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哭的宝宝长大后责任感会更强,是真的吗?

 青年中医李铎 2020-07-29

哭不但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情绪的发泄,适度的哭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然而,我们也知道哭不能太过。是药三分毒,哭作为疏泄情绪的良药,如果“用量”过大,则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那么,先让我们来看看一个人如果哭之过度,甚至一哭而不可收,是如何影响身体健康的。


首先,哭后比较明显的感觉就是咽喉不适、声音嘶哑,而且哭得过度易引起眼睛红肿,还能并发炎症,所以民间有“哭瞎眼”的说法。不仅如此,哭之过度还会引起大脑缺血或缺氧,进而引起神经紊乱,造成头晕、头痛。综合这些,就不难明白,有时候,过度的悲伤就像得了大病一样。

很多年轻的父母,总是将孩子的啼哭看成需求性的表达方式——一种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哭着想要得到某种东西的表达方式,而置之不理,其实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不妨将此看作孩子提供给你的一个表达爱和教育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时机传达你对宝宝的爱和对宝宝关于物质需要的一些基本理念。同时,也是适当防止其因为过度悲伤造成对身体伤害的一种关照。悲伤肺,而肺又被称为娇肺,宝宝的肺就更是娇肺中的娇肺,所以,关爱宝宝,以使孩子不要哭的太过,实际上,这是做父母应尽的职责。

其次,过度伤悲,还有一个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地方,就是其对于心理上的影响。或许很多人在提出这样的结论时还感到十分的诧异。从心理上讲,如果一个人经常哭,或者特别容易哭,即使一点小事就泪水哗哗地流个不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情绪表达,一个必然的结论就是,其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会变差,情感也会变得极其脆弱,甚至变得更加敏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严重的还会引起神经错乱。另外,过度的哭还能使一个人的性格变得内向或怪癖。经常哭的人一般什么事都不愿跟别人讲,很多人将此简单地看作性格的内向,实际上远不止如此,至少是一种比较刚性的自我封闭。很多时候这种哭让人难以理解,哭得会让人摸不着头脑,给人以“无事生非”的感觉。所以,我们表达感情也好,发泄情绪也罢,哭当有度,哭当有节,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这里,尤其要提醒年轻父母们,遇到你自认为莫名其妙就会哭的宝宝,不要去责备,要耐心引导,甚至要恭喜你们,因为你有一个内心细腻、情感丰富的宝宝。据心理学家长期以来的跟踪和研究发现,这类宝宝长大后,一个明显的共同特质是具有家庭责任感。而且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大多时候,他们对于亲属之间的情感看得很重,对于父母而言,大多是一些体贴入微的孝子孝女。所以,家长们对于爱哭的宝宝,不要将其看作无理取闹,更不要举起巴掌和棍棒就打。

中医对“悲过伤肺”也有大量病例证实,因为悲则气消,一个人情绪失控,出现过度悲忧,则会使肺气抑郁而意志消沉,肺气耗伤而出现肺痿等症,甚或心肺俱伤而气消。所以,在亲人离世的时候,亲友多会有“节哀顺变”的抚慰、劝解之词。

另外,还有“喜胜悲”,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如果过悲的时候,就需要用喜火来相克平定。不仅是患者,就是健康人,在面对忧伤的时候,也建议大家转移注意力。比如多看看喜剧,听听相声,让自己的生活多一些笑声,少一些悲哀和忧伤。这大概也就是尽管生活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笑一笑还能十年少”的道理所在。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