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

 文殊院士 2020-07-29

公元前360年,魏国为引水灌溉农田、便利黄河两岸交通往来,开凿鸿沟。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夫百万余,利用前代开凿的渠道,开凿通济渠。由此,战国时期开凿的鸿沟水系,历经汉魏汴渠、隋唐通济渠、北宋汴河等各个时期,成为两汉、隋、唐、北宋时期的经济命脉,发挥了巨大的漕运作用。宋、金之际,因黄河泛滥汴河大部分淤埋于地下。元代水利专家贾鲁开凿贾鲁河沟通黄淮水系,通济渠郑州段成为贾鲁河一部分,在明清时期促进了郑州区域经济的发展。

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郑州段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通济渠郑州段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包括汴河遗址段和索须河段,约19千米长。汴河故道段长约4千米,除惠济桥处尚保留一段河道外,其余部分均已埋于地下。河道北自黄河大堤南的大王庙遗址西侧,向东南流经惠济桥村、铁炉寨村,在丰硕桥下与索须河交汇。索须河段西起惠济区北部的丰硕桥,向东在祥云寺村汇入贾鲁河,全长15千米,河堤宽20余米,河面宽40~70米,河床宽200~300米,现为城市泄洪排涝和景观河道。

生态堤岸

通济渠郑州段位于大运河运输线路的主线和关键工程位置,地处大运河的人字交叉口,是沟通南北的重要枢纽,不仅作为大运河的组成部分,整体发挥运河功能,而且还是中国北方地区最早的、沟通黄河与淮河两大水系的运河遗存,是历史悠久、沿革清晰并持续使用的代表性水利工程设施,是中国北方地区自战国至明清时期2300多年运河开发利用史的见证,也是中国古代巧妙利用自然河流和人工引水作为运河水源的创造性精神的杰作。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历来是通济渠与黄河的枢纽,发挥了重要的漕运功能,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生态修复、健身游憩、运河文化三位一体的总体格局,还城市一条贴近自然的生态河道。通过生态堤岸、浅滩深潭、海绵河床,恢复河道的自然净化能力;通过车行道、连续步行道、蜿蜒的水面,营造放松休闲的安静环境;宣扬运河文化、水利知识科普互相呼应,对古运河重新解读,赋予其新时代的精神。根据沿河文化景观六个展示点的地形地貌和要求,建设六座唐代建筑风格的保护展示亭,亭内设置展示碑,体现运河遗产的文化意义和景观效果。

(原载于2018年12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古荥镇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