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众号微信群创立———国庚起太极散手

 杨门单操太极拳 2020-07-30

国庚起太极散手公众号,从创办至今已有2年多。我相继发表了92篇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关于古传太极拳的。之所以能够一直坚持下来,离不开广大拳友的支持,鼓励和陪伴。在此我向你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公众号创办初期,心理压力很大。原因在于我将要和大家分享的,与目前网络上流行的武学文章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在太极拳这个拳种里,与之相关的古拳谱,当代人的理论文章,各式套路的讲解示范,铺天盖地。

与之相比,将要由我的笔下写出的文章,无论对拳理的诠释,练功实操办法的讲解,还是对太极拳传承历史的认知,甚至对当下武术套路的评估,都大相径庭。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遇到师父前,曾跟随过七八位老师学习太极拳。由于对老师阐释的拳理难以理解,所以经常去书店买书,差不多书店里有的关于太极拳方面的书,我家里都有。出差到外地,新华书店也是必去的场所。几年下来,等到搬家时一归拢,竟有一个多立方的书是太极拳的。

跟随我现在的师父(国庚起老师)后,才渐渐明白,那些千篇一律的开头引用古拳谱,中间讲套路,后面讲体会的书籍,对我们学习太极拳并没有帮助。原因在于这些个太极拳方面的书籍,都没有讲古传单操。这就好比习练书法,越过了永字八法而直接练草书,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但我买过的书,好的书也不是一本都没有。出差在外地的地摊上买过陈炎林老师的书,那是当旧物处理的。可惜陈炎林老师还是藏艺了,书中没有讲透单操,但讲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徐浩峰老师的《逝去的武林》系列,是一套难得的好书,对于真心习武的人来说,价值连城。尽管写的是形意拳和象形术,但内家拳的拳理是相通的。太极拳和形意拳,在单操的练法和对抗的打法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跟师父习拳多年。师父年岁大,很多东西,老爷子心里明白,身上也做得出来,但拳理我一时听不懂。徐浩峰的书帮了大忙。在这里,我向徐浩峰老师表示诚挚的敬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