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高棉大屠杀遗址进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致300万人丧命

 爱世界遗产 2020-07-30



5月20日(520),是很多国人表达爱意的日子。不过对东南亚国家柬埔寨国民来说,这一天却是“国家悼念日”,该国总理洪森于FB发文:从1975年4月17日到1979年1月6日在波尔布特为首的种族灭绝政权下,柬埔寨约300万人死于非命。洪森说,5月20日被柬埔寨定为国家悼念日,永远铭记波尔布特的红色高棉政权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伤害,进而避免这种残酷的时代重蹈覆辙。
 
世界遗产中心WHC近期更新了柬埔寨上报的8个新的世界遗产预备项目,其中就包括红色高棉大屠杀的3个遗址:原M-13监狱、吐斯廉屠杀博物馆(原S-21集中营)、钟屋杀戮场(原S-21集中营处决处)。下面来介绍一下这个预备项目的基本情况,回顾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
 


民主柬埔寨国旗

民主柬埔寨时期(1975-1979年)的统治者红色高棉政权奉行一种极端主义的思想,其根源于极左的共产主义理念与政策主张,在短短三年八个月零二十天的时间里,红色高棉在柬埔寨全国范围内把这种思想付诸实践。这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在数天之内在其管辖范围内的城市里,动用武装力量迫使居民全部迁出住所进入农村公社,并随后在包括农村在内的地区里实施了大规模人员迁徙的政权。在极端的国家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引导下,红色高棉政权致力于通过破坏原有国家机构,包括学校、寺庙以及工业和工厂,屠杀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和僧侣,禁止宗教信仰和传统,用化名为“安卡”(Angkar)的组织替代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家庭关系,实现一种农业自给自足的社会。这种所谓的“大跃进”是一个政权或政府试图实施的社会学实践中最极端的例子之一,它导致了数百万居民(约占整个国家人口的25-30%)的死亡。金边吐斯廉屠杀博物馆和钟屋杀戮场(钟屋又译琼邑克)是柬埔寨仅有的被建成博物馆的作为红色高棉罪行见证的历史遗迹,此外还有一些小型的纪念地,包括原M-13监狱。
 
三处罪证点(红色高棉M-13监狱、S-21集中营、原S-21处决处)彼此联系紧密。在M-13,S-21的前领导康克由(化名杜同志)试验了各种审讯和折磨的方法,后将其运用于S-21并进一步发展之。在被送到城外被选中的一块合适的地域(钟屋)进行集中处决之前,一些囚犯在S-21就已经被折磨死了。S-21的18000名囚犯中有绝大多数被处死于钟屋杀戮场。
 
这三处遗迹今日已得到保护,可以作为暴力统治升级的代表,有助于理解钟屋杀戮场等地发生的事件。三处遗迹可被视为一个系列纪念地,以缅怀过去和研究历史。
 

3处遗址介绍:原M-13监狱、吐斯廉屠杀博物馆(原S-21集中营)、钟屋杀戮场


原M-13监狱


所在地:磅清扬省,Tek Phos县,Kbal Tek公社,Prei Chrao村

占地面积:约0.01平方公里
历史年代:1971-1975年
成为保护地:2009年
保护职责部门:柬埔寨文化及艺术部(MoCFA)
公众参观途径:联系金边吐斯廉屠杀博物馆
M-13是红色高棉1975年四月统治全国以前建立的早期监狱之一,尽管全国各地还有其他类似的监狱,但这是唯一一个经确认的并转变为纪念地与学习场所的。M-13监狱在该地区搬迁过三次,其中位于PreiChrao村的遗址是其时间最长的所在地。M-13监狱的头目康克由后来去了金边被任命为S-21的领导,因此M-13在1975到1979年间是否还继续运转就无从知晓了,受害者的人数也不详。随着1979年一月红色高棉的倒台,M-13监狱也被废除不再使用并空置。四十年来大部分先前的地面痕迹逐渐被自然覆盖,但因没有农业活动影响所以地下遗迹未受破坏。此外,附近村庄里仍然保留着对M-13的鲜活记忆。
 
M-13作为监狱期间囚犯被关在土坑中,被竹篱隔开,包括卫兵和康克由本人在树下工作和休息。土坑的痕迹清晰可见。尽管建筑都是由自然材料构筑成的,已经在土壤中腐烂了,但是其印记仍然能显现出来。

 
吐斯廉屠杀博物馆:原S-21集中营


所在地:金边,BKK III区,113大街

占地面积:0.19平方公里,位于350/320/113/131大街之间(2019年统计)
历史年代:1976年三月-1979年一月
成为保护地:1979年一月,同年成为博物馆
UNESCO世界记忆工程:吐斯廉屠杀博物馆档案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保护职责部门:文化及艺术部
公众参观途径:每日向公众开放,到2019年平均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核心部分位于1960年代建成的两座相邻的学校建筑里。尽管监狱和其相关机构以及协作部门分布到城区的众多区域(位于今金边的Boeng Keng Kang III区),目前的博物馆只包含了监狱的核心部分,囚犯被带入此处,被拍照、扣留,许多人被审讯、折磨、在此被处决或被带到钟屋杀戮场去处决。据现有研究估计,18063名男女和儿童被扣押在S-21。考虑到周边很多房屋都是监狱设施的组成部分(包括狱警和其他工作人员工作和住宿的地方、厨房、审讯室、办公室等),博物馆主动采取行动限制周边区域发展建设。周边区域被划定且受到法律保护。
 
吐斯廉屠杀博物馆是在1979年一月红色高棉刚倒台就立即成为博物馆的。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房间都能保持在1979年原貌的原因。在大部分房间从地板和墙壁上仍能看出之前牢房的痕迹,上千处涂鸦文字已被记录下来。
 
在红色高棉时期的该遗址的初始范围相当大,包括城市的一整个片区(BKK III)。随着红色高棉政权倒台复,居民搬进住宅楼,博物馆管理的区域逐步缩减。但毫无疑问,今天博物馆仍然保留着S-21关押和行政管理设施的核心部分。

钟屋杀戮场:原S-21处决处


所在地:金边城外17公里左右
占地面积:0.02平方公里
历史年代:1976年三月-1979年一月
成为保护地:发现于1979年一月到1980年九月之间,1989年七月作为博物馆开放
保护职责部门:金边市
公众参观途径:每日向公众开放
 
从1950-60年代开始,钟屋杀戮场所在地原为华人墓地(的一部分),后来作为S-21的组成部分,转变为红色高棉的犯人处决地。在几年间的时间里,几乎每晚都有犯人被卡车拉到这里杀掉。1980年,在民主柬埔寨倒台后,这一遗址被发现,许多死难者的遗骸被发掘和检验,后来被一座大型佛塔所保存。每天都有几千名柬埔寨人和外国人来此参观遗迹和举行宗教活动。这是每年5月20日举行柬埔寨举行“国家悼念日”的主要场所。
 
据估计S-21的超过18000名囚犯中有绝大多数被处死于此。当该遗址被发现时,大量残骸被发掘出来,然而还有其他墓地至今未动,其中一些已被附近的湖水淹没。在1980年代末一座佛塔在墓地旁边被建立起来,一些尸骨被储存于其中并被展示。
 

出普遍价值(OUV)判定


作为一种世界极为罕见的实践,该预备遗产的特殊意义在于这是一个社会纪念其“自己”人民所犯罪行的例子。此外,这三处遗址是在一个东南亚佛教社会中缅怀大屠杀罪行的保存数量不多的几处遗址的组成部分。
 
这三处遗址——原M-13,原S-21和其处决地仍保存至今,作为一个系列遗产,其地点、建筑、档案、官僚结构、刑讯手段、刑具等,展示了暴力是如何升级的过程,为解释这一过程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
 
具体到每处遗址:
 
M-13,早期红色高棉监狱旧址(1971-1975):极少有例子,建于农村(完全由自然材料构造无永久性建筑),并在近五十年后仍能保存清晰可见的遗迹见的监狱。该遗址完好地展示了任何监狱(如更知名的S-21集中营)都有进行狱卒培训,以及监狱长发明和测试各项刑讯方法等前期工作的场所。
 
吐斯廉屠杀博物馆,原S-21集中营(1976-1979):S-21作为已被识别和记录的红色高棉时期遍布全国的196所监狱之一,其特殊的重要性和有别于其他监狱(其中有些和S-21规模相仿甚至死者更多)的特征在于它是全国安全系统的最高机构,其囚犯来自全国各地,在中央委员会的命令下统一关押在此。另外,这些犯人都是死刑犯。除了极少数幸存者,无人能从S-21生还,死亡率高达99%以上。
 
博物馆档案中的多达五万多份文件作为S-21集中营体制的产物(包括认罪书、自白书、名单、笔记等)清晰地显示了红色高棉政权的理念和政令下达过程。
 


钟屋杀戮场,原S-21处决处(1976?-1978):钟屋杀戮场是全柬埔寨几千个处决场所之一,现已成为一处纪念地(包括一个小型博物馆),并且作为S-21的处决地为人所知,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近四十年来的政府没有焚毁死者残骸,而是建了一座佛塔,尽管并非遵照宗教信仰和佛教信众的传统习俗。
 
标准(iii)能为延续至今或业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这三处遗址是柬埔寨主要的转变为纪念博物馆以铭记“民主柬埔寨”政权罪行的旧址。S-21作为独一无二的中央委员会刑讯逼供的地点,和钟屋杀戮场
共同代表了柬埔寨一类独特的历史遗迹。柬埔寨目前已经经过确认的196所红色高棉监狱里,没有任何其他一所在重要性上能与S-21相提并论,不管是对于红色高棉政权还是在1979年红色高棉倒台后被作为主要的罪证地向全国展示该政权的罪行方面。吐斯廉屠杀博物馆和钟屋杀戮场作为红色高棉政权罪行的代表,同时是被屠杀血洗的少数族裔如占族、越南裔和华人的纪念地。
 
标准(iv)是一种建筑、建筑或技术整体、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人类历史上一个 ( 或几个 ) 重要阶段:

三处遗址保存至今并得到政府的保护和管理这一事实,使得它们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揭示了一段重要的非人道历史,其所揭示的历史具有突出的重要性。作为学校建筑转化为监狱或囚禁和杀戮的隐蔽地点,它本身可能并不突出,但是康克由(M-13监狱和后来的S-21集中营的头目)如何发展其审讯和折磨的技术的细节,后来又伴之以一种极端的官僚程序,这些事实可以通过这三项遗址所反映出的一个前监狱-中央监狱-屠杀场所的历史演变过程显示出来。

标准(vi)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活传统、观点、信仰、艺术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有形的联系:

全世界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罪行和试图进行种族灭绝的行为,但是不是所有罪行都是相同的。理解红色高棉罪行的特殊和突出之处以及承认这三处遗迹作为柬埔寨国内铭记死难者的纪念地,有着普遍的重要意义。数千幅囚犯的照片连同坟场和残骸和照片在国际上成为代表红色高棉罪行的标志性图像资料。没有吐斯廉屠杀博物馆和钟屋杀戮场这些机构是无法将这些照片和真实拍摄地点联系起来的。这些建筑和景观(钟屋杀戮场和原M-13监狱)提供了罪行的物证。
 
这些遗址在20世纪中后期和21世纪早期的国际罪行审判的演变史中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当时刚落成的吐斯廉屠杀博物馆就在1979年八月人民革命法庭举行的世界上第一次针对种族灭绝罪行的审讯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且这三处遗址都被2006年成立的柬埔寨法院特别法庭(ECCC)集中考察过,这是柬埔寨第一个混合法庭,被冠以“柬埔寨典范”。
 
在第002/2号案件中法庭判定农谢和乔森潘有反人类罪行,严重违反日内瓦公约以及对越南族裔实施种族灭绝。法庭还宣判农谢出于上级责任原则对占族和宗教团体负有种族灭绝罪。农谢随后死去。乔森潘对其宣判已于2020年3月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
 
除去在司法方面的国际重要性,众多研究者和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引用或重塑了吐斯廉屠杀博物馆、钟屋杀戮场乃至M-13监狱的形象,其中最有名的是国际知名柬埔寨电影制作人及作家潘礼德,过去的几十年里,他在其艺术作品中多次将与S-21和康克由有关的主题作为表现内容。
 

康克由


实性与完整性表述


三处罪证点彼此联系紧密。在M-13,康克由试验了各种审讯和折磨的方法,后将其运用于S-21并进一步发展之。在被送到城外被选中的一块合适的地域(钟屋)进行集中处决之前,一些囚犯在S-21就已经被折磨死了。S-21的囚犯中有绝大多数被处死于钟屋。
 

与其他相似遗产地的比较

其他已被世界遗产名录的用以铭记大规模罪行的纪念地(集中营和/或杀戮旧址):


波兰:前纳粹德国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奥斯维辛是德国纳粹时期(1940-1945年)规模最大的集中营,据估计有约15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犹太人,被成批的挨饿,过度劳动和杀害。它成为20世纪最为人所知的人类罪恶的标志。
 
其他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的代表了类似于S-21集中营或杀戮场的杀戮场所的纪念地比较:

卢旺达:种族灭绝纪念地。位于首都基加利周边的四处遗址代表了1994年针对图西族的种族大屠杀的主要纪念地。为了展示发生在卢旺达各地的种族大屠杀,卢旺达提交一系列纪念地,代表了不同的建筑物、故事以及遇难者的“遗物”。

参考资料:
http://whc./en/tentativelists/646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