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茶道意趣,写黑陶精绝

 昵称70965419 2020-07-29

从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到书法大家蔡襄的《茶录》,再到北宋进士黄儒的《品茶要录》,茶道在宋代已经成为大众化的生活情趣。品茶之外,“斗茶”,更是将茶道魅力推向了近似“极致”的地步。

每至清明时节,文人墨客、名流雅士聚于茶馆,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互相品评,以分高下。

所谓好马配好鞍,好茶亦得配好盏,在“斗茶”大兴其道之时,有一种“好盏”独受茶客宠爱,此种盏即是建盏,建盏的发展历程随斗茶兴而兴,也随斗茶停息而逐渐衰微。

建盏,黑瓷艺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产自宋代八名瓷之一的福建水吉建窑,后因日本游僧来到浙江天目山寺院,将许多建盏带回日本,广为流传,并有了“天目盏”的别称。

建盏以变幻炫目的釉斑而闻名。依据斑纹的不同,分为“曜变”、“鹧鸪斑”、“油滴”、“兔毫”,因为釉斑在烧制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难以控制,加上氧化铁含量高的胚体难以承受高温的变化,烧制一件没有缺陷且具有“兔毫”、“油滴”斑纹的建盏绝非易事,迷人的“曜变”斑纹更是“万中无一”。

建盏中最具传奇色彩的莫过于“曜变盏”,圆环状斑点附以璀璨变幻蓝色膜彩,在强光的照射下显现蓝、紫、黄等不同色彩,细加观赏,犹如浩瀚星际。因为釉斑极难烧制,古籍中记载曾有建盏大师烧制万件而不得一“曜变”,偶然性决定了每一件曜变盏都是不可多得的稀世宝物。宋代曜变盏的三件传世佳作,现尚存于日本,被奉为国宝。

 《君台观左右账记》里记载:曜变斑建盏乃无上神品,值万匹绢;油滴斑建盏是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 

油滴盏得名于釉面密布的银色金属光泽圆点,如漂浮于水面上的油花,也像建窑当地鹧鸪鸟黑色羽毛上的白斑,被称为“鹧鸪斑”。此盏花纹细密,晶亮剔透,存世极少,也属“国宝级”珍品。

兔毫盏是建窑的代表作,釉面绀黑如漆,温润晶莹,细丝般条纹状的析晶斑纹,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般纤细柔长。民间冠以“银兔毫”“金兔毫”“蓝兔毫”美名。其中“银兔毫”最为名贵。蔡襄在《茶录》中载:“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糒之久,热难冷,最为妥用,出他处者皆不及也。”

虽然建盏手艺在元朝几近失传,但其所蕴藏的那个时代独有的人文意趣与内涵也在细枝末节间熏染着当代茶文化和陶艺文化。 

随着上世纪70年代开始建盏的成功复烧以及更多的建盏艺匠的不断探索,建盏的独特魅力在当代的复兴之路上更将大放异彩。

合作推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