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印问踪

 星河岁月 2020-07-29

《书印问踪

民国时期上海艺苑真赏社出版的《汉衡方碑》,正文21页42面,分碑文和集字联两部分。封面有原章钤盖的四方印章。一是艺苑真赏社专用的“压题章”阳文“贸易犹存翰墨香”,盖在帖名下方。二是书斋名章阳文“苏斋”。“苏斋”本是清代大学问家翁方纲的号,据说是因崇拜苏东坡而取的。他的后人、弟子组成社团,开展收藏交流、品鉴书画活动,延用其书斋名。三是私章阳文“穆一龙”,此人是近现代时期上海的文化名人,擅长摄影、书画。四是一方普通的姓名章,楷体,显然是新中国成立后一位业余书法爱好者钤盖的。字帖封三有闲章两方:阴文“自趣”,阳文“少有所得传人自足”。正文第一页右下角还有一方“苏斋”。这些印章构图谐美,笔法古雅,刀法娴熟。由它们可知,这本字帖出版至今一直受读者欢迎,近百年间几次易主。

贸易犹存翰墨香

《唐麓山寺碑》也是艺苑真赏社出版的。其封面题名下方钤有压题阴文“经营不改琴书乐”印,与《汉衡方碑》封面的印章“贸易犹存翰墨香”形成一副妙联,表达出艺苑真赏社经营者从事书画艺术品出版的初心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唐麓山寺碑》的封底贴有一张小小的版权页,上面除了有出版社地址和价格之外,还钤盖一方铁线篆印“籋云后裔松曾审定”,印色鲜红丰润。经查,“籋云”即马士良,清末大臣绍英之子,民国时期收藏家,精鉴赏、校证。字帖上有他后人的认定,说明此帖碑文为真迹。

经营不改琴书乐

艺苑真赏社出版的《碑联集拓周石鼓文》堪称精品。正文24页48面,前半部分是石鼓文原拓,后半部分是集字联,联句少则四字,多则十字。其封面钤有收藏者印章两方,一方是阴文“襄”,另一方是阳文“孟弢”,治印章法开张大气,字体浑厚沉稳。略考其主,“孟弢”的全名为莫孟弢,一名襄,浙江平湖人。莫孟弢是当地名家莫兆熊(1856—1915)的长子,工书法、篆刻,精通医道、昆曲,晚年出家。莫氏三兄弟都是文化名人,当地有莫氏庄园陈列馆。此帖封二还有阳文闲章两方:“清秘”“山抹微云学士之孙”,篆意纤巧清秀,颇有晚清徽派逸动隽永风格。查出处,北京琉璃厂有百年老古玩店“清秘阁”,北宋词人秦观有“山抹微云”的词句,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其具体含义尚不得而知。

籋云后裔松曾审定

另有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韩仁铭碑》,民国22年(1933)7月出版。翻阅时,无意中发现书中题签的落款是“南阜老痺”,这是民国时期书画家高凤翰的名号,高凤翰右臂残疾,作品常用此号。题签处钤有“姚渐伯”篆书私章,封面还有隶书阳文“渐伯”二字章。姚渐伯,无锡人,民国时期学者、收藏家。正文有一方阳文篆书印,仔细辨认,是“宋道文”,不知是否与一位安徽籍的中国书法家协会老资格会员为同一人。

作为古旧书的一个品种,老字帖为书法爱好者所钟爱。若在浏览之余用心研析,追溯其中的“蛛丝文码”,定会有所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