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有何渊源?说得句句在理且蕴含深意

 子夜说文化习俗 2020-07-29

俗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有何渊源?说得句句在理且蕴含深意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句话很多人都曾有耳闻,乍一听让人觉得非常深奥,颇具哲学的内涵,细细品味后更让人觉得回味无穷、感同身受。其实它并非中国文学家所创,而是西方的舶来品。这句话的作者本是英国诗人西格里·萨松,他在诗歌《于我,过去,现在,未来》中写到了这么一句话“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著名学者余光中读到后很是喜欢,并将其翻译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流传至今。

通俗点来说,这话的意思就是心中要有像猛虎下山一样的志向和抱负,但同时也要有沉醉美好事物的温柔和雅致。

俗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有何渊源?说得句句在理且蕴含深意

西格里·萨松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刚退出一战的战场,在战场上他见识到了太多的无助与无情、残酷与血腥,与他并肩作战的很多朋友相继死于连天的战火,这些赤裸裸的现实对他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西格里·萨松看来,战争就是个吞噬生命的黑洞,永无尽头。正因如此,他在决定退出战场后写下了这首铁血柔情的诗歌。

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老话,叫“千万不要试探人的本性”,因为人性是非常复杂的,即便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朋友也可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所以关于人性的话题古今中外人们都喜欢讨论。

俗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有何渊源?说得句句在理且蕴含深意

比如在古罗马有个叫“母狼乳婴”的神话故事,内容大概是说,在很多人看来,狼这种动物都是比较冷血凶残的,它们常常成群结队地出现,一旦锁定了猎物就会想尽办法美餐一顿。可即便是这种冷血动物,狼也有善良的一面,神话中它救了两个孩子。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句话就很好地表现了人性的两面,一面是庸俗莽撞、粗狂豪放,另一面则是宁静恬淡、温柔雅致。这两面看似对立,其实在一个人的内心完全能很好地调和,很多时候强悍与温柔并不冲突。

俗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有何渊源?说得句句在理且蕴含深意

这么说起来不禁让人想到了老祖宗的“阴阳之说”,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男性主阳,女性主阴,但并不是说男人就必须是纯阳,如果一个男人心里没有温柔的成分,那对于另一半来说也不是件好事,女性也是一样的道理。

不过话说回来,男性本来就应该阳刚一些,太“阴”了也不好,会让人觉得很不自然,总之在阴与阳之间得有个度,该阴的时候阴、该阳的时候阳。这个度就像是俗语里的“猛”和“细”。

俗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有何渊源?说得句句在理且蕴含深意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个大老虎,同时也都有美丽的蔷薇,关键就在于这个度能否让二者保持恰到好处的平衡,一方面,心里的老虎太猛会压制蔷薇,使自己失去了洞察细节的能力,另一方面,蔷薇开得过盛又会使内心的老虎沉醉其中,失去了斗志。

项羽在这方面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年纪轻轻就领导千军万马,号称“西楚霸王”,在战场上以一敌百非常威风。当他打了败仗逃到乌江之时,由于放不下自己的鸿鹄之志,且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宁愿自刎也不愿渡江偷生,这就是“心有猛虎”的典型。但即便如此豪爽刚烈的楚霸王,面对爱人虞姬的时候也是极尽温柔。由此看来,项羽的性格就很好地体现了对于猛虎和蔷薇之间“度”的把握,这种个性也让他最后名垂青史。

俗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有何渊源?说得句句在理且蕴含深意

从西格里·萨松创作这首诗歌以来,百年间无数文人雅士都喜欢将这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作为自己的警世格言。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理解了这句话后内心也多少会有些想法,其实上天不会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大英雄,但我们有权利协调好自己内心的老虎与蔷薇,做一个坦坦荡荡真君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