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国的毁灭——辽(契丹)

 老刘tdrhg 2020-07-30

辽(907—1125),是契丹人建立的政权,共传九帝,享国218年。辽疆域广阔,全盛东至库页岛,北至蒙古国中部的色楞格河,西到阿尔泰山,南至雁门关。

帝国的毁灭——辽(契丹)

辽疆域

契丹是鲜卑的的一支,907年,耶律阿保机成为统一契丹各部落,916称帝,国号“契丹”,此后曾反复使用“辽”和“契丹”的国号。在辽景宗和辽世宗时契丹达到全盛,多次击败北宋,逼其签订“澶渊之盟”。1125年,辽天祚帝被金将完颜娄室俘虏,辽灭亡。辽的没网主要有三点原因。

宗室内斗

辽的宗室内斗在兴起和灭亡的过程中一直没停过。

926年,耶律阿保机病逝,次子耶律德光击败长子耶律倍即位,即辽太宗。947年,辽太宗在从开封回军的路上病逝,留守开封的将领拥立耶律倍之子耶律阮即位,即辽世宗,太后述律平想让其子耶律李胡即位,双方发生激烈冲突,最后耶律阮胜出。951年耶律察割发动政变,杀死昏庸的辽世宗并自行称帝。辽太宗长子耶律璟杀死耶律察割后即位,即辽穆宗。辽穆宗也是昏庸皇帝,最后被自己的奴仆杀死。耶律贤被推举为帝,即辽景宗,他体弱多病,982年病逝,12岁的长子耶律隆绪即位,即辽圣宗,皇后萧绰辅政。萧绰就是著名的萧太后,在政治上重用耶律斜轸、韩德让等贤臣,军事上重用耶律休哥等名将,先后两次击败北宋,其中包括著名的杨业,也就是“杨家将”,迫使北宋签订“檀渊之盟”。辽达到巅峰。

帝国的毁灭——辽(契丹)

檀渊之盟

1031年辽圣宗去世,长子耶律宗真即位,即辽兴宗,此时辽开始衰落。辽兴宗很看重自己的弟弟耶律宗元,而长子耶律洪基(《天龙八部》中的辽国王)一直没有受封太子,为日后的内斗埋下伏笔。1055年,辽兴宗病逝,耶律洪基即位,1063年耶律宗元和儿子发动叛乱,最终被平定,这一段在《天龙八部》中有精彩的描写。

1101年,辽道宗病逝,皇孙耶律延禧继位,即天祚帝。此时,女真各部已经起兵反抗辽的暴政,辽江河日下。1122年,辽已经丧失一半多的国土,此时的辽还在内斗,天祚帝杀死次子耶律敖鲁斡耶律淳也在辽南京自立为帝,辽四分五裂。大敌当前,辽国多方势力不仅不合力抵抗,反而内斗不休。

民族压迫

辽是契丹占统治地位的政权,后成为一个包括契丹、汉、女真等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契丹对其他民族一直存在着压迫。

辽的官制采用两套制度,即南面官和北面官双轨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契丹人在各个方面都有特权,辽圣宗时有所减弱,但总体还是压迫其他民族。对于女真等少数民族更是严重。

帝国的毁灭——辽(契丹)

海东青——女真每年需要进贡的贡品

女真各部落每年要向辽进贡黄金珍珠毛皮等品类繁多的礼品,而且在天祚帝时,对各个部落的首领也极尽羞辱。1112年天祚帝在春州,召集附近女真族的首领,宴席中醉酒后强令各女真首领为他跳舞,最终引爆了这一些矛盾。

政治腐败

辽兴宗是民族矛盾已经十分尖锐,到辽道宗时辽的政治已经十分腐败,地主官僚急剧兼并土地,百姓痛苦不堪,怨声载道。辽道宗重用耶律乙辛等奸臣,自己不理朝政,他还笃信佛教,广印佛经和建筑寺塔,劳民伤财。

帝国的毁灭——辽(契丹)

位于大同的辽代寺院——华严寺

女真崛起

面对辽的暴政,女真各族奋起反抗。1114年春,完颜阿骨打正式起兵反辽,建立金朝。

帝国的毁灭——辽(契丹)

金灭辽之战

1116年,金军攻陷辽东京辽阳府,1120年,金军攻陷上京临潢府,辽朝失去一半的土地。1122年,金军攻下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析津府,辽只剩大同以西和极北的部分领地。1124年,金联合西夏攻辽,1125年,辽天祚帝被俘,辽亡。

总结

辽作为契丹族建立的政权,一直没能解决国内的民族问题,加之宗室内斗和政治腐败,最终被女真建立的金国消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