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正非有多狠?看看当初华为围剿李一男的那些事,你就知道了!

 老照片收藏家 2020-07-29

2000年,华为高喊“内部创业”的口号,具体政策是:每个离开华为的员工除了兑现手中股票外,还可以所持股票的70%获得华为同等价值的企业网产品,以扶持员工离开华为后创业,并帮助华为打通全国的分销网络。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上千人意气风发地走出华为的大门,准备建功立业。

在华为轰轰烈烈的口号的感染下,当时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27岁的李一男从华为辞职,他带着从华为分得的1000多万元股金及部分设备来到北京开始创业,在这里他创立了港湾网络公司。

李一男是一个技术天才,他15岁就考入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研究生毕业后他进入华为。在华为7年,他为华为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也很清楚华为的优势,也更清楚华为的劣势。李一男深知华为在数据通信技术方面的欠缺,为此,他便将港湾的主打业务暂时放在代理华为的路由器和数据通信产品上。后来港湾也开始生产和华为类似产品,凭着先进的技术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港湾渐渐由华为的代理商发展成为华为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对于李一男这个技术天才,任正非是十分喜爱的,他们两人的关系一度到了近似于师徒甚至父子的关系。正是在任正非的培养下,李一男在华为才能得到快速晋升。在这里他两天时间升任华为工程师、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27岁坐上了华为公司的副总裁宝座。

一开始任正非对于李一男的这些行为,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解和宽容,他说:“开始创业时,只要不伤害华为,我们都是支持和理解的。”

可是后来发展的种种事情则是任正非所不能接受的。主要是李一男开始高薪从华为挖人,挖走了很多华为的技术研发和市场销售骨干,这等于变相地挖走华为的技术和客户资源。

这让任正非很痛心,于是他痛下杀手,决定开始反击,他在华为内部成立了对应港湾公司的应对小组,号称“打港办”。这个小组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对付港湾公司的政策,专门负责和港湾抢单子,就是惜一切代价打压港湾公司。于此同时,华为也开始花重金从港湾公司挖人,不惜任何代价挖走港湾的人才。当时华为的目标是:对战港湾,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华为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政策,让港湾公司受不了了。港湾的市场是越来越小,上市之路也被华为中断。后来没有办法,李一男想把公司卖给德国西门子公司,当时西门子看中港湾公司研发力量和技术实力。这样的结局不是任正非所想看到的,这样无形中也是增强了华为竞争对手西门子的实力。为避免这种局面出现,任正非决定釜底抽薪,华为以1000万元的高价挖走了港湾公司的一个重要部门的研发团队——语音产品研发小组。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后来西门子决定不再收购港湾。

在港湾公司进退两难之际,任正非以胜利者的姿态向李一男抛出了橄榄枝——华为收购港湾。2006年5月10日,任正非和李一男见面,双方签订了华为收购港湾的协议。任正非拉着李一男的手说:“你们的回归对中国科技史来说是一个贡献,不应该说你们输了,我们赢了,应该是我们双方都赢了!”

李一男回归华为后,任正非并没有为难他, 2006年9月,李一男重新回到深圳坂田华为公司总部,出任华为副总裁兼首席电信科学家。同年的12月底,华为公司发出内部公告,任命李一男为华为终端公司副总裁。(后来出于种种原因,李一男再度离开华为。)

对于那些昔日港湾公司的管理层,任正非诚恳地对他们说:“我受孙董事长委托而来,真诚地欢迎你们回来。如果我们都是真诚地对待此次握手,未来是能合作起来做大一点事情的。不要看眼前,也不要背负太多沉重的过去,要看未来、看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点矛盾、有点分歧,是可以理解的,分分合合也是历史的规律,如果把这个规律变成沉重的包袱,是不能做成大事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