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诗集《清点傍晚的村庄》/胡翔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清点傍晚的村庄》是沉寂多年,蛰伏九宫山的诗人周春泉贡献给当今似乎有点冷清的诗坛的一本诗集。封面几为白色,下方有远山如黛,林木若睫。长江文艺出版社字样横于山木之间。一只水墨蜻蜓写在空濛处,欲飞出封皮白色之外。诗集存诗73首(组),3301行。

  封面勒口上附诗人小照,又有文字介绍其于《长江文艺》、《上海文学》等处发表诗歌200余首。寥寥几行,平实干净。集子由七部分组成。卷首是老诗人叶文福的文章《幕阜山诗神——写给幕阜山脚下的诗人周春泉》,洋洋洒洒七千余言。叶文福的名字犹如他的名诗《火柴》,是可擦亮时间和人们的记忆的,是一个激情又肃穆的年代的诗歌象征。在这个几乎忘却了火柴,到处闪现一次性打火机火花的年代,是什么缘由让这位古稀诗家,在读了周春泉的73首诗后,遥想幕阜山而生发如许浩叹呢?老诗人双目如炬,他认定周春泉是匍匐于诗神脚下的虔诚诗人。一座山,一位山脚下的诗人,让一个鄂籍诗坛前辈神思契合,产生了别有意趣的共鸣。

  卷首之下,诗分五辑。九宫山是幕阜山主峰,道教名山。诗集所收作品可视为诗人在这个道场中修炼得来。《读山记》是第一辑的一首诗,可寻到诗人之于山的领悟:“在谷底读山/读几粒阳光/虽有暖意/但气场窘迫……爬上山顶去读/以云拭汗渍/张开一些辽远的思绪/……去云隙间/读山旮旯鸡鸣狗吠……/在天地切割线上读山/就是再冷静的湖泊/读久了/也会浮出山峦 幻出海景。”这让人想起王国维《浣溪沙》中后半阙的三句:“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抵达美的过程是心灵遨游冥思自由收放的过程。

  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周春泉端厚质朴的村庄观照。第二辑之《白子的故事》《这村故事》一类诗作,山水之间有了村人及其看山的狗,这是一种大的勾勒下以皴的笔法丰盈的幕阜山乡俗风物图画,这图画弥漫着动人心魄的直扑眉宇的有温度的气息。在这类诗的背后,可以读到真正的“厚道”二字。这厚道、笃恭是当下诗歌难得的真品质。第三辑的作品走出了幕阜山,或在草原深处,或在皖水之畔……但从山中走出的路径没有被诗行遮蔽,诗人来自九宫道场饱满的气韵,俨然可感。清新可爱的小诗则置于第四辑,或浓或淡的几笔,流露捕捉瞬间诗美的机心,颇见功夫。像《叶金波将军百年祭》《想起农会》这类回溯历史的政治诗是编辑于第五辑的。将目光掠过微茫的夕曛中的村庄,诗人回眸大山也见证过的风云激荡的岁月,我以为这是另外一种“在天地切割线上读山”的方式,这不是美的消解,是诗之“诗言志”天性发生在同一位诗人身上的自然体现。

  类于跋的文章是李建春的《走向汉语的风骨——读周春泉的一些诗》。李是70后一代重要现代诗人,艺术批评家。“我思考着怎样从现代性的‘无行’,走向汉语的风骨。周春泉竟不期而遇地进入了视野。”这本诗集也许就是他从“现代性”走向汉语风骨之间可触动其思考、融合的有特殊意义的媒介。叶文福与李建春这两位年龄相距近三十年的诗人的阅读形成迥然不同的诗集看点,搁在本书首尾,意味自生。

  封底勒口处有小字两行:责任编辑:沉河/封面设计:陈亚男。诗人沉河主持的诗歌编辑出版工作室,已是当今诗歌界一个颇有份量的存在。

  叶文福、周春泉、李建春、沉河,这样的阵容出现在同一本诗集之中,不知是否略嫌奢华。这是将被时光收藏的有意思的事情。



黄石文朋诗友共同打造的微信公众号《新东西》敬请朋友们关注


长按二维码便可关注,或者在微信上搜索xdx20168添加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