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自主品牌的粗放式增长敲响一记警钟

 车经社 2020-07-30

岁末年终盘点车市,自主品牌扬眉吐气令人鼓舞。今年车市整体增长超两位数已成定局,而自主品牌的表现还要更为抢眼,据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达到42%,产销同比均增长30%以上。”不过具体来看,自主品牌的发展冷热不均,行业整合的进程在加快,短期来看,市场的下沉,特别是小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的政策优惠给自主品牌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目前的份额取得,很大程度上还是产品品类投其所好,不过如果依然缺乏核心竞争力,不能顺应新一轮的汽车产业革命,现有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在未来2到3年内也必然走到终点。尽管现在来看,普遍的日子还比较好过,但是想想前两年有人所说的“五年内自主品牌死掉一半”的论断,依然绝非危言耸听。

表象趋同,内在差距参差

这两年笔者在车展上看过不少新车,整体上来看在外观设计、感官质量、人机工程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现在的一些自主品牌厂商运用多种灵活的沟通方式,越来越踏得准市场的节拍了,都学会了“圈粉”运动。自主车企当中有好几家车企的传播和营销已经颇有心得,可以说论高大上,完全不逊于合资品牌,当然其余的一些车企也是奋起直追,至少在传播的形式感方面没有输范儿。但是笔者也试驾过不少新车,真的拉出来比划一下还是能看到差距,至少在自主品牌内部这种两极分化的感觉很明显。一味地以迎合市场和消费者,瞄准一些既有用户群体和低线市场的消费升级需求,将品类和渠道的差异化路线视作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没有真正的技术能力,如果始终无法与主流品牌和合资品牌寻求正面竞争的能力,这条路未来两三年内恐怕会越走越窄。去年上市的某合资自主品牌的SUV车型,上市不久后就展现出黑马的姿态,而一年之后还是被“常胜将军”甩开了,其实就说明这个问题。

平台化和正向研发依然是道门槛

现在的车企大多都是走“正向研发”模式,从概念寻找到产品定义到图片测试、模型测试、静态测试、动态测试等等,一条线这么走下来,很显然如果没有这么细去研究消费者的过程,研发出来的产品少不了明显的硬伤,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对路还大卖。研发流程都类似,不过对于产品技术平台的问题却非常避讳,笔者认为这恰恰是命门,如果没有真正地形成自己的产品技术平台和掌握平台化研发的能力,这个正向研发的含金量又有多少呢?

印象中,这几年自主品牌中能够将产品技术平台说得透的还是奇瑞。

从三年前艾瑞泽7给大家传递了“V字形”研发流程的精妙,今年,全新上市的旗舰SUV,瑞虎7又带来了T1X平台,奇瑞坚持正向研发的“套路”越来越娴熟。在世界汽车产业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平台化是帮助车企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研发及成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盈利能力的最佳利器。比如耳熟能详的大众MQB、通用D2XX以及宝马全新前驱平台ULK、丰田的TNGA等等。

而在国产品牌当中,奇瑞这个爱折腾的“技术男”同样给我们看到了未来的竞争趋势并看到了希望。

与竞争品牌车型的平台相比,T1X平台具备柔性带宽的优势。例如,T1X平台的轴距带宽在2560-2800mm之间,乘坐空间可根据不同需求灵活运用,能够生产5-7座车型,在车型灵活开发方面达到目前自主品牌平台的最高水平,同步提升舒适性和越野性。

当然除了产品性能之外,“平台化+正向研发”带来的好处还有一个关键性的东西就是产品品质。

瑞虎7奇瑞坚持正向研发和产品年轻化的代表作品,依托融合捷豹路虎观致技术流程开发的全新T1X平台,通过其柔性化带宽、通用化与模块化设计,实现整车操控、舒适、安全、互联等性能大幅提升。据了解,瑞虎7在德系AUDIT质量评价体系中获得了820分,而奔驰在相同标准下获得830分;在IPTV(千车故障率)可靠性品质验证中,瑞虎7 25%的成绩也远超合资平均30%的水平。

相比之下,如果没有完全掌握平台化和正向研发,通过质量改进和工艺提升也可以不断优化产品品质,但其中许多问题是没法从根本上解决的,并且也无法超过标杆车型,这是大家所共知的。

寻求与合资的正面较量

瑞虎7在自主品牌当中位居前列,在上市当月获得超20000订单,11月销量过万。应该说扎实的产品力和丰富的配置让瑞虎7获得了高收入、高学历和主城区人群的青睐和认可。

首先就是瑞虎7的颜值,瑞虎7的诞生源自于对未来主流消费群体需求的思考,在外形设计上采用了H.D.S灵性动感水流车身设计,加上硬朗的车身腰线、虎爪矩阵式的LED尾灯、三叉戟式氙气大灯瑞虎7 的整体外观时尚大气而富有科技感,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高度原创的外观设计在概念车阶段就俘获了多项国内外设计大奖,这些要素点也迎合了高收入消费群体汽车消费的品味。

动力方面,1.5T涡轮增压和2.0自然吸气两款动力,不仅马力强劲而且成熟可靠,配合轻量化高强度车身,加速更为迅猛。

另外瑞虎7将ESP、上坡辅助、真皮多工能方向盘、定速巡航、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日间行车灯、电动天窗等科技配置作为全系标配,在定价方面还是颇显厚道,特别是相比韩系的全新途胜和KX5在同等配置的情况下,每款车型都拥有绝对超过6万元的价格优势。

奇瑞经过多年的深耕,现在尝到了正向研发的甜头。特别是11月创下了单月销量的历史新高,可喜可贺,并且这个成绩的取得还是与合资的竞争中取得的,来之不易。未来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正面过招是迟早要来的,而现在来看,奇瑞已经先行一步。

关于车经社

坚持独立视角与品格,以人文情怀打造城市汽车生活轻读本。特别支持平台:新浪汽车、搜狐汽车、凤凰汽车、腾讯汽车、汽车之家、易车、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汽车头条。

关注我们:点击标题下蓝色【车经社】即可订阅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