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130余个国家之064【绞国】

 龘龘清欢 2015-09-03

绞国,春秋时期位于湖北西北的汉水中上游地区的一个小诸侯国,中心在今丹江口市习家店一带(一说在今郧县西北)。


公元前701年,绞国有意帮助郧国攻打楚国。第二年,楚将屈瑕率军报复性讨伐绞国,绞国被迫和楚国签下耻辱的城下之盟。

公元前700年,绞国被楚国所灭。

古绞国之都。在今湖北郧县西。绞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周时居此。春秋时期灭于楚。

 绞国 - 姓氏溯源

各诸侯国绞国是一个偃姓邦国。上古夏商周三代,人们聚族而居,十分注重“辨姓”。这一则是为了别亲疏,同姓即同祖,属于“一家人”;有些部族虽然姓氏不同,但也可能存在着亲缘关系。二来古人遵循“同姓不婚”的原则,在婚姻上也需要“辨姓”。这就是说,“辨姓”既能起凝聚本族和亲族的作用,也便于通过婚姻与异族形成姻亲关系。古代的邦国,除了进行物质文化交流之外,也通过认宗和姻亲关系来达成广泛而紧密的联系。

偃姓是上古的巨姓,名望很高。其远祖皋陶是东夷族的著名首领之一,传说虞舜时,曾任掌管刑法的高官,以正直和善于断案著称。偃姓发祥于山东泰山一带。泰山脚下的曲阜,曾长期是东方夷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所在,曲阜古代就名“偃”,乃是因有偃姓部族居住那儿而得名。偃的本字为“匽”,古与“燕”通。远古的族姓多出自图腾名,东夷族人多崇拜鸟图腾,偃姓人因崇拜燕图腾,故姓“燕”,别写作“偃”。

绞国 - 部族起源

大约5000年前,发祥于陕西渭河流域的黄帝和炎帝部族,顺黄河而下,大举向东方进攻。当他们推进至黄河下游地区时,与以蚩尤为首的东夷部落联盟在河北涿鹿展开决战,结果是蚩尤彻底战败,黄帝成为霸主。按上古战争的惯例,为防止被征服者东山再起,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会被迁徙出原居地,实行异地监管,这样,很多敢于反抗的东夷部落,或遭驱逐,或被强制迁徙到黄帝势力较为巩固的西部地区,如嬴秦和少昊之一部被迁到了山西。偃姓除一部分南逃到淮河流域外,也有一部分被强制迁徙到河南中西部,河南有地名偃师、郾城,就是偃姓族类居住后留下的。绞人大概就是在这时被迁到了河南中西部,至西周,再辗转迁徙到了地处鄂西北的十堰境内。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偃姓集团,存在过一批偃姓国,这在相当多的古籍中都有记载。有据可考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灭国70多个,其中偃姓国家就有绞(地在今丹江口、郧县和谷城间)、州(地在今湖北监利)、英(地在今安徽金寨、霍山间)、皖(安徽潜山境)、六(安徽六安北)、舒(安徽庐江西)、舒蓼(安徽舒城西南。蓼,音liǎo)、贰(今湖北应山县境)、轸(今湖北应城县境,音zhěn)等。在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出土的大量铜器, 如《鼎》、《》、《班簋》、《大克鼎》等①,其铭文都证实确有一批偃姓邦国存在。

绞国 - 地理位置

西周楚国偃姓绞国曾在十堰境内活动,也得到地名学和考古学的证明。在今丹江口市西北的习家店镇,还有村庄名上绞、下绞、左绞,民间传说绞都故址在下绞。1997年,十堰市博物馆与丹江口市博物馆重点对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进行调查,在下绞村发现了周代遗址,采集的遗物均为陶片。考古人员分析,下绞遗址的上限时间为西周中期,下限为战国,是一处延续时间较长的周代遗址,这与古籍记载的绞国存续时间吻合,也与民间传说相符。在遗址旁的乔家坪,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墓地,墓葬封土堆较大,表明墓主的级别较高。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李桃元研究员认为:这些调查结果为绞国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这次发现的簋、鼎、盘三件青铜器,有力地说明当时这里的确曾有一个诸侯国存在,而这个诸侯国当即是众说纷纭的绞国。

绞国 - 历史记载

绞国见于文献记载,最早是在战国初年成书的《左传》一书中。据《左传》记载,公元前701年,绞国曾与郧(今湖北安陆市境内)、随(今湖北随州市)、州(今湖北监利县境内)、蓼(今河南唐河县湖阳镇,此为己姓蓼国)等国结成联盟对抗楚国,此后一年,即公元前700年,楚人出于报复而伐绞,并取得胜利。对这两次历史事件,将在后面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现先对当时的有关历史背景作一个大致的勾勒。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国在熊通(公元前740年—前690年在位)时代,实力大增,实行拓土扩张的国策,大举向邻国进攻,当时楚立国于长江和汉水之间,其邻国中,政治地位最高的是姬姓随国,其都城建在今湖北随州市区。随与周王室同姓同宗,这个地处汉水东面的周王室的卫星国,受朝廷的委托,负有监管江汉地区诸侯国的权力。因此,楚就把随国作为讨伐的重点。公元前706年,熊通率军攻打随国,要随侯转告东周王朝,授予他“王”的封号。在周代,诸侯例不能称王,称王就意味着与周天子平起平坐。当随侯将熊通的要求转告东周王室时,遭到了周桓王的断然拒绝,但熊通仗着自己的实力,凭着自己的一股“蛮”劲,不遵中原的礼统和王制,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自立为“武王”。

绞国 - 楚国崛起

各国分布随国处在这段汉江的东面,因此,《史记》中有“汉东诸姬随为大”的说法。古人又把襄樊以及襄樊以西汉江北面的地方称为“汉北”。十堰地域在秦汉时期,有很大一部分属汉中郡管辖,在古人看来,十堰地域也属于“汉中”。鉴于学界目前对十堰处汉江何段的说法多有不清,或说中游,或说上游,或说中上游,本书为行文方便,借用古人的概念,以十堰地域包括襄樊以西为汉水中游。

楚国的崛起,使周王室甚为震恐,熊通在位的第51年(公元前690年),周庄王召见随侯,责备他不该率汉东诸侯慑服于楚,以致纵容熊通僭号称王,随侯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过失。楚武王对此十分气愤,认为随侯出尔反尔,背叛了自己。于是在当年春天,不顾自己年迈体弱,发动了对随国的第三次攻击。当部队行进至楚随交界处时,楚武王心脏病暴发,猝死于军营。楚国令尹(令尹是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最高官职)斗祁密不发丧,领兵继续前进。随见大军压境,自知难以抵抗,只好又派人向楚国求和。

绞国 - 各国战况

楚武王在征伐和要挟随国的同时,对其他弱小邻国,更是步步紧逼。楚国的称王称霸,使得邻国倍感紧张,各国纷纷进行军事动员,联合御敌。据《左传》记载,鲁桓公十一年,也就是楚武王四十年(公元前701年),绞国曾参与郧、随、州、蓼联盟对抗楚国。据《左传》所记,“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当时,楚国大夫斗廉献计于屈瑕,“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郧国地在今随州东南安陆一带,楚国与其北方的贰国和南方的轸国结盟,有对郧夹击之势,郧国洞悉其奸,联络随、绞、州、蓼诸国组成伐楚联盟。郧国先把军队布置在蒲骚(位于郧国南境,与今应城县相邻),在此等待各国盟军的到来。楚国则将军队驻扎在郊郢(地在今湖北钟祥县城,当时楚国国都在宜城南),以作防御。由于盟军集结或到达指定位置有一定困难,楚将屈瑕先发制人,采取连夜偷袭的办法,先击败蒲骚的郧军。各国见郧师已败,也纷纷停止了军事行动,蒲骚之役以盟军的失败而告终。

顺便提及,楚将屈瑕在当时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屈瑕为楚武王之子(一说武王之弟),因受封于屈这个地方而称屈瑕。屈瑕的爵号或官职为“莫敖”,春秋以前,楚国的国君多称为“敖”,楚武王僭号称王后,将“敖”这一称呼降了一个等级,让与了他的子弟,故屈瑕得封“莫敖”。据专家的意见,楚将屈瑕是楚武王时代地位仅次于国王的一位人物。“敖”有君长或部落酋长之义,今湖北方言仍称才能杰出或地位显赫为“敖”,俗所谓“敖(傲)得很”,就是古语的遗留。敖加亻(人)旁即为“傲”,傲慢和骄傲的“傲”,也来自于楚方言。

绞国 - 盟军抗楚

秦长城在以郧国为首的伐楚盟军失败后一年,即公元前700年,由于绞国曾参加盟军抗楚,楚在打败郧国后,又马不停蹄地把兵锋指向绞国。据《左传》记载,楚师行动迅速,很快越过罗国(地在今宜城、襄阳间),渡过谷城境内的南河(古称彭水),兵临绞国城南。绞国自知出城迎战,难挡其锐,便关闭城门决心死守。绞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军多次发动试探性进攻,均未奏效,相持有一个多月。莫敖屈瑕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状况,认为绞城只可智取,不可力克。屈瑕向楚王献上一条“以鱼饵钓大鱼”的计谋。他说:“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诱之。”楚王问他诱敌之法。屈瑕建议:趁绞城被围月余,城中缺少薪柴之时,雇佣些当地人上山打柴,敌军一定会出城劫夺柴草。头几天,让他们先得一些小利,等他们麻痹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劫夺柴草之时,先设伏兵断其后路,然后聚而歼之,乘势夺城。楚王担心绞国不会轻易上当,屈瑕说:“大王放心,绞国国小而轻躁,轻躁则缺少谋略。有这样香甜的钓饵,不愁它不上钩。”

却说绞国国君听探子报告有樵夫进山的情况,忙问这些樵夫有无楚军保护。探子说,他们三三两两进出,并无兵士跟着。绞君马上布置人马,待“樵夫”背着柴禾出山之机,突然袭击,果然顺利得手,抓了三十多个“樵夫”,夺得不少柴草。一连几天都是这样,绞军收获不小。绞城被围月余,城中正缺柴薪,见有利可图,绞国士兵出城劫夺者越来越多。楚王见敌人已经吞下钓饵,便决定迅速逮捕大鱼。第六天,绞国士兵像前几天一样又出城劫掠,樵夫们见到如狼似虎的绞军,吓得没命地逃奔。绞国士兵紧紧追赶,不知不觉被引入楚军的埋伏圈内。只见伏兵四起,杀声震天,绞国士兵哪里抵挡得住,慌忙逃窜,又遇伏兵断了回城的归路,死伤无数。楚王此时趁机攻城,绞君自知中计,已无力抵抗,只得请降,签订了城下之盟。城下之盟是敌军兵临城下胁迫而成的盟约,春秋时各国常以此种和约为国耻。楚伐绞,绞国战败,签订城下之盟,实际上已沦为楚国的附庸。

绞国 - 地理探究

关于绞国的地理位置,有一影响较大的说法,认为是在春秋时随、唐(地在今随州西北唐县镇)二国之南,理由是,郧、随、绞、州、蓼结盟伐楚,绞不可能离郧、随太远。这种说法我们认为是不能成立的。 绞国是在随唐之南的话,《左传》中的“伐绞之役,楚师分涉于彭”就不可理解了。彭水源出湖北十堰的竹山县,流经湖北房县西南,再东流至谷城县与汉水汇合。该水在今房县境内称马拦河,在谷城境内称南河。据《左传》记载,“伐绞之役,楚人分涉于彭。罗人欲伐之,使伯嘉谍之,三巡数之。”照此记载推断,楚国当与罗国相邻。罗国在宜城的西北面,对楚国的扩张持有高度的戒备。楚师从宜城南面的楚皇城(当时的郢都,楚文王时迁至江陵纪南城,亦称郢,楚语称都城为郢)出发,越襄阳至谷城,故伐绞之役,惊动了罗国。罗国派人尾随追踪,观察楚师的动向,并集结军队,随时准备迎击楚师的进袭。当楚师分涉彭水时,罗国甚至有了乘机攻击楚师的打算。以上分析表明,楚师伐绞,是向西北方向进发的,而随唐之南则在宜城的东边,如果楚师往随唐之南去,那就走反了方向,渡不了彭水,更别提伐绞了。因此,绞国在隋唐之南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那,为什么会有不少古籍记载绞在随唐之南呢?古人这样说也是有所依据的。我们认为,在随唐之南的某地,可能有绞国在辗转迁徙时留下的遗族,他们也以绞为名。正因为隋唐之南有绞国的同族,并经常与十堰境内的绞国保持着联系,所以绞国为了保护自己在隋唐之南的同族,参与了以郧国为首的伐楚联盟。有些学者以地处鄂西北的绞国距离郧随二国太远为由,认为绞国不可能参与伐楚盟军,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楚国能劳师越国远袭绞国,绞国为何不能参与盟军的行动呢?

绞国 - 绞为楚灭

各诸侯公元前700年楚伐绞,不愿采取围城强攻的战术,最后靠计谋才征服绞国,这表明绞国在当时还是很有军事和经济实力的,有实力,其地盘也不会小。绞国敢在前一年参与数百里外的军事行动,与楚国较量,这也是有实力的表现。正因为其有实力,才有可能保护远在数百里外的遗族。要之,古人以为绞国在隋唐之南,这一说法并非完全无据。

据《左传》记载,在楚师伐绞的次年,即楚武王四十二年(公元前699年)春天,楚将屈瑕因伐绞时罗国有跟踪和发动袭击的图谋,又向罗国发动了军事进攻。楚罗之战,由于屈瑕有伐郧、伐绞的功绩而骄傲轻敌,也由于罗国得到了卢戎(地在襄阳县西)的有力支援,战役的结果是楚军大败哗散,不可一世的莫敖屈瑕兵败后吊死于荒谷。罗国和卢戎地处楚绞两国之间,罗卢联军的胜利,使战败的绞国获得了短暂的安宁和喘息。大约在楚成王(公元前671年—前626年在位)时,绞为楚所灭。[1]

绞国 - 故城遗址

古绞国遗址位于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西面的左绞村和下绞村,此处距习家店16公里,丹江口市区80公里,郧县城关60公里,其中下绞村与郧县西部的安阳镇接壤。

有一条由东向西流淌的名叫下河的小溪把左绞村和下绞村串在一起,丹郧公路从两村南岸山坡上经过。下河两岸的冲积平原,有二三百米宽,两村的辖地沿河沟展延约有4公里,这里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有不少水田。沿下河两岸的群山,相对高度在200~300米,山上林木比较茂密,介于冲积平原与山体之间的大缓坡(考古学上称作“二级台地”)被当地居民开垦作田地。下河水流量较小,涓涓溪流最后注入汉江,从下绞村距汉江边有5~6公里的距离,在以水路交通为主的古代,这里的交通也算是方便的。

下河在左绞村与下绞村之间有个小拐弯,作为自然村落的下绞村传说是古绞国的都城所在,现有三五十户居民,山村背靠西轱辘山和东轱辘山,与东、西轱辘山相望的南岸的三座山,从西到东分别是三道梁子、殿子山和堂子山。在下河的北岸,东轱辘山的东面,是乔家坪,这是一个黄土包,乔家坪上(东)即为上绞村,上、下绞村相距约300米。

在乔家坪的背侧,有一道山岭,约有300米长,呈东北西南走向,岭上地势较平坦,当地群众称之为“跑马场岭”。再往东南,在左绞村,有名“东头”、“西头”之地,“东头”、“西头”,当地群众又称“东宫”、“西宫”。在此要说明的是,左绞村和下绞村一样,都是启用自然村落名作行政村名,在左绞村的辖境内,还有一个自然村名上绞村。上、下绞村,一处下河之上游,一处下河之下游,其得名的原因很好理解


丹江口市博物馆近日向记者展示了半个月前农民在该市习家店镇水田沟劳作时挖出的3件青铜器。专家们经初步研究认为,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在这一地区首次出土,为追寻古代“绞国”神秘的身影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

  据《左传》记载,西周历史上曾有一个“绞国”,后来被楚国所灭。20世纪60年代,学者韩国筹在《左传分国集注》中指出,“绞国”在今湖北郧县。而另一名专家石泉在1988年出版的《古代荆楚地理新探》中则认为,“绞国”当在今谷城县境。虽诸说并立,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古绞国大体位于鄂西北的汉水中上游地区,在十堰市一带。

  丹江口市西北与河南交界处的习家店镇有一个左绞管理区,下辖自然村中还有相距不远的上绞和下绞。据当地一位老人介绍,下绞附近的乔家坪为古绞国所在地,早年还有城墙,现已被毁,他小时候还在该处挖出过古物。左绞、上绞、下绞,这些奇特的地名是否真与古绞国有关?下绞周围的东轱辘山、西轱辘山、殿子山、堂子山、渣子沟等一批与生活和建筑有关的地名,又是否与古绞国有着某些联系?正是当前学术界的待解之谜。

  1997年,十堰市博物馆与丹江口市博物馆重点对此地进行了调查,在下绞村发现了周代遗址,采集的遗物均为陶片。考古人员据此分析,下绞遗址的上限时代为西周中期,下限为战国,是一处延续时间较长的周代遗存,这与古籍记载的绞国时代吻合。在遗址旁的乔家坪,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墓地,墓葬封土堆较大,表明该墓地的级别较高。

  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李桃元研究员认为,这些调查结果为绞国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但苦于缺乏相当等级的文物来佐证。这次发现的(上面一个竹头+中间一个甫字+下面一个皿字)、鼎、盘3件青铜器,有力地说明当时这里的确曾有一个诸侯国存在,而这个诸侯国极有可能便是众说纷纭的“绞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