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邀您“在家云游”北魏时期的秀骨清像

 了了斋主 2020-07-29
麦积山北魏佛教造像也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麦积山的北魏早期依然是强健而庄重的“后秦风格”。中期与云冈三期和龙门一期一样,出现“秀骨清像”的风格,晚期则是佛教造像女性化趋势。菩萨造像的风格演变与佛造像基本一致,只是形象更丰富,创作更自由,成果也更大。
云冈与龙门石窟
大约在公元六世纪10至20年代,所谓“秀骨清像”的造像风格基本成熟。这类造像都有修长的身材、窄削的肩膀、清瘦的相貌、高直的鼻梁、深陷的嘴角,温和的表情,还有“褒衣博带”式袈裟、直平阶梯式刀法刻出的密集的衣纹,颇有南朝士大夫们潇洒飘逸的风度。
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平城作为北都,仍然是北魏时期的佛教要地。尽管大窟减少,但所凿中小窟龛却自东往西遍布崖面。这就是云冈第三期石窟。第二期雕刻中丰富多变的气势减弱,新形象也出现不多。与龙门一期一致,造型趋于瘦削,佛像面型清瘦,长颈,削肩,是典型的“秀骨清像”和身着褒衣博带式服装的南朝士大夫形象。云冈造像艺术更臻成熟的第三期,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在供养人的行列中,出现汉族形象。人物面型、身段匀称适度,造型追求构图简洁、单纯宁静的艺术效果。
总之,北魏佛教造像的艺术风格在三个分期中相继表现为:云冈一期的“后秦模式”,云冈二期的“褒衣博带”的“凉州模式”和中原风格,龙门一期和云冈三期的“秀骨清像”。尤其是从“后秦风格”到“秀骨清像”,是北魏造像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也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从而成为确定麦积山北魏造像分期的参照。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北魏石窟早期的主佛造像,延续“后秦风格”。所以,云冈一期的昙曜五窟受到“后秦风格”的影响,而麦积山北魏早期的石窟直接继承“后秦风格”。中期与云冈三期和龙门一期一致,出现“秀骨清像”的南方士大夫形象。麦积山的北魏晚期则与云冈三期和龙门一期不同,主佛由士大夫文人形象转而为母亲形象,这种趋势越到北魏晚期越明显。
与云冈石窟三期和龙门石窟一期的造像风格的变化基本一致,麦积山北魏石窟的晚期也大量出现了以“瘦”突出人物峭健气质的“秀骨清像”型的雕塑。然而,这种“秀骨清像”的出现有一个过程。公元502年,正是北魏云冈三期和龙门一期,此期的北魏诸窟都开始出现“秀骨清像”的南朝风貌。然而,本窟作品,“秀骨清像”的风格还不明显。佛结跏趺坐,施无畏印在说法,水波纹高肉髻,脸型圆中见方,双眉细长,内着僧祗支,外披袈裟,依然带有明显的“后秦风格”。但是,从微微上翘的嘴角,漾起的一丝笑意,略微显瘦的身躯与脖颈以及圆中见方的面颊看,“秀骨清像”的形象已初路端倪。
随着受南朝文化影响的加深,麦积山北魏时期的佛教造像开始呈女性化趋势。这种趋势表现为母亲形象的出现。主佛造像是母性化更准确,面型长圆,束高肉髻,前额宽大突出,五官秀美,神情慈祥温柔。颈部拉得更长,肩更削,形体塑造得简概括,没有太多的细部琐碎的变化。主佛是由士大夫转向母性形象的过渡,虽然依旧是“秀骨清像”,却开始圆润而温婉。
菩萨像不受“三十二相好”的束缚,也不刻意用来表现帝王,所以菩萨造像的创作就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和自由,各时代的菩萨造像较之于佛造像更具艺术魅力。北魏菩萨造像与佛造像受南朝风气影响而发生风格变化基本一致而略有不同。北魏早期的菩萨形象,也是“后秦风格”的延续,随着汉化程度的提高,开始出现南朝土大夫形象的菩萨,到了北魏晚期则大量出现女性形象的菩萨,其形象温柔妩媚,靓丽动人。
“秀骨清像”的佛教造像艺术风格,到北魏晚期开始逐渐消失,分处于各地的石窟造像的艺术风格也开始出现地方化的特点。四川虽然早在东汉时期就出现了佛教雕塑作品,但是正式的开窟造像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也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千佛崖造像规模最大的“大佛洞”,其时代可能是四川石窟中最早的。菩萨的面像虽然带有北魏晚期母性温柔微笑,但是却较为粗犷和质朴。其相貌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四川本地土著居民的形象特征,表达着当地人的审美情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