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颜克辉随笔《顺其自然》(系统)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颜克辉,生于1961年,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从事专职法律服务二十余载。平生酷爱读书、写作,喜茶抽烟,尤好紫砂壶、石头等,著作随笔集《点滴撇捺》。


十三

一个小时后,我妈把电话打到了妻子的办公室,妻子听到电话铃声,就条件反射地冲过去接电话。电话里我妈报着女儿的平安到达的同时,语里言间有责怪妻子的意思:你也忒粗心了,孩子那么小,万一有点什么,她怎么应对?妻子在电话里连连对我妈赔着不是,保证下次不敢了。其实,妻子就没被吓个半死,即便我妈妈不责怪她,她也会静下心来权衡其风险。可干什么又没有风险呢?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做生意是如此,在教育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上何尝不是如此呢?后来所经历的事情证明,妻子大胆的放手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的确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好结果。也得亏于妻子对孩子的大胆放手,我们才艰难地度过了几年的痛苦时光。

那天,女儿在爷爷奶奶家整整陪了爷爷奶奶一天,下午要走时她爷爷一定要送她回来,女儿放赖的坚决不肯,小孩说大人话地:爷爷,怎么是怀疑我的能力吗?爷爷奶奶没有为难女儿,给她一块钱路费并把她送到车站,同时约定回到家立即打电话过来:报平安。

妻子突然病倒住院了,血色素只有三克,经多家大医院的多个血液病专家确诊,妻子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睡眠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等两种血液病。我就感觉到天塌地陷,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只有硬扛着默默地承受着。那会儿的兄弟姐妹都在打拼着各自的事业,谁也抽不出大段时间来侍候吃饭都极力费劲的妻子,我也不可能丢下手头上的案子不做全职守护。倒是妈妈经常到医院来替换我,可我爸爸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因癌症开过刀,身体一直不好,我妈也不能不顾我爸的身体完全守候在医院里呀。于是,我白天去工作,晚上到医院来守护妻子;我妈白天到医院守护,傍晚就回家伺候我爸。

我白天晚上都不着家可苦了孩子,孩子倒是非常乖巧,一个人在家自己做饭吃,自己去上学,晚上自己洗澡就寢,小小年龄就撑起开关家门的责任。更要命的是我们俩经济基础的底子太薄了,一点积蓄刚刚买了房改房,妻子就陷入重病。我只有拼命挣钱、满处借钱。我就像一个勤奋的搬运工一样,把挣来的钱或借来的钱往妻所住的医院里搬。往医院交钱不说,还要花巨资巴结打点主任医师或管床医生,唯恐哪儿失礼会导致人家的消极怠工,这一旦消极怠工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自然就是住院的病人了。

那个时候,手机是比较罕见的,倒是BB机较流行。一天中午,我正与法院的几个朋友准备吃饭,突然我的BB机响了,我连忙打开看到汉字显示着颜小朋友:爸爸,我有三十一天都是吃的快餐面,您能不能回家给我做一餐饭吃?我的眼泪禁不住地流下来了,连忙向餐桌就坐的朋友道歉不陪……

十四

那个时候我们家的经济状况极其拮据,医院隔个三五天,就会在妻子的病床的床头柜上放一张《催缴医药费通知书》,每每交个三五千块钱,没见用什么药似的就又欠费了。妻子在这个医院住了四个月,所消耗的医药费足以在我们同城买四套一百二十平方米的商品房,我就看见数个同科室的病友,实在是难以支付高昂医药费而被家人抬回了家,这无疑是对病人宣判了死刑,只是等待着行刑的时间。医院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根本不顾患者的家庭条件的窘迫。如:我妻一住进医院,护士长就给妻子床上垫了一块海棉,我考虑到床上本来就垫有棉絮,再垫海棉无非就是为了多收费而拒绝,可护士长铺好海棉就走了……四个月转院结帐时,这块海棉每天收费拾捌元,一百二十天是多少?

我到处借款拼命赚钱,也多亏众友人对我的帮助,至少,只要开口借钱,即使所借朋友手上没钱也会答应我的诉求后再去找人借来给我。手上的活多,出差的事情也多,可妻子的状况迫使我又出不了差,有很多出差都是有极强的时限性,当事人尽管着急,可看见我的状况也不好催我出差。特别是有许多活的报酬早已经成了医药费,然我就是出不了门。我只有跟我妈商量,让老人家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地守在医院里,我抓紧时间快去快回。我妈只是担心年幼的孙女:我倒是没什么,可苦了丫头。

女儿就是那个时候学会了做饭,学会了炒蔬菜,学会了炒鸡蛋,还肩负着扫地拖地抹桌子的家务。人家的孩子为了撒娇而不吃饭的时候,我们家的女儿因为家庭变故而学会了做饭……由于女儿优异表现,学校竟然给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发放了二百元的补助,这恐怕在当时的共和国小学教育史上是十分罕见。为了治好妻子的病,妻子被转到省城某家大医院,女儿也转学到爷爷奶奶身边去读书。也就是在爷爷奶奶身边读书的那一个学期,女儿用自己的行动荣获了学校三好学生的荣誉。

妻子送走了许多同时住院的病友以后竟奇迹般的出院了,妻子尽管还是那么虚弱,可终归是我们一家三口能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了,彻底告别了我们一家三口,三人三地的彼此担心彼此牵挂彼此惦念的生活。妻子回家,女儿又转学回来,日常生活中女儿担负着居多照顾她妈妈的事情。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女儿一味地护着她妈,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与妻的意见相左,她肯定站在她妈一边。

女儿快小学毕业的一天放学的时候,她与同学嬉戏追逐,她跑着跑着,突然被一个坐在地上玩沙的幼童拌倒,眼看就要摔倒而全身压住坐在地上的幼童时,为了防止压住幼童,她敏捷地伸出右手撑地,导致右手手腕骨折……

十五

我们很少对女儿提出额外要求,一切顺其自然,即使对她的学习成绩也是不闻不问。她也知道好好读书是她的责任,成绩好就是她应该做到的本份,考好了是尽了自己的义务,家长不会予以奖励;没考好的话就是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那是要受到家长严厉惩罚的。再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旦因为贪玩而漏了该做的事情,轻者会受到语言警告,重者就会加重所做事情的强度。如每天换下来的袜子当天得自己洗了,倘若玩忘记了,也许第二天爸爸妈妈的袜子也该她洗,以示惩戒。当然,是有特殊原因而漏了该做的事情,我和妻子自然会不吭声地代劳了。正如她妈妈对她的要求:该你做的事情,你可以不做,但是不能不会做。

女儿的右手骨折并没有影响到她的小考成绩,至少没有影响到她考试期间的玩耍。人家小考是积极复习备战进入高度紧张临战状态,我们家女儿是着急没有人陪她玩,而我们怕她影响同学复习地不许她出门,她用绷带吊着右手,看电视看小说就是不看课本,不用眼睛看了就去找她妈妈聊天。考试的那几天也如平常上学一样,除了晚去学校一个小时,放学回家倒是比平时回来的早,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待考完公榜,女儿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地考进了一家重点中学。

据说女儿把玩的风格带进了中学,甚至有许多男孩都追随着她,她是唯一的带着蓝球或足球上学的女生。我善意地提醒她:丫头呀,念中学了,功课繁多,再也不能仅仅凭一点小聪明就可以了,该发奋了。女儿嫣然一笑地:玩都不会,怎么学习好?我无奈地摇摇头的任由她去。

女儿同年级有一千二百多学生,她那个班也有七十多学生。她所念的那个中学教学资源也是非常丰富,不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设备都是同城最好,可教学方式有如大学的教学方式,这就不能自律的中学生而言未必是幸事,对于自觉的学生无所谓好坏,对于象我女儿这样贪玩的学生来说,那就毫无压力的放了鸭子。

期中考试完毕,女儿通知我去她们学校参加家长会,当她通知我时,我第一反应就是问她期中考得怎么样?女儿笑笑说:家长会议就是学生成绩排列名次的会议,您参加了家长会就知道了我考得怎么样了?我风趣地问:丫头,我去你们学校是该抬着头(期中成绩好)还是该低着头呢?女儿望望我地说:您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抬头或低头,谁也干涉不了。

我忐忑地来到学校走进女儿的教室,班主任站在教室门口迎接着每一位学生的家长,握手稍做寒暄就给到会的家长发一张印有学生各科成绩及所处名次的表格。我接过表格看到女儿的名次及各科成绩,瞳孔顿时放大了。

十六

对于女儿好奇的提问,除了在妻子病重期间我比较粗糙地回答以外,一般而言都是耐心详细地予以解说,甚至从知识点的来由到知识面的构成都会一一解说。特别是对接人待物的问题上,我更加注意措辞并举例讲故事,分析世事人品与人文环境。妻子病重期间,心情十分不佳、工作压力巨大,对待女儿更注重品德的教育,然心情的不佳往往对女儿的为什么就是粗暴:哪来那么多为什么?我用我的经历或经验告诉你,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能做,我没有时间告诉你为什么,即使告诉你了为什么,你也不懂。你按我告诉你的话做保准没错,你长大了就知道为什么了。

我拿着表格边看边被一老师带到女儿的座位坐下,女儿的优异成绩足以让我抬头环顾四周,看到一张张陌生脸的家长们,从其喜笑颜开或皱眉叹气的举止就能判断出其孩子的这次考试成绩。大凡围着老师的家长极显媚颜之言语者的孩子成绩都一般,倒是各自静静坐在孩子座位上的家长是自己的孩子给予了自信。我们家的女儿在全校名列二十七,在班上名列第二。当班主任老师一一点评时,说起我们家的女儿:这个学生是一个善良、勇于担当、集体主义者,她的综合素质是所有带课老师公认最高的……我反而惶恐了:打杀不可怕,不经逆境难以成人。捧杀才危险,一个刚刚念初一的小女孩,能经受得住这样的视觉对待吗?等家长会完了以后我找到班主任老师,请求再别这样表扬我们家的女儿了,班主任诧异地答应了我的请求。

我回到家把正在自己房间看小说的女儿叫到我书房里,郑重其事地与之沟通:丫头,你这次考试还行,老师对你的评价也尚可,你不要沾沾自喜,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其实你的潜力还是蛮大的,你为什么就不能少玩一玩多用一点功?你完全可以用功冲击全年级的第十七名、班上的第一名,你努力了没有冲上去,我们不怪你,可你就……女儿望着我一笑地贫了起来:爸,高处不胜寒哟。

除了对人品的严格要求,我们几乎就不干涉女儿的言行,她买什么书或看什么书,我们也尊重她的意志。说实在的,孩子要看什么书遭其大人反对,孩子的好奇心更强,那只会偷偷摸摸的躲着看,这反而更容易失控。女儿喜欢天天把自己的经历或感悟用日记的形式纪录下来,我们为了尊重她而从不偷窥她的日记,即使她妈妈偶有偷看发现什么不妥也不敢吱声流露出来,只是急在心里等待合适的劝慰或教育的时机。

在我们家,女儿是自由的,我们与女儿是平等的,我们家庭空气是民主的……

十七

我们俩口子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高度默契,那怕我们就孩子的言谈举止的观点不同,我和妻都不会在呵斥或教训孩子的现场提出异议,即使一方动手收拾孩子,观点觉得不该收拾的一方,也是附和地指出孩子应该注意的事项。好在女儿非常乖巧,自从上小学后就没有因为错误而遭打。倒是念初二时,因为贪玩考砸了,她回到家里闭门思过。可当时社会媒体经常报道:因为考试不如意而导致的中学生和高中生频频自杀,我害怕女儿关在自己的房间里有个好歹,便要她打开门,她给我较上劲了,怎么说就是不开门,我越叫门越火,女儿犟着就是不开门,我使劲一脚踹开门,进门对女儿就是一顿暴打。我的这次粗暴使我后悔至今……

女儿对我们的诉求只要合理,我们几乎都满足。只是在小学毕业时,她向我们提出要到深圳姨家去玩一个暑假,我们犹豫了。妻子刚刚出院,我的工作又忙,我们俩谁也不可能带她去。女儿提出她自己独自一个人去,我惊讶地望着只有根号二的个子的她地:丫头,你不害怕?女儿嘻皮笑脸地:郞郞乾坤,公众场合,有什么可怕?再说,我就是一个小孩,谁还会忍心对我怎么样呢?她说服我们同意了她的诉求后,自己去买了一张卧铺火车票,自己坐大巴去省城火车站,到了省城火车站临上火车前,在公共电话亭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报了一个平安。次日,我还没有起床就接到女儿的姨父的电话:闺女安全抵达。

有说:人在做天在看。其实不然,在教育孩子的尊老孝敬的问题上,家长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继承,家长对自己的长辈都不孝敬,用再多的语言教育孩子要孝敬也是无济于事,到头来只当是养了一个白眼狼的自食其果。记得女儿初三时,有一次妻子并不了解事情真面目地吼了女儿,女儿尽管委屈却没有辩解。若干时候,妻了解了真相觉得错怪了女儿就向女儿道歉,女儿笑笑拉着妻的手说:妈,您在我这永远没有错,更不存在道歉一说。

当晚,晚饭后我出门散步并陪送女儿到学校上晚自习。路上,我问:丫头,你妈吼错了你,你干吗不解释?女儿挽着我的手地:爸,我妈那个火爆脾气您不知道?我解释?我一解释我妈还会以为我顶嘴呢。不管什么事情反正总有弄清楚的时候。我笑笑地:小小年龄竟能忍受委屈。女儿反应极快地:哪怎么办?她是我妈妈吔。我认为,对长辈的孝顺是没有理由的,孝顺老人就要达到愚的地步。我惊呆了,没有想到一个初中学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的领悟的这么透彻。

女儿说完这些话就放开我的手,给我道别后便往学校大门跑去。

十八

隋朝有了科举制度以后,世间就留传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激励之语。因为读书才能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只有考取了功名才能获得做官的资格,只有当上了官进入了统治层方为人上人。在这个世界上人又是驾驭万物之上的精灵,这做人上人的途径,就指着好好读书呢。于是乎,是个人就想着做人上人,不论天份是否够,也不管有没有天赋,一窝蜂的全涌向子乎者也的读书路。为了挤上科举路,世间演绎了多少悲喜剧?人间传说了多少无稽谈?过去自古华山一条路,当今成才唯有高考行。不知道有多少极具创造性的顶级人才,也就是在这条窄窄的成才路上被耽误了而陨落。最悲哀的是学生家长的误区,逼迫自己读书并不是强项的孩子死读书,其结果可想而之。

我有一个铁哥儿们,他儿子可是一个天生读书的料,只要是书本上的知识,他能举一反三,获一而知十,这让许多成绩一般的学生家长甚是艳羡。这孩子小考、中考,都是全校第一,即使念重点高中也是全年级的前三名。照此念下去考个清华北大应该是不成问题。然,就是这个会读书的孩子,出去不到十公里的地竟然回不来了。在这个孩子念高三时,有一天,他爸爸出差在外却给我打电话:请求我到同城的另一城区,去把他从姨家出来,却回不了家的儿子领回来。……这个时候我才真正领悟到了什么是书呆子。

与女儿同班的同楼,另外单元的那个姑娘,其父母也都受过高等教育,各自在单位里也是权倾领导,也许是夫妻间的社会地位的缘故,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极高。孩子也努力刻苦学习,不说悬梁刺股,也是通宵达旦。然每每升学考试总是不尽人意,可为了孩子能上一个好学校,提高成绩,家长花费巨资耗尽积蓄,让金钱开道,用货币铺路,只要能使孩子挤上高考成功之路,豁出去了。过高的期望值,越容易失望。

相比较而言,我们家的女儿要幸福得多。宽松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生活空间,该念书时就认真学习,该玩时就任其释放孩童的天性。我们对传统道德的理解,培养了孩子一个综合素质的提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本份不奖励,本份没做好那就看其是能力有限还是态度不端正。能力有限就不在惩罚之列,若是态度造成的不尽人意,那肯定是严惩不贷。

孩子的担当要打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也得从小注重培养。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尚小,总觉得等孩子略大一点稍稍懂一点事后再实施教育,也许等孩子略大一点了稍稍懂事了一点,孩子的某些不良习惯已经养成,这个时候的家长再想着予以纠正,恐怕非一日之功了。说其心痛孩子尚小,不忍心规范孩子的言行而导致后顾之忧,毋宁忍受着心痛让孩子幼小心灵就受到良好的熏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