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转钧瓷收藏及钧瓷快速出手

 博搜艺术 2020-07-28

  由于宋钧名声大振,金元以来,仿钧之风,遍及北方各地,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窑系,元代末年钧窑系逐渐趋于衰落,而江南地区仿钧又蔚然成风,及至明清两代,仿钧之风又悄然兴起,以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江南地区仿钧主要有浙江的金华、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及广东的石湾窑等。

  宋钧瓷中,红釉器占相当大的部分,其器物制作精良,造型规整,形象华美,至2010年,其社会认知度渐走高,收藏价值也越来越被认可。五大名窑中宋钧瓷的“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很可能于今后由宋钧瓷红釉器在投资价值上不断充分展现出来。

  据近年考古发掘资料分析:钧窑的烧造历史始于晚唐、盛于北宋、遗续于金元,前后达700余年,以河南省禹县(古称钧州)为中 心,向四周扩展。钧窑可分为官钧窑和民钧窑。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 二座官窑。

  钧窑属北方青瓷系统,其独特之处是使用一种乳浊釉,由于釉里含少量铜料,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恰如蓝色天空中的晚霞,故有“钧红”之称。青色也不同于一般青瓷,而是一种蓝色乳光釉,淡者曰天青,深者名天蓝,比月蓝更淡者则称月白,色彩还有紫、海棠红等等。在天青的釉色上,还呈现块状的红霞或大小不等的彩斑。

  钧釉是世界上惟一的高温窑变釉,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著称于世,被世界陶瓷专家誉为最美的釉色。自然窑变具有人力不能为、惟一性和不 可 复 制性,这恰恰是人类文化艺术所追求的最 高境界。

  钧瓷主要贡献在于烧制成艳丽绝伦的红釉钧瓷,从而开创了 铜红釉 之先河,改变了以前中国高温颜色釉只有 黑釉 和 青釉 的局面,开拓了新的艺术境界。

  钧瓷是一种色彩丰富的窑变釉瓷器,仅窑变釉就有单色釉、彩斑釉和花釉三种。其基础釉色以铜铁为着色剂,基本成分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钠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