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迁:为理想而忍辱负重

 风雨黄昏后 2021-12-04

司马迁:为理想而忍辱负重

王云舒

在没有学习《史记》课程之前,我一直不知道《史记》是司马家哪一个人写的。可是当我们学习完了《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我觉得再也不会忘记司马迁这个人了。

作为司马谈的后代,司马迁虽受到了强烈的道家思想的影响,但仍有自己的想法,为自己做出了选择——成为儒家子弟。这是他个人的决定,也可能是他家族的影响,司马迁成为了集忠、孝、仁、义为一身的伟人。

司马迁从小就背诵古文,并且在父亲的指导下刻苦读书。可能因司马迁家族世代都是史官的影响,司马迁志向做一名历史学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司马迁也渐渐感受到了自己的“天命”。司马迁20岁就开始为完成“天命”——写史书做准备,踏遍江南地区,亲自采访各地,获得不同地方的材料,只为保证最后史书的真实性。可以说,司马迁青年时就已经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太史公自序》里,司马迁还讲述了自己在父亲死后,顺应“天命”,接任父亲太史令的职业。并且按照父亲的遗嘱,接手了父亲还没有完成的史书的著作。司马迁本以为他可以用余生平静地将这部伟大的史书著作完,却没想到,他的“写作之路”刚刚开始……

一年夏天,李陵跟随大将军李广利讨伐匈奴。后来,他和带领的五千人被困山中,虽然斩杀了1万多匈奴,但是由于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粮食吃尽,只好投降于匈奴。当汉武帝得知李陵投降时,非常愤怒,一些官员出来为李陵说话,说李陵在这场战争当中有很大的功绩,还说他非常英勇——但是没几天就附和汉武帝,大言不惭地指责李陵,说出了各种各样处置李陵的刑罚 。

在汉武帝想要处治李陵的时候,司马迁一句“微臣有话讲”,开始为李陵辩护:“李陵只率领五千兵马,就勇敢地与敌军奋战,竟然还杀死了许多匈奴。又在没有救兵的情况下,脸上都是血,眼里含着泪,却仍然赤手空拳对抗敌人,一心想为国家多出一份力。他之所以不自杀,而投降于匈奴,只是想在将来的时候再次归回祖国,更多地为国家效力啊!”

汉武帝听了,只觉得司马迁也是不忠之人,并立马下令让司马迁下狱。虽然文武官员听了司马迁的一番话后有点心回意转,但是刚看到武帝狰狞面目时,立马不敢再多说些什么。司马迁仅仅出于一份为国家着想的心,没想到,司马迁的痛苦就此开始了。

按照汉朝的律法,想要减免死刑,要用50万钱赎罪,或者以“腐刑”替代。司马迁本就不是富裕的人,也没有人替他求情。再三犹豫下,司马迁选择了受“腐刑”。

这对司马迁来说并不仅仅是肉体的伤害,更是心灵的永远不能愈合的伤口。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写到“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可以看出司马迁是多么不愿意受“腐刑”,多么不愿意让自己受辱。腐刑,让他的整个家族都染上了污垢。

司马迁在接受腐刑之后,陷入了更大的痛苦:如此大辱后,要不要自杀?最终,司马迁郑重地做下了一个决定——继续活在世上。做出这个选择,是因为他有“天命”在身,有着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在身,不能未完成父亲的遗嘱,就这样不孝地死去。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如果一个人死了,就如同鸿毛一样,那一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又说“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司马迁想像一个勇者一样,不为名节问题而死。于是,受宫刑之后的司马迁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向孔子、屈原、孙子看齐,更加坚定了自己想写出一本与《春秋》媲美的史书的志向。

而如今,这个人已经被我们牢牢记在了心中。可能仅仅是因为他写下了这一本令人难忘的《史记》。但我是因了解了他写史书背后的故事,从而佩服他这种为了完成志向愿意忍受一切的精神,而将“司马迁”这几个字与“伟大”二字联系了起来,并刻在了心中,刻在了脑海里。我相信,在我以后追求梦想的时候遇到了挫折,我一定会想到司马迁,想到《史记》,想到司马迁为完成他的著作而不顾一切,想到“伟大”,最后再次站起来,重振精神,继续追求梦想。

一世之才子——司马迁

徐鸿陆

司马迁,《史记》的作者。能写出《史记》的这样一位才子,其家族必定也有很高文化底蕴——尤其是他的父亲司马谈,《史记》的大部分资料可都是他一手操办的。

司马谈曾与许多名人谈论学术,还评说过六家的思想与要点。其中,他对道家的思想评论得最多,因为他信奉道家,道家对他来说是天地间最符合自己的思想,它“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且“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容易做且功劳多。除了道家,还有阴阳、儒、墨、名、法,他都一一做出了评价,可见他的广才。他说自己写这个是为了让学者都了解各家学派的思想,让他们的人生有个方向可寻。

不过,一位信奉道家的父亲生出了一个信奉儒家的儿子——司马迁。

司马迁很厉害,十岁便能诵读各种经典文学,而且去很多地方游学。在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承父业——当太史公继续书写《史记》。这时的司马迁意识到,写《史记》就是他的天命,而且也是他父亲的遗命,自己无论如何都要传承下去。

不过很不幸,没过多久他就迎来了他人生中一大的挫折——李陵之祸。

将军李陵带领不满五千的兵马去讨伐匈奴,后来与单于对打,连续战了十多天……李陵眼看着兵力、粮食都缺了,可并没有人来支援。之后没粮食、没兵力的李陵走投无路,投降了。

汉武帝知道后,怒得火气冲破云霄,朝中的大臣也在不停的添油加醋,阿谀奉承着皇帝……李陵的家人们已经受了很重的刑罚——司马迁看到这样的景象,心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是帮还是不帮?

司马迁信奉儒家,儒家主张仁爱。尽管李陵不是他的朋友,可李陵也是个上战场的将军,并且他已经为汉拼死拼活地打过一仗了,是走投无路才投降的——说不定,他是想先投降,再找个机会重回汉呢,为汉武帝效劳的呢?

经过深思熟虑,司马迁选择帮!他在汉武帝面前夸耀李陵的功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没想到,汉武帝不但不相信司马迁的话,还认为司马迁是个叛徒,将他打入监狱,让他受了宫刑。

这样一来,不只李陵他们一家子受了苦,连司马迁自己也受了很严的处罚。这事以后,司马迁就从头到脚充满了委屈之情,而且再也不愿意进朝了。

那时候的司马迁,其实可以选择自杀。因为人们认为,司马迁受过这样大的屈辱了,他还有尊严在这个世界上吗?他留在世上不就是一个笑柄吗?不过司马迁有自己的一个观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是想死得重于泰山的,要死得有价值,像孔子那样活着且死去。而他如果现在就死了,他便什么也没留下,那样,价值从何而来?而且,写《史记》是他的天命啊!父亲的遗命!他怎么能不完成呢?

因为《史记》,他选择活下来。这也充分解释了为什么当他完成了《史记》后,就突然人间蒸发了的这一事实。

其实他的理念在这件事上至关重要。他立志要像孔子一样活着,而孔子那样的伟大人物都是能够在受过屈辱之后继续活下去的,像孙子、屈原、左丘……他们都是如此。并且勇敢之人并不会放不下自己的尊严,不会那么的“要脸面”,不会为了自己的尊严去死,而会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活。

他用文章来表达自己,他说“如果他就这样死了,死一次就会后悔一万次;可如果他写成了这伟大的著作,死一万次他都不后悔!”当这本著作流传下去,被后人所传阅,他们一定为这件事做一个公正的评价。

正因为他这样想,在后来任安写信来找他求救时,司马迁未答应——不仅是因为司马迁害怕官场黑暗,汉武帝的不解……还有他怕如果像李陵之祸一样,自己又被受罚,那样《史记》就真的完不成了。

但最终,他忍受屈辱完成了他的著作——《史记》。

“一世之才子”——我认为,“才”并不只是他的才华,还有他的精神。这个“才”涵盖了他坚决一定要完成他的著作的精神,他的后半生其实就是靠他的精神活下去的。

司马迁的这种决心、坚定,一般人是学不来的,只有在特定的基础、特定的背景下才会展现,还有特定的人物。

即使性格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有不同的选择,而司马迁的,一个“才”字都涵盖不下。

编审:陶静雯 胡珈铭 郝蕴恺 等

司马迁:千年不朽的史圣

司马迁:一颗赤诚之心

论司马迁的人生理想

司马迁:自我实现的价值

梵高:看似疯癫最清醒

三毛:她的故乡在远方

德兰:爱自己,爱他人,不需要任何理由

邓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舞者

奥黛丽·赫本:一生的舞者

“真实的”奥黛丽·赫本

林肯:正义的伸张者

赞赏请注明篇目,以便转交“稿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