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讲了什么用笔秘诀?详解一

 书法心法 2023-12-19 发布于河北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书法理论,正文除去前后序记,只剩十二句短问答,里边涉及用锋、发力、节奏、布白、取势等,这十二小段大概是可以详尽用笔之妙的。但无奈发现,这么经典的书籍,很多书友竟看不懂,其原因可能在二。一原著为古文较晦涩,尤其表达书法语言的古文,也抽象;二网络查询此论,结果多为古文直译,含义相差很大,没实践经验结合有言不尽之处,欠准确。

今日就说一说这个。

文中十二问答之外的部分,我就不解释了,无外乎颜真卿学书的感受,从师后收到的教诲而已,可以网上查询译文稍作了解,这个影响不大。

主要说十二问答部分,比较关键。

乃曰:“夫平谓横,子知之乎?"仆思以对曰:“尝闻长史示令每为一平画,皆须纵横有象。此岂非其谓乎?"长史乃笑曰:“然”。

张旭说,平是横,你知道吗?

颜真卿说,你写的每一个平画,都写的纵横有象,是这个意思吗?

张旭说,对

如从常规读古文的角度看,这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不难懂。多数人看到此句,都会联想到横平竖直的楷书笔画,这就狭隘了。从书法语言来看,这是在说用锋的技巧。

平是横。平,不是如尺子一般平直的意思,而是指语速节奏舒缓或者语调起伏不大,如像“啊啊啊~~~~”似的一声平到底,就不对了。

“平”在此要取古意,而非今天我们潜意识中的意思,切不要把“平”与“直”混淆,直才是不弯曲。所以先入为主思考此句,肯定是错的,这也是网络释义不能看的原因。横,指的不是“一”这种楷书横,而是横向的用笔,可以涉及到篆隶楷行草。

落实到书法上,再解释成人话,就是横向用笔要写的稍有起伏。

所以颜真卿对曰“平画需纵横有象”,有横着有起伏的象,有纵着也起伏的象。

看一下这些横向用笔把,有直有曲,有连有断,这就是横之象的变化。有粗有细,有轻有重,这就是纵之象的变化。

细看原贴,什么是直什么是曲?“芝”的草头部分,“车”的长横部分,是直的。“景”字二横与“出”字一横是曲的。横向的变化,连断就不必说了,笔断而意连,“景”字长横很明显。这些都是一个横向笔画中,“横象”的变化。这句很绕,需多读。

横向笔画中的“纵象”呢,就是粗细嘛,“出”字一个长横中虽整体是粗的,但里边有凹凸不平的感觉,“芝”和“车”就更明显了。当然,粗细和轻重一个意思,重了就粗,轻了就细。这些都是一个横向笔画中,“纵向”的变化,如果觉着绕,就理解成一个长木板,上下边缘被你家二哈咬成锯齿状了,但丝毫不影响板心的质量。

说白了,就是用锋时力度要均匀,上下左右都要顾及到,要有变化。

再解释的清晰一点,就是中锋加提按!

相信看过笔法专栏的朋友都能懂。

换到隶书里,或者篆书里(与隶书一样,有兴趣自己去找一找),这则更明显,看横画,这种割不断提按写出锯齿式的样子,是一个横画中“纵有象”吧?再看里边曲直变化,有横是直的,有横是曲的,是横画中的“横有象”吧?

纵横有象,就是这个意思。

象,这个字不要太较真,你只需要理解他是一种变化就可以了。这本身就是一个抽象至极的词语,越思考越难理解,可能是表现一种感觉,也可能表现一种景观、状态,总之你理解成“有东西”就行了。如,说这横是千里阵云,“云”就是象的一种,属于景观。

这样一扯就回到笔阵图了,但事实上一回事,看个人理解偏好罢了,哪个能懂都行。

话说回来,张旭说的是张旭的理解,不代表所有的横画都得这样写,你在看书论前首先要理解作者的立场。

书法不是非此即彼的,张旭这样说,适合他的字,未必适合不属于他他风格的字。所以没个前提基础的话,看书越多越糊涂。

早前说过,笔法分两个系统,一为篆书中锋为主,一为隶书侧锋为主。

二王代表为隶书,颜真卿代表为篆书。颜真卿得法于张旭,所以张旭论书中解释到的用笔部分,都应以颜真卿一路习书者为主,什么赵孟頫文征明米芾二王,也有相似处,但多少有点小区别,就不能以他们的字去解释套用。

当然,每次我说书论的时候,总会有人说过度解读,这我没法解释,原文确实很简单,直译也不难,但在书法语言中,是直译的意思吗?你觉着张旭这句话如真是教颜真卿横画的写法,这本书论还有留存的价值吗?

留一道思考题:

又曰:“夫直谓纵,子知之乎?"曰:“岂不谓直者必纵之不令邪曲之谓乎?"长史曰:“然"。

提示1,不要用今人的直译思维去理解其中词句,否则这话的结论与上句就是相悖的。

提示2,思考“邪曲”的意思,尤其是“邪”的意思,不令曲与不令邪曲,意思是不同的,弄懂这个字的差异,与上文结论一致,弄不懂,就是一个写竖直的教程。

提示3,经典书论之所以经典,是因为法通,不要狭隘想成横竖教程,否则真是古文理解能力有点问题了。

有了上边的引导,坑都亮出来了,下边这句几乎等于白给,一两三句话就够解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