下来,杖汉节牧羊。他书写的不仅是爱国的忠诚,更是生命的传奇。

今天,生命至上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可仍有一些人不懂爱惜,浑浑噩噩,甚至轻言放弃。就算求学压力重重,求职竞争激烈;就算工作受挫,事业难成;就算恋爱失意,婚姻不幸,比之司马迁,比之苏武,比之文天祥,又有何事不能忍受呢?   说到底还是心中要有梦想,眼中要有光亮。这样,即使我们历尽种种磨难,仍能直面惨淡的人生,面对淋漓的鲜血,不屈地站立,无畏地行走,从而留下比彗星更耀眼的光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