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年间,此人清廉爱民,却被恶意打压不举荐,康熙:我亲自举荐

 历史子衿 2020-07-29

文/思源

清朝年间,此人清廉爱民,却被恶意打压不举荐,康熙:我亲自举荐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清朝的官员大多中饱私囊、贪腐成性,事实上的确如此,不过在某些时期这种风气有很大改观,比如康熙年间,在皇上的控制下百官乃至全社会都大兴清廉之风,百官为了名声不惜降低自己的生活标准,真正是为国为民。

不过有个官员却非常特殊,他从来不会像其他官员那样节衣缩食、处处节俭,反倒非常会享受生活。但奇怪的是他却是个公认的清官,有时候因不愿同流合污还穿过不少小鞋,最后没人提拔他,还是康熙亲自发现并举荐了他,此人便是理学名臣张伯行

清朝年间,此人清廉爱民,却被恶意打压不举荐,康熙:我亲自举荐

说起张伯行这个人,很多人可能都会感觉到陌生,的确,在众多清朝名人中他着实不够出名,不过今天我们讲完他的故事后,相信大家一定会更加了解这个人。说起来张伯行还是个才子,小时候很喜欢读书、很快就中了秀才,而后又高中进士开始做官。

不过他似乎并不想踏入仕途,刚上任不久家中就传来噩耗,而后张伯行不得不辞官回家守孝。在此期间他见到当地的水患非常严重,但官府屡屡治理都没有成效,于是就自掏腰包请民工来治理。这时候他已经不在任上了,作为一个平民能有此功绩着实不简单,这件事传到了朝廷,上级又命他挂帅去治理河道

清朝年间,此人清廉爱民,却被恶意打压不举荐,康熙:我亲自举荐

因为治理河道有功,张伯行被派往山东上任,结果刚到济宁道就遇到了大饥荒,虽然康熙下令开仓赈灾,但地方官认为私放粮食是大罪,所以并不敢轻易决定。因为实在不愿看到百姓活活饿死,张伯行便亲自开了粮仓发放给受灾百姓

不仅如此,张伯行还自掏腰包、从家中火速调来粮食等物资赈灾,这些都是他自己的钱、与国家并无关系。所以当地老百姓对张伯行非常崇拜,口口相传他是个难得的清官。不过也有人心生疑惑,张伯行的俸禄就那么点,如果他不贪污哪有大把的钱给百姓呢

清朝年间,此人清廉爱民,却被恶意打压不举荐,康熙:我亲自举荐

这个疑惑很符合逻辑,不过他们都忽略了一件事实,其实张伯行可是个正儿八经的“富二代”,他们家是当地出名的大地主,根本不愁吃穿,所以他即便高中了进士也不想当官。不过虽然他对百姓很慷慨,对另一些人却一毛不拔。

按照当时的规矩,新官上任肯定要打通关系,张伯行按例得给上级“孝敬”四千两白银,以他们家的财力,拿出这点钱来完全没有问题,但他偏不这么做,不仅不孝敬银子还放出话来“我为官,誓不敢取民一钱,安能办此!”。

清朝年间,此人清廉爱民,却被恶意打压不举荐,康熙:我亲自举荐

可见张伯行不仅仗义疏财,同时也是个嫉恶如仇的侠义之人。不过这种人在当时的官场肯定是没有前途的,所以他屡屡遭到同僚陷害、上级打压,一直没得到机会升迁。直到后来康熙南巡到了江苏,暗访时百姓们无不称张伯行是个大清官,没成想皇上一听竟大怒,因为在推荐的表单上并没有这个清官的名字。

随后康熙即刻召集巡抚等官员,厉声训斥说:朕沿途屡屡挺百姓说张伯行是个清官,你们却不举荐!当时张伯行也在场,康熙便召他上前说:别人不推荐你,朕亲自举荐,将来你要做出些政绩来,不然他们会笑话朕不知善恶。从那之后张伯行便一跃成了福建巡抚,并赐予“廉惠宣猷”的匾额,这是当时对人臣最高的嘉奖。

清朝年间,此人清廉爱民,却被恶意打压不举荐,康熙:我亲自举荐

在任上他做了不少实事,结果还是有人想陷害他,其中有个叫噶礼的上司贪腐成性,因不满张伯行太过清廉而上书弹劾他,一共罗列了七条罪状。张伯行自然也有噶礼的把柄,随即也上书弹劾,结果双方都没革职查办,而康熙最后还是选择了相信张伯行。后来他一直做官做到了雍正年间,官至礼部尚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