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第三届“孔子文学奖”参评入围作品展:韩志亮

 中华汉语文史馆 2020-07-29

韩志亮

论语

孝是我国自古以来最重要的道德规范,“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本。《论语》中“孝”的论述,今日读来,仍觉微言大义,对社会有益,对家庭有益,而对于一个人的心灵,是一种净化,也是一种亮化。

1、孝是仁之本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应当如何处世立身,在先秦诸子中有着不同的说法。庄子执意营造的是“至人无己”的人格境界,完全摒弃社会的形式和个人的行为,追求与自然合为一体的“绝对自由”。孔子则不然,他提倡君子之道,重视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由此便有了对社会伦理秩序的建构。在此建构中,仁乃其根本,而仁的根本又在于孝悌,人有孝悌之心,则有为仁之本。

有子时孔子晚年的得意门生,他的话代表了老师的思想:“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弟同“悌”,孝悌是儒家两个重要的道德伦理概念,孝是敬爱父母,悌是友爱兄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却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更是从来没有过。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德原则就会形成。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实行仁道的根本吧。”

由此看来,在儒家学说中,一个人对父母是否孝顺,对兄长是否尊敬,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个人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了,而是关系到社会是否安定,天下是否太平的大问题。换言之,一个人只有友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才可推及于他人,才能爱别人。相反,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连自己的兄长都不敬的人,是不可能敬爱别人的。社会由家庭组成,倘若每个家庭都能做到“孝悌”,“孝悌”原则在社会上便可通行,人民便会安康,社会就会畅达。

实际上,这也是《大学》中“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也就是孟子去见梁惠王时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就是说:尊奉自家的长辈,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惜自己的儿女,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做到了这些,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样容易了。

2、孝不违礼

社会为了维护其稳定与均衡,总有一些制约个体情感和行为的规范,要求社会成员去遵守,这就是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仁是主观修养,属内心自觉;礼是客观规范,属外在约束。而“孝”作为一种内心的存在,一旦发之于外,行动起来,也注定是要有一定的实际规范来约束的。

《论语·为政》中有这样的记述: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意思就是: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对他说:“孟孙向我问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依照礼节侍奉他们;去世时,要依照礼节为他们送终,祭祀。”

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女要依照礼节侍奉他们,这个“礼”实际上就是标准,就是说对父母尽孝也是有标准的。这个“礼”是否就是毕恭毕敬,惟命是从呢?我们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父母做人做得很好,为子女树立了榜样,子女继承下来并照着去做,是孝;而倘若父母做得不好,偏狭,自私,子女不跟他们学,而是用“礼”来规范自己,从而克服父母身上存在的问题,使自己走上正路,这才是孝。

同样,父母去世以后,怎样才算是“孝”,也是有标准的。父母去世了,草率安葬,忽视祭奠,显然不能算是“孝”;相反,有些人发达了,有钱了,便修豪华坟墓,搞大型仪式,大事铺张,也同样不能算是“孝”。父母过世,子女应该用一颗感恩之心把父母的后事妥善办好,本着尽量节俭的原则,既能尽心,又不任意挥霍,不造成大的浪费,让父母的灵魂得到慰藉;在约定俗成的日子里,要深怀敬意,感恩祭奠,以此追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培养报恩之心。

礼是德的体现,也是检验一个人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的标准。没有礼,孝滋生出来的禾苗,就不可避免地会被杂草侵袭。

3、不孝无以学文

在德与学的关系上,德育第一,智育第二,这一观点原来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非常明确了。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之。”(《学而》))意思就是: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言语谨慎而诚信,广泛地与众人友爱并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这段话,阐明了培养年轻一代的指导思想,回答了什么是最重要的,以及如何塑造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做人的品行修养是第一位的,其次才谈得上学习文化知识。

孝、悌,恭谨、信、博爱、仁,学文,这是孔子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提出的七个要求。七者之间不是一种并列关系,而是层递的、渐进的。德在学之先,孝悌又在德之先。于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成为这一切的根本。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做到待人处事谨慎而讲信用,博爱他人并接近于仁,之后才是学文。将学文列在最未,实际上就是强调道德高于才艺,实践重于认知。

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不是不知道孝悌的重要性,而只是把这当作一种责任和义务去做,所以很被动,效果并不好。其实,我们应当看到,年轻人对父母的孝敬不仅会使自身内在的道德需求得到满足,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和舒畅;同时,也无形之中训练了下一代,为子女树立了榜样,使“孝”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所以说,孝决不简单是一代人对上一代人的责任,更不是一种负担。“孝”同时也是自己价值连城的一份积蓄,是一种生命的保障。

算清了这笔帐,为人父母者,也应当把目光放远一些。不要不惜一切代价致力于把自己的子女培养为艺术、文学等各方面的人才,而忽视了对孩子思想品德、社交能力等身心素质的培养。在关注子女“学文”的时候,要先看一看他“孝悌”的状况,不要犯了舍本逐末的错误。

4、“敬”是“孝”的核心

没有人怀疑子女对父母应当尽孝,而什么是孝呢?一般来讲,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奉养父母,一是尊敬父母。那么,二者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孔子在回答他的学生子游的问话时,是这样回答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意思是说:今天,许多人认为孝顺父母就是指做到了赡养父母。但是,就连狗马之类的牲畜也能得到饲养啊;如果不敬重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还有什么区别呢?

话说得很尖刻,却也不能不让人深表赞许。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在遥远的孔子时代,人们对“孝”的核心问题就有着深刻的见解。养与敬,前者是起码的要求,后者才是孝的核心。这值得那些以为自己能有赡养之意便是尽了孝心的人们深思。

只要我们留神一下今天的现实社会,就会发现,许多“今之孝者”,把孝浅薄化,形式化了,缺乏对父母真诚的敬意。认为只要寄了钱,送了物,或者专门请了保姆,就一切安然、万事大吉了。孔子说得一针见血:这与饲养犬马有什么不同呢!对父母尽到口体之奉固然重要,而如果不知尊敬,不能使之得到精神上的安慰,灵魂上的满足,那也只是尽了犬马之养罢了。对父母来说,做儿女的除了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体揣父母的感受,敬重父母的意愿,使其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

人异于犬马正是因为人有精神的需求,甚至对于精神的需求更胜过对物质的满足。当今社会,虽然经济迅猛发达,但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是有一些家庭生活窘迫,吃住行都有很多困难。而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子女却能尽量地让老人生活得好一点,从各方面体恤老人,使老人有一种心理上、情感上的满足,老人同样能够快乐长寿。“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子女只要尽了心,尽了力,想方设法使父母心情舒畅,便是抓住了孝的核心。

5、婉容是孝的标志

孔子把“敬”作为孝的核心标准,而“敬”的最直接的表现是什么呢?孔子在回答学生子夏问什么是孝的时候,回答了这个问题:“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意思是说:“对父母做到和颜色是最难的。有了事,孩子们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食,让父母享用,难道这样就能算是孝了吗?”

一个人的所做行为,如果失去了具体的内容,那么剩下的就只能是空泛的形式了。孝,不是一个徒具表面的概念,它需要有生自内心的敬爱。有事让子女去做,有酒食让父母去享用,这就是孝吗?非也,这只是表面的东西,最多,这也只是孝的一部分内容。尤其是在一个经济发达的社会里,做到这些并不难,而难的是对父母总是和颜悦色。你乐于为父母做事,你忘不了拿好吃的给老人吃,你的内心充满敬意。可是,面对父母,你没有好的态度,脸色难看,说话粗暴。这样,也不符合孝的真义。

这里不是从子女的角度去要求,而是从父母的角度去要求了。也就是说,不管你子女怎么做,父母看到了应该是一张恭顺和悦的脸。那么,话又说回来了,在父母面前装出一幅笑脸就可以称为孝了吗?当然不是。和颜悦色可能是自然的,真挚的,也可能是矫情的,虚假的。所以,孔子在这里强调的应当是由“内之思”反映出来的“外之色”。换句话说,即由外之和颜悦色来表示子女对父母存之于心的尊与敬。色难,说穿了是心难。《礼记·祭义》上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悦色,有悦色者必有婉容。”这里所说的“婉容”,就是指人的脸色表情,其见之于外,却发之于心,乃是其真情的流露。虚假的笑脸是无根的塑料花朵,纵然丰富逼真,终究缺乏本色和生气。对父母的爱深沉,醇厚,才可能“有诸内而形诸外”,才会有和气、悦色,才会有“婉容”。

“婉容”是从真挚敬爱的心灵深处开放出来的花朵,那是孝的标志,美丽而感人。

6、子女身心康健是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孟武伯问怎么样算是孝。孔子说:“做父母的一心为儿女的疾病担忧啊。”对“父母唯其疾之忧”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其”指父母,意为忧父母之疾;一说“其”指子女,意为子女之疾让父母担心。两种说法都讲得通,我意采用后者。

人家问怎样才算是孝,孔子回答说父母一心为儿女的疾病担忧。乍一看,这一问一答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只要我们稍加体会,就会发现圣人真是跟平常人不一般,他的回答实际上非常深刻而精妙,依然是微言大义。他的意思是说:你要问什么是孝吗?想一想你生病时父母为你担忧的心情不就知道了!

的确,“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其实,对于赐予生命者,乌鸟禽犬尚有反哺之心,何况是人。把一个孩子健健康康的拉扯大真的很不容易,求他一生无灾无难,平安顺遂,是最基本、也是最奢侈的期盼。日本著名小说家大江健三郎以其“将现实与神话融为一体的诗”,一举夺得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而他的长子却是一个患先天性脑畸形症的痴呆儿。他在回忆当时的心境时说:“面对这一残酷的事实,我真正意识到以往所拥有的知识、能力和友谊,甚至我的作品都不成为精神支柱。”天灾人祸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为人子女,务必时时思及生命是谁的赐予,善待生命,敬畏生命,这也算是对父母的一份孝心吧,孝也是对生命由来的一种关注和关怀。。

在这里,对“疾”字的理解还应该深一些,宽一些。从广义上说,这里的“疾” 不应该仅指子女身体的疾病,而且还应当包括思想道德和行为上的偏差与不足。谁能说父母关心的只是子女的身体是否安好,而不关心子女思想、品格、行为是否康健呢?想一想,一个危害乡里、乃至触犯法律的子女,会对父母造成多大的身心伤害!所以说,只有对“疾”作广义的理解,才符合实际,才更符合父母的心理。把“疾”字作进一步引申,即可看出,这句话实际上说的是父母最担心子女身心各方面能否健康成长。子女的一点一滴都牵动着父母的心,做子女的不仅要爱惜身体,在思想行为上也应加强修养,遵循一切正常规范,德才俱佳,健康成长。只有这样,父母才会心安,子女才算是尽到了孝。

作者简介:

韩志亮,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潍坊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齐鲁名校长,齐鲁师范学院特聘教授,潍坊学院“明志书院”学业导师。曾获《儿童文学》“全国十大魅力诗人”称号,著有《秉烛而行》《教育是美丽的》等个人诗文集多部。

喜讯:

由明杰主编的《世纪诗典·中国优秀诗歌精品集》《中国当代爱情诗典》顺利出版,在诗坛引起极大轰动。

《中国亲情诗典》也即将于十月份出版发行,团结出版社单独书号,所有入书作者均将获得“中外华语百杰诗人”荣誉称号,奖牌和证书将在书出版后一起快递给作者。

现在应广大作者的强烈建议和要求,编委会决定为入书的作者特别制作一批精美的奖杯

每一座奖杯上将镌刻获奖诗人的名字和“中外华语百杰诗人”烫金字样,以便广大作者在书柜、橱窗陈列,彰显获奖的荣耀。

有意获取奖杯者请与明杰主编微信联系。

中国亲情诗典》主编明杰的微信号:Mingjiedeweixin12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