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献给父母的诗”大奖赛入围作品展(13)桑桑的诗

 中国文学档案馆 2020-07-29

桑桑的诗

《母亲的秘密》

母亲,真的老了!

门没锁又上山了!

两亩地您看成命根子

就不怕家里丢了东西

一步一个脚印

五种豆子开始在您的地里撒欢

电视里说那叫绿色食品

于是  您遮住满头花白的头发

藏起脑出血术后病人的药单

躲开儿女对您的“野蛮”阻拦

一粒粒种  一陇陇收

一颗颗捡  一瓶瓶装

您不会新名词  只说这样

儿孙们都会绿油油

母亲,真的老了!

站在门口自言自语:

家里的门怎么开了?

上山的时候明明锁好的

一定是哪个孩子回来了

因为放钥匙的地方

他们

《槐花  槐花》

我住过九个月

世上最高贵的房

那里日日都有槐香

母亲

扛着从春到冬的饥荒

每天喝下一点点槐花米汤

用门前槐树般的坚强

变成我慢慢发育的营养

震落了草屋的泥巴和满树的槐花

五月,母亲用羸弱  举过

排山倒海的疼

用槐花般甘冽醇香的乳汁

迎接我的第一声啼哭

当我用笔墨

又一次砚开季节的等待

喂养过我的槐树和母亲

在五月的村口

   

《谷雨后,第一声惊雷》

柔软了一些土地

藏在父亲的耕犁下

暮春的雨

来得正是时候

父亲和黄牛

从阡陌纵横中走来

挽着谷雨后的第一声惊雷

裤脚飞溅起一幅泼墨画

调制着七彩乡愁

住进父母的爱情里

雷声中惊慌失措的姑娘

是父亲急匆匆奔去的方向

我的画啊

总是追求尽善尽美

父亲、土地和母亲

土地、母亲和父亲

这样的三角恋让我如何处理

我端起了一杯酒

《初夏的雨后》

抖落了叶子上的水珠

母亲  从田埂深处走来

一把寂寞的伞

斜躺在垄沟旁

初夏的雨中

你总要拔节

这是母亲教会我的儿歌

尽管多年

我没听到过故乡的歌声

母亲却守着

她的初嫁

一节节生长的音乐

都会偷走母亲一缕缕青丝

特别是  每一次

看似平淡的

初夏的雨后

母亲的脚印

一行行

比诗语更深

比爱语更暖

清晰地

化解着积水对你的不满

引开了浊气对你的依恋

土地  母亲

是啊!

初夏的雨后

再深情的诗行

也没有你们的恩爱

占满我的心间

《父亲的诗》
 
父亲的诗
每天都看
播出的是蓝天大地
吟诵的是高山长河
一行行  一幕幕
都是对生活的热爱

父亲的诗
感动最多
就像滚过您脊背的汗珠
一滴滴  一串串
 无豪言壮语
 却闪烁着大千世界的斑斓


父亲的诗
彪炳史册
最伟大的作者——父亲
让儿女们阅读着经典
世世代代
绵延传递着爱的薪火

有一位读者是妈妈

看到妈妈眼角泛起的泪花
散落的空气还有我 
静静地 静静地
不忍窸窣
泪花呀 却摩挲着记忆
我的旧书桌 台灯下的您

我的诗歌
妈妈眼里的泪花
遥远的乡愁啊
都浓缩为一幅画
故乡的夜空 月亮的脸颊
寂寞的星星陪您说话

妈妈正在读我的诗歌


《父亲·如海》

是我的心血
字里行间没有大气磅礴
父亲站在船头 威风凛凛
却定格为家的记忆和伟大

我带给您的礼物
是一摞不厚的诗歌
里面装满我爱的执着
我的读者 我的老妈妈
您的花镜下 泪水在嘀嗒
每一段话 每一步路
您的目光里 
春天种子在发芽

这首诗歌里
被泪水打湿了一句话
“有一位读者是妈妈”
还有泪水里
长长的  长长的牵挂

《母亲,是岁月的暖》


把慈祥送给母亲时
她正笑眯眯的
给外孙女扎小辫
满是褶皱的手依然是那样灵巧
黝黑的辫子
让我看到了母亲年轻的模样

把亲切送给母亲时
她正在菜园里摘小葱
扎好的一捆捆是要分给邻居
汗水里浸着她的善良温厚
葱绿中写意她的清白分明 
蓝天、泥土和她
是一幅春的自画像

把温暖送给母亲时
她正在炉灶前添柴火
夕阳的余光钻进玻璃窗
把她灰白的头发染成金色
炊烟在房子的上空袅袅
热气腾腾家的味道
弥漫在每一寸呼吸中

把眷恋留给母亲时
她却麻利地为我收拾行囊
往车里装上一包包沉沉的惦记
只是一次又一次
像小时候那样拽拽我的衣服
暖暖地抚摸着 整理着
然后目光坚定地看着远方
走吧,走吧
有空常回家看看

《与春天对话》

母亲说,她正在拾掇园子

家里的土豆发芽了

刚好种下

婆婆说,今年买的土豆种子真划算

都是芽眼

心满意足地栽了四陇地

土豆模子才一小堆


我说,妈妈呀

我的花店里

售卖的珍奇蔬菜种子不下二十种

你们喜欢什么就拿去种吧

不要总是土豆、萝卜和白菜

我的建议就像耳边风

她们依旧我行我素

此时。只能讨好地跟在她们身后

“土豆土豆,我是地瓜”

“土豆土豆,我是地瓜”

在这些播种过的土地上

我学会了与春天对话

作者简介:

桑晓平笔名:桑桑,女,1973年5月出生,大连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大连甘井子作家协会理事,沙河口区作家协会会员。曾被评为 “大连市‘双合格’优秀家长”,“大连市优秀母亲”,多年来以亲情、恩情、故乡为创作源泉,关注时事,关注民生,始终秉承文化有党魂,艺术有国魂的创作理念,创作并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作品清新、自然、唯美、感恩,给人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感悟,被读者亲切地称为“海韵诗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