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名帖《寒食帖》全文赏析

 离目即忘 2020-07-29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 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书法释文:

一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二曰:“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释文诠释:

       自从我来到黄州,已经度过三次寒食节了。每年都惋惜着春天残落,却无奈春光离去并不需要人的悼惜。今年的春雨绵绵不绝,接连两个月如同秋天萧瑟的春寒,天气令人郁闷。在愁卧中听说海棠花谢了,雨后凋落的花瓣在污泥上显得残红狼藉。美丽的花经过雨水摧残凋谢,就像是被有力者在半夜背负而去,叫人无力可施。这和患病的少年,病后起来头发已经衰白又有何异呢?

春天江水高涨将要浸入门内,雨势袭来没有停止的迹象,小屋子像一叶渔舟,飘流在苍茫烟水中厨房里空荡荡的,只好煮些蔬菜,在破灶里用湿芦苇烧着,本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时候,看见乌鸦衔着纸钱,才想到今天是寒食节。想回去报效朝廷,无奈国君门深九重,可望而不可及;想回故乡,但是祖坟却远隔万里,本来也想学阮籍作途穷之哭,但心却如死灰不能复燃。

题跋史评:

清高宗:蘇轼黄洲诗帖。长春书屋鉴赏珍藏。

清高宗: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以後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後有山谷跋。倾倒已极。所谓无意於佳乃佳者。坡论书诗云。茍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又云。读书万卷始通神。若区区於点画波磔间。求之则失之远矣。乾隆戊辰(1748)清和月上澣八日御识。


黄庭坚:“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董其昌: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馀卷。必以此为甲观。已摹刻戏鸿堂帖中。董其昌观并题。



张縯:东坡老仙三诗。先世旧所藏。伯祖永安大夫尝谒山谷於眉之青神。有携行书帖。山谷接跋其後。此诗其一也。老仙文高笔妙。粲若霄汉云霞之丽。山谷又发扬蹈厉之。可为绝代之珍矣。昔曾大父礼院官中秘书。与李常公择为僚。山谷母夫人。公择女弟也。山谷与永安帖自言。识先礼院於公择舅坐上。由是与永安游好。有先礼院所藏昭陵御飞白记及曾叔祖卢山府君志。名皆列山谷集。惟诸跋世不尽见。此跋尤恢奇。因详著卷後。永安为河南属邑。伯祖尝为之宰云。三晋张縯季长甫。懿文堂。

王世杰:东坡先生此帖。曾罹咸丰八(点去)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之厄。尒後。沅入日本。後遇东京空前震火之劫。详见卷後颜世清。内藤虎两跋。二次世界战争期间。东京都区大半为我盟邦空军所毁。此帖依然无恙。战事甫结。予嘱友人踪购得之。乃购回中土。并记于此。後之人当必益加珍护也。十。民国纪元四十八年元旦王世杰识于台北。  

内藤虎次郎:蘇东坡黄州寒食诗。引首乾隆帝行书。雪堂馀韵四字。用仿澄心堂纸致佳者。东坡诗黄山谷跋并无名款。山谷跋後。又有董玄宰跋语。张青父清河书画舫云。东坡草书寒食诗。当属最胜。卞令之书画汇考亦已著录。阮芸台石渠随笔云。蘇轼黄州寒食诗墨迹。卷後有黄鲁直跋。为世鸿宝。戏鸿堂所刻止蘇诗黄跋。其後张縯一跋,人未之见其跋云云。彭大司空云。縯跋所谓永安。庭坚为作仁宗皇帝御书记者也。庐山府君乃公裕弟。公邵官通直郎。知庐山县。张氏世为蜀州江原人。云。出留侯之裔。故以三晋署望也。虎按。卷中埋轮之後印。实系张氏所钤。又有天历之宝及孙退谷。

内藤虎次郎:予於丁巳(1917)冬尝观此卷於燕京书画展览会。时为完颜朴孙所藏。震灾以後。惺堂寄收予斋中半岁馀。昕夕把玩。益叹观止。乃磨乾隆御墨。用心太平室纯狼毫作此跋。愧不能若东坡。此卷用鸡毫弱翰而挥洒自在耳。虎又书。



颜世清:东坡寒食帖山谷跋尾。历元明清。叠经著录。咸推为蘇书第一。乾隆间归内府。曾刻入三希堂帖。咸丰庚申之变。圆名园焚。此卷劫馀。流落人间。有烧痕印。其时也。嗣为吾乡冯展云所得。

罗振玉:先师张文襄公嗜东坡书。光绪壬寅(1902)公建节武昌。客有持此卷请谒。公赏玩不置。谓平生所(点记)蘇书墨迹。以此卷及内府藏桤木诗为第一。客喜甚。言将奉献真。微露请求意。公曰。时已仲春。貂裘适可付质库。若以价相让。当留之。否则不敢受也。客大失望。因求公题识。时方向夕公乃张宴。邀端忠敏。梁文忠。马季立孝廉与予同赏之。且语众曰。如此剧迹。不可不一见。明日。物主人将此北归矣。时物主方在坐。喻公意乃然。请曰。若许加题。当迟行程一二日。公曰。山谷老人谓此书兼鲁公少师李西台之长。某意则得法于北海与鲁公。然前人所言。乌可。

枻:蘇文忠寒食帖。由颜韵伯以金六万元售於菊池惺堂。已见内藤跋於龙眠潇湘图。系团匪乱流入日本。书估菊池。亲属某以六千元收得。以六万元转售於菊池。价差甚钜。书估菊池俱大非之。几至兴讼。事在菊池购蘇帖之前。前跋误载此段。今再志。以之存其真。郭彝民又记。

此卷用笔或清俊劲爽,或沉着顿挫,字体由小渐大,由细渐粗,有一种徐起渐快,突然终止的节奏。黄庭坚跋盛赞此卷于诗胜过李白,于书兼有唐、五代诸家之长。苏轼曾说: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又说:“天真烂漫是吾师。”实为此卷的写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