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张学华的散文《遇见》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张学华,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湖北省大冶市人,现供职于大冶市教育局。业余时间喜欢徜徉于文字,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湖北日报》、《黄石日报》、《今日大冶》、《芳草》、《五彩石》、《散花洲》、《铜草花》等报刊杂志,出版有散文集《不说再见》。
张学华的散文《遇见》 

小区后面,有条几乎废弃的铁路。到铁路上散步,是我周末的必然选择。

也许说得有些绝对,其实也是一种无奈。小区离公园太远,去一次要转几趟车。原本规划的活动场所被开发商出卖,成了民办幼儿园。

所谓的小区,现在仅能住人而已。

 幸运的是,小区后面有条废弃的铁路。在这里,我能欣赏许多不一样的风景。

小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以铁路为界,左侧是乡村,右侧是城市。左侧的村落星星点点,房子高低错落有致,夹在村落和湖水之间的是零星的树林和菜地。树木很稀疏,很少有成片的大林子。菜地随处可见,山坡、湖边、房屋地头,甚至铁路护坡外侧,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被开垦出来。在这里,农村那种大片大片的菜地是看不到的,更不可能有蔬菜基地一眼望不到边的规模。圆的、方的、斜的,不规则的,就那么大大小小的依着地势平躺着。

     时令已是深冬。地里的白萝卜还有一截裸露在外面,就和时尚的女孩子一样,骄傲地露出一段雪白的颈脖。红菜苔迎着阳光拼命地伸展着修长的身段。这个时候不绽放美丽,等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还有谁会想到雪地里掩埋的一抹红颜。上海青、油麦菜在阳光的沐浴下,透着油油的绿意,他们看起来是很安静的。

    沿着铁路往前走,随处可见一两个人在菜地上劳动着。有的在给蔬菜施肥,有的拿着锄头在锄草。阳光射到他们身上,衣襟的褶皱都温暖起来。一位大爷蹲着身子,静静地看着地里的各色蔬菜,脸上含着笑意,显得愉悦而满足。

    那是让人羡慕的慢生活啊。

    铁路右侧,一个个新建楼盘在竞相比高,建筑塔吊直插云霄,各种机器在不停的轰鸣。马路上穿梭往来的汽车,店铺里飘出的音乐,还有小贩开心的叫卖声,到处显示着城市的生机与活力。

    下午五点多,沿着铁路已走到城市边缘。前面的地势开阔起来,田地和村落也更密集了,远处炊烟袅袅,农村的氛围更加浓郁。往回走不远,和一个挑着空菜担子的菜农相遇。那是一个我熟识的菜农,50多岁,留着短发,人很热情,每天都在小区旁的露天市场卖菜。她的菜已经卖完,脚步显得极为轻快。她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我却愣住了。一直以为她就在这附近种菜卖菜,没想到居然离露天市场那么远。每天早晨满满一担菜,打那么远的走来,辛苦可想而知。遇到雨雪天,辛苦就不用提了,什么时候卖完更是没有定数。难怪网络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文字:“雨雪时候,天冷傍晚,遇到卖菜的、卖水果的,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买就全买,不能全买就买一份,反正吃什么也是吃,买下来让人早点回家。”以前看到这样的文字都以为是煽情,现在想起来,这话很实在。只要生活过得去,谁愿意守着菜担子在凄风苦雨中静静的等待。

    长期生活在城市,看惯了繁华和喧嚣。在城市的另一头看到这些景致,感觉自然大不一样。一路行走的风景,让我内心充满平和与宁静。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在这个阳光的午后,我再次明白:人生应该有追求,但不苛求。

仅此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