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北海:团城 02

 璇琮坑 2020-07-29

 【4】玉瓮

首都北京——团城(2)

  承光殿的前庭院中,有一座蓝顶白玉石亭,名玉瓮亭。亭中的石莲花座上有一个杂色墨玉瓮,这是团城的第二件国宝­——玉瓮。玉瓮直径1.5米,周长约5米,高70厘米,重达3500公斤。

首都北京——团城(2)

  相传这是元世祖忽必烈为犒劳将士而特制的酒瓮,“其大可贮酒三十余石”,雕成于元代至元二年(1265),原名“渎山大玉海”。

首都北京——团城(2)

  瓮身四周刻有云涛、海龙、海马、海猪、海犀,鱼龙出没,波涛汹涌,其雕刻之精美,形象之生动,堪称鬼斧神工,它与承光殿内的白玉佛合称团城二绝。

首都北京——团城(2)

  大玉瓮原先置于琼华岛广寒殿中,后来广寒殿倒塌拆除,大玉瓮便辗转流落到西华门外真武庙里 ,“明珠暗投”,被道人当做菜瓮使用。清康熙五十年(1711),僧人性福重建真武庙,“供大士像,移玉钵于坐下,叠石为小山贮水于玉钵,以示普陀南海之意”,玉瓮又再次“时来运转”,位列尊宠,真武庙之名也渐被玉钵庵取代。

首都北京——团城(2)

  乾隆十年(1745),乾隆皇帝终于发现玉瓮原是皇家御苑之物,于是“千金购得”,移置北海团城的承光殿前,并建石亭加以保护。乾隆亲作《玉瓮歌》刊刻其上:“元史世祖至元间,初成渎山大玉海,敕置广寒碧殿中,逮今五百有余载。青绿间以黑白章,云涛水物相低昂,五山之珍伴御榻,从臣献寿欢无央。监院道房曾几历,仍列承光似还璧,相望琼岛咫尺近,岂必铜仙独泪滴。和阗玉瓮昨琢成,质文较此都倍赢,周监在殷殷监夏,一经数典惕予情”,又命内廷翰林40人各赋“玉瓮诗”一首,刻在石亭的楹柱间,至今仍依稀可辨。玉瓮虽然移置团城,重新成为皇上的宠物,但是瓮钵的双层底座却留在了玉钵庵内,从此玉瓮“身首”异处,天各一方,再无团聚的日子。

首都北京——团城(2)

  有点遗憾,玻璃反光,未能拍到清晰照片。 

【5】古籁堂、余清斋等配殿 

  在承光殿的四周,有古籁堂、敬跻堂、余清斋、朵云亭、镜澜亭等殿阁。古籁堂位于承光殿的东侧,单层硬山顶建筑,红墙格窗,金色琉璃瓦。大门紧闭,未能入内。

首都北京——团城(2)

  入口有扁“古籁堂”,两侧楹联:“苍官寿客结好友;岸芷汀兰入画图。”

首都北京——团城(2)

  承光殿的后侧有敬跻堂、镜澜亭、积翠堆云桥、朵云亭等。同样大门紧闭,未能入内。

首都北京——团城(2)

首都北京——团城(2)

     承光殿的西侧是余清斋。

首都北京——团城(2)

  余清斋入口有联:“座挹山光兼水态,窗延秋月与春风。”

首都北京——团城(2)

【6】古松柏 

  团城是镶嵌在古典皇家园林北海和中南海之间的一颗绿色明珠,郁郁葱葱的古松古柏形成“空中花园”。团城上的松柏以“古”、“名”而著称,树龄三百年以上的古树就有十七棵,其中又以受到乾隆皇帝褒封的四棵最为著称。

首都北京——团城(2)

承光殿前西侧有一棵“承光柏”,高达20多米,干周长达5.2米,犹如“鹤立鸡群”。《日下旧闻考》载:“殿前古桧一株,为金代遗物。苍劲妖矫,似有神物呵护之”。

首都北京——团城(2)

  团城上的古松古柏历经八百多年的沧桑,却一直是生机勃勃,苍翠青葱。

首都北京——团城(2)

首都北京——团城(2)

【7】遮荫候 

  承光殿东侧,巍然屹立着一棵枝叶茂盛,高达20多米的古油松,鳞斑的粗干周长达3.18米。树姿平展奇特,其形如伞,冠圆似盖,苍劲挺拔。

首都北京——团城(2)

  此松为二针一束油松,相传为金代所植,至今已是八百多岁的高龄。相传,一年盛夏,乾隆皇帝来游团城,宫人摆案于树下,清风徐来,顿觉暑汗全消,乾隆皇帝十分高兴,就效仿秦始皇游泰山封“五大夫松”的故事,御封团城上的这棵古松为“遮荫候”,开松柏列爵王候之先河。

首都北京——团城(2)

【8】白袍将军

  遮荫候的前后,南北各矗立一棵高大的白皮松,它们也是金代所植,绿冠高达30多米,白干周长达5米之多。这两棵白皮松树形挺拔潇洒、气宇轩昂,银白色的树干,翠绿色的树冠在蓝天与红墙金瓦的映衬下异常雄伟壮观,好似两位身披白色战袍的威武将军,守护在守卫在承光殿前后。

首都北京——团城(2)

  所以乾隆皇帝御封它们为“白袍将军”。并写下了《古栝行》一诗:“五针为松三为栝,名虽稍异皆其齐。牙嵯数株依睥睨,树古不识何人栽……。

首都北京——团城(2)

  据说,“自嘉靖以来,每年皇宫要给俸米若干石”。也就是说皇宫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于这两棵树的保护,可见白袍将军的地位之高。

首都北京——团城(2)

  团城面积虽小,但其蕴含的文化却不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