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西之头 锦绣扬州

 昵称70965419 2020-07-29



正文


“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扬州别称本来就多,因为隋炀帝的这两句诗,又多了一个“海西头”的雅号。


 

扬州的美女很有名,“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扬州的月亮很有名,“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的琼花也很有名,“自是琼花偏得月,那应金粉不兼香”;扬州的芍药同样很有名,“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有名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这座城市有着太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说不完,道不尽,真可谓海西之头、锦绣之州!今天小编想跟大家聊的,是扬州的工艺文化。

说起扬州最负盛名的的传统工艺,那绝对非雕刻莫属。扬州的雕刻工艺有个霸气的总称,叫“扬州八刻”,被誉为“刀尖上的艺术”。怎么样,有没有听起来就觉得很厉害?

需要说明的是,扬州方言中,往往以“八”来寓全、寓多,“八”是约数,不是实指。所以,“扬州八刻”不仅仅是指八种技艺,而是包括玉雕、漆雕、竹雕、木雕、牙雕、瓷雕、石雕、砖雕、骨雕、角雕、核雕、剪刻纸等十多种技艺。但目前,一般把漆雕、玉雕、竹雕、木雕、牙雕、瓷雕、石雕、砖雕等八种雕刻艺术称为“扬州八刻”。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扬州(那时候还叫广陵)的玉雕、刻漆等工艺已经具有极高水平;唐代扬州,繁荣的经济使得漆器、玉器及其他雕刻工艺品的生产获得了高度的发展,技艺有了迅速的提升;明清时期,随着盐、漕、河三务的发展,扬州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包括“扬州八刻”在内的各种文化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到了清末直至民国年间,于啸轩、黄汉侯的牙刻、微雕屡现精品、珍品,再次为“扬州八刻”赢得了荣光。

明清两代,“扬州八刻”中的许多艺术珍品,都被列为贡品,每年大批地被送入皇宫之中,以供皇宫内院陈设或对臣下进行奖赏。当时,扬州的手工艺品全国著名,尤其是玉雕,民间有“天下玉,扬州工”之说,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巨型玉雕《大禹治水图》玉山即为代表之作。这件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逾万斤的艺术珍宝,历时六年才琢制完成,被称为“世界玉器之王”,也堪称“扬州八刻”的扛鼎之作。

目前,“扬州八刻”之中的玉雕、雕漆、剪纸等,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竹刻、牙刻也是闻名遐迩。近代扬州牙、竹刻名家有黄汉侯、吴南愚、周无方、何其愚、吴纫之等十数人。

除了扬州八刻,扬州刺绣也是扬州工艺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扬绣素有“针画”之美誉,以针代笔,以线代墨,熔画理与绣理于一炉。就技艺而言,扬州刺绣与苏州刺绣属同一门类,但由于受扬州历代文化的影响和扬州八怪画派的熏陶,扬绣追随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和笔墨情趣,故而形成了“仿古山水绣”和“水墨写意绣”两大特色。

一代代的沉淀,一代代的传承,让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被各种传奇美妙的历史故事填满的同时,也洋溢着温暖浓郁的工艺美术气息。走在扬州的大街小巷,那些雕刻时光、凝注美好的传统手工艺品,有没有让你在某一瞬间恍觉穿越千年呢?


合作投稿:service@hzxrwc.com

官方网站:www.accweb.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