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渚”地望新考

 诚实8 2020-07-29

                                                 吴兴林  陈敬华

    《春秋左传》载:“厥貉之会麇子逃归,十一年春,成大心败麇师于防渚,潘崇复伐麇至于锡穴。” “锡穴”在今郧县五峰一带,学界已达成共识。但对“防渚”地望却语焉不详。几乎一边倒的说法是防渚即房县。但此说在楚伐古麇之战中存在千年难愈的“硬伤”。

    “成大心败麇师于防渚”,“防渚”者,《春秋左传注》:“防渚即麇地,即今湖北房县。”此说源于北魏之阙骃所撰《十三洲志》,后世皆以为然。《房县志》也持此论。细思之,说防渚为麇地,尚可。如以防渚为房陵,则极为不妥。

    综合借鉴饶春球的《“防渚”、“锡穴”地望问题考补》文章,认定“防渚”就是古麇国的一道重要军事防线。理由如下:

    其一,解经必先解字义,辨识声读,然后把握词义之特点,进行分析。细观“防渚”与“房陵”,二者似乎并无相通之义。从声义而言,房符方切,古读作“旁”。如《广韵》:“'阿房’,宫名,步光切;《释名》:'房’,旁也。”《史记·六国表》:“秦始皇十八年为阿房宫”,“房”、“旁”古通用,“房”字用步光切声训为“旁”。而“防”,《说文》注云:符光切,“堤”也。“渚”,《尔雅》曰水洲曰渚……故从字义言,“防渚”即“房陵”,显然不通。

    其二,从地望考“实”看,房陵与麇国之间当时尚有一古老的庸国。若楚军经房陵而伐麇,则必假庸以伐麇。因《春秋》即有晋侯假虞之道以伐虢的记载,可《春秋》却没有楚子假庸以伐麇的记载,楚国大军跨越庸国去讨伐古麇国,就不怕原本近邻的庸、麇二国再次携手,共同伐劳师远征的楚国。

    其三,楚军若假房陵以伐麇,途中必须经过平均海拔1 200米的武当山地。在春秋诸侯纷争时期,楚国这一千乘之国,最纯熟的是车战。楚国的战车在房县一带的山地之间,基本无用武之地,即使能用步兵打攻坚战,而步兵尚需走600里的山地。按古代行军速度“日三十里为一舍”,则需20天。光大军行走就需20天,粮草补给困难,地理气候多变,随时可能发生“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颇具雄心的楚穆王及其令尹成大心、太师潘崇,并非无能昏庸之辈,不会傻得主动去犯如此兵家之大忌吧。

   

  

    如此,防渚究竟在哪里?笔者一行通过多年来的田间考察,翻检资料,认定“防渚”不是房县,而是位于郧阳区青曲镇曲远河口——古麇国都五峰一带的一条依山傍水的重要军事防线。要说清防渚线,需先弄清古郧关这一重要的地理方位及其来历——

    《左传·桓公十二年》载,公元前700年,楚军借口绞国曾经帮助郧国攻打楚国,把绞国都城围了个水泄不通。绞国虽小,但却凭借坚固的城防,使得楚军短时间内难以获胜,双方僵持不下。

    “莫敖”(楚国官名)屈瑕说:“绞国人轻率,缺乏计谋,我们可以采取诱骗的办法引诱他们出城。让我们的伙夫去打柴,故意不派士兵保护,他们见了一定会出来抓的。”带兵的将领,依计而行。绞国人果然出来,一下就抓去了30个楚国人。第二天,绞国人更加大胆,争着从北门纷纷出城,追到山里去抓打柴的楚国人。楚军预先在山里设下埋伏,这时就一面堵住北门,一面伏兵齐起,把绞国打得大败。于是强迫绞国订立了“城下之盟”。 不久,绞国灭亡,国君被诛杀。楚军在绞国国都设置军事据点,是为“郧关”。

    “郧关”在郧阳府西北的青曲镇店子河一带。以店子河村为中心,西流、辽瓦只是郧关得小居点,堵汉交汇地就是大楚国的郧关!楚国占据了群山纠纷、汉水萦绕的战略要地郧关,控制了黄金通道、经济命脉汉江流域,像一把出鞘利剑横亘于麇国头顶、庸国心腹之地。楚国凭此要地控制庸、麇,胁迫庸、麇成其附庸。麇庸迫不得己,不得不随时听命于楚。

    郧关距麇100多里路。楚国据此出击。想什么时侯伐麇就什么时候兴兵讨伐,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国情需要,甚至是自己的心情好坏,方便的很。这就为后来的“潘崇复伐麇至于锡穴”埋下了伏笔。

    “厥貉之会,麇子逃归”。麇国的公开背盟使楚穆主大为震怒。公元前616年春,楚穆王派令尹成大心讨伐麇国,楚军在“防渚”打败了麇国军队。太师潘崇再次讨伐,攻占麇国都城锡穴一带……这就是《郧县志》(同治版)“郧县,周古麇地,《左传》楚潘崇复伐麇,至于锡穴,事在鲁文公十一年”的记载。伐麇的楚军先是自郧西天河口欲渡汉江攻占麇国都城之郊的乔家院,麇人凭江设防,屡创楚军,楚人不得渡,其后这儿被称作“拦马河”。楚军转战至距麇国都城四十里外的大树垭(今五峰乡塔峪滩南岸),在此,一举歼灭了麇军主力,灭掉了麇国。楚人灭麇后,以其国都“锡穴”之名设“锡县”,并将麇国贵族迁于今湖南岳阳市东三十里的麇城(今属五里乡梅溪村梅子市)。

    公元前611年,庸、麋方国趁“楚持续三年大旱,土地干裂,庄稼绝收,人畜饿死”之际大举伐楚。时年22岁的楚庄王御驾亲征麋、庸等国。

    楚庄王联合秦国、巴国,从南、北、西三面夹击庸国,由巴国攻击庸国之南(今大宁、巫溪、奉节、云阳、万州、开县、梁平和城口等);秦国攻击庸国之西(今平利、镇平、旬阳、安康、岚泉、紫阳、汉阴、石泉、镇巴、西乡、洋县、城固和汉中等);楚将庐戢黎攻打庸国都城,最终灭了庸国。这也是为什么《春秋》中没有楚子假庸伐麇记载的原因。

    楚军从郧关出发,攻打麇国的“防渚”、进犯麇国国都,更是探囊取物、志在必得。

    楚国从青曲镇店子河发兵攻打“青曲镇曲元河口——五峰”这一“防渚”线,距离不过百里左右。据华中科技大学何存兴教授考证:楚庄王令庐戢梨率兵伐庸,《左传·文公十六年》有“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以侵訾枝。庸人帅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的记载,这里说的“选”,特指“楚潘崇复伐麇,至于锡穴”后,将麇国贵族迁于今湖南岳阳市东三十里的麇城(今属五里乡梅溪村梅子市)。楚庄王一战而灭庸、麇方国,大大巩固了楚国的西北边陲。

    综上所述,楚国据郧关险地隘口,出汉江谷地随时攻陷麇国“成大心败麇师于防渚(房县)”之说就不会攻自破了。由此可见:《春秋左传注》:“防渚即麇地,即今湖北房县。”一说是站不住脚的。那么“防渚”究竟在哪里?

    “防渚”——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曲远河口——五峰乡”一带汉江沿岸的山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