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宁1955年生于南京,大专学历。当过知青、装卸工、中学数学老师、电器工程师、公司经理。2016年以网名“鄂鲁宁”开始写作,《往事难如烟》系列。多篇文章被《今日头条》《黄石日报》《磁湖文艺月刊》《我见青山多妩媚》选登,现为黄石散文学会副主席。 老浠水大桥(图片来自网络) 1970年尽管“文革”还没有结束,但企业生产秩序已逐步恢复,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继1958年之后,全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大招工,招工对象主要是上山下乡“知青”。当时的大冶冶炼厂也在黄冈、大冶地区大量招工,因厂劳资科人手不够就临时抽调了一些人员组成招工小组,我父亲当时属靠边站干部,抽到浠水招工组任副组长。 这年夏天就读初三的我刚放暑假,父亲委托招工组的祁师傅来家接我去浠水。祁师傅河南人,个矮肤较黑,当兵转业到机修厂干铣工。我俩早上从新下陆出发乘车到黄石(当年仅有六路车票价0.2元/张),在上窑码头乘轮渡逆水行舟,过江到兰溪已近中午。上岸后买了两张下午2点去浠水县城的汽车票0.5元/张,然后在车站旁一小餐馆坐下,祁叔点了两菜一汤两碗米饭。 在我们对面墙上并排挂着毛主席和林副主席的标准像,画像下一中年男子正在狼吞虎咽埋头用餐,突然一只苍蝇盘旋飞落在汤碗里,我想喊还没有来得及,那人头都没抬端起碗就喝了进去。我悄悄地问祁叔:要不要告诉那人,祁叔摆摆手说:“你要告诉了,他这顿饭就白吃了”,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人吃苍蝇。 我们吃完饭后上了一辆黄色客车,许多农民从车尾的梯子争先恐后爬到车顶,把箩筐扁担等大件货物放下,司机用绳捆绑好后就开车了。客车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摇摇晃晃走了一段,再就是平路了,大约两个小时后,过了浠水河大桥到达县长途客站。从车站出来走了十多分钟来到沿河路边一个带门楼的院子,县政府招待所,这也是父亲他们下榻兼办公的地方。算起来也就七、八十公里的路从早到晚用了近十个小时,现在我开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父亲同房间还有一位五十多岁,高个,戴一付高度近视眼镜,和蔼慈祥的老者,父亲让我喊胡伯伯。后来得知老人家叫胡子明,原赤马山矿矿长,也在“文革”中靠边站,这次是招工组长,再以后成了我的岳父大人。至此我开始了在浠水一个多月的暑期生活。 当年的浠水县城不大叫清泉镇。从住地县招待所出来,沿河边马路向东途径县委再拐向东北方向就是县政府,往前走是一十字街,左转向北在变电井处再左转,向西经长途客站后有一百货商店,过了商店,马路向南与沿河路交汇,南边是浠水河大桥,左转又回到招待所。 县政府后有一关帝庙,里面空荡荡的,牌位神灵都不见踪迹,庙旁有一条青石板路,路边一口古井从早到晚都有人打水,甘甜的泉水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绝,清泉镇名字的由来极可能与这口古井有关。庙旁、井边每天晚上聚集着纳凉的人们,老人们坐着小櫈摇着蒲扇,用浓浓的浠水方言谈天说地,孩子们在旁边追逐打闹。 县委招待所院墙后是人民广场,与古井和关帝庙相比晚上冷冷清清,那时没有广场舞。进招待所大门是几排平房,都是带长廊的那种。后面有一澡堂,周末总有十来个坐轮椅的残疾人来洗澡,他们是当年在朝鲜战场上凍伤的浠水籍荣誉军人,伤的有小腿和双脚,脚有截一半和小半的,最轻的也把脚前部截去1/3。每人带一小木櫈,卸下木制假肢、假脚掌坐着在特制的矮淋浴下洗。我和他们聊天,说起来这些老兵们也很遗憾,去了朝鲜没放一枪,美国佬也没有见着就被抬回祖国。他们觉得没为国效力而由政府养终生,自己还忍受痛苦,所以大都寡言脾气也不好。 在招待所后院墙边有一绿树环绕的池塘,总有鱼儿露头,我想起小学五年级的一篇课文《金色的鱼钩》于是用大头针作了一个鱼钩,找了一根线绑在竹扫把梢上,穿上蚯蚓。可能是渔具太差也可能是水平有限,一连几天也没有钓着一条鱼,我想:要是“发小”国庆在该多好啊。 招待所马路斜对面是食堂,中餐一角钱一份的肉末蒸蛋特别好吃。时值三伏天,每天晚饭后我都去路边桥下的河里游泳,在对岸大桥旁不远处有块突出的岩石,离水面大约三米高,常有少年在上面跳水,有的真跳的好,一招一式就像跳水运动员一样。 可能是购买力较差吧,百货商店的东西较黄石多些,我花了四元钱买了一双上海回力牌浅帮、蓝色球鞋,松紧带鞋面,比解放牌球鞋洋气多了,开始几天舍不得穿,睡觉时就放在枕头旁,以后很多年记忆里总有一股淡淡的橡胶清香,还买了一双花格尼龙袜。就这两样东西当时黄石都没有卖的,一般是托人到上海出差时带。 在浠水期间我还去了一趟蕲春,买了车票我看到达站是漕河就说错了,售票员说:“漕河就是蕲春啊!它还有一个名字叫蕲州”。哈哈,真是长知识了。 饶兴礼50年代劳动照(图片来自网络) 浠水民风古朴人杰地灵,我知道闻一多和他那篇著名文章《最后的讲演》,我还知道全国劳模,时为中央委员湖北省革委会副主任的饶兴礼,他还是县城边十月公社十月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有一天听说省里的记者要来采访,我也去看热闹。饶兴礼大个子剪一平头,那天他挽着衣袖、裤腿打着赤脚和安排好的若干人在水田里插秧,一群记者在摄像和拍照。田埂上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有人议论:他早就不干农活了是在作样子。我也在想:原来报纸广播的宣传和实际不一样啊。“文革”中浠水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巴河一司”造反司令王仁舟,当时已被捕关在牢里生死未卜。 对浠水人,黄石人一直叫他们“浠水陀儿”,可我在县城里看到的都是腰杆挺直,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至今也没有搞懂为什么是这么一个称呼。 父亲他们每天忙于招工工作。首先是审核各公社大队报来的“知青”推荐表,初审通过的则按报表上地址外调政审。祁叔叔、程阿姨(厂供应科抽借,中等身材说话快人快语)等工作人员开了介绍信去武汉和黄冈等地外调,有的是函调。回来后父亲和胡伯伯就看“知青”父母单位或所在街道办写的材料,他们把有问题的材料清出来讨论。一般是父亲说的多,胡伯伯知识分子出身涵养好,大多是附和点头。有时父亲正看着材料把桌子一拍:“太不像话了分明是公报私仇,这是要害人家孩子一辈子啊”,我也湊过去看,明显是写材料的人和当事人有过节带情绪写的。如果家庭问题不太大,他俩就结合大队推荐材料商量:根据我党政策有成分论而不唯成分论,本人表现好就过了。 其中回乡“知青”王梅香,由于父亲的历史问题被搁置,好在她母亲和我母亲是同事,事情说清楚后招工,后来父母还认她作干女儿,一直到现在还在往来。还有下放大冶的陈开启,他父亲和我父亲是南京部队的战友,新四军老战士,大尉转业在铁山805地质队当队长,“文革”中被打倒还没有解放,也是父亲找人说了情况才招工的,父母也认他作了干儿子。当然问题严重的,比如:与共产党有杀父之仇(其父被镇压)、有重大海外关系(其父在台湾国民党部队)等等,他俩就不敢做主了,一般也都放弃了。 当年的招工调查函 政审合格后是体检。由殷师傅开车接来厂部组织的体检小组,记得有职工医院的邵医生和龙角山卫生所的靳医生。有一武汉知青潘孝友,人很灵光是象棋高手,得知我的身份后很快通过走棋和我套上近乎,原来他眼睛近视担心体检过不了要我帮忙,于是目测时我把他站的小棍向前移了一米,进厂后在建安当锯工。其实当年参加招工的工作人员都极富同情心,据当年参加体检的靳雪萍大姐回忆:当年的X光透视只能在县城做,有些公社不通客车,“知青”们都是走着来的,马路两边都是人,有时他们的汽车看见后就招呼大家上车。有一下放到新州叫刘玉华的武汉女“知情”得到体检消息晚了,担心时间来不及了,就从出工的稻田里直接赶来,当时挽着裤脚双腿还粘满泥巴。体检的那几天“知青”们的眼神都是那种焦虑、期盼的目光,他们太渴望早日进城了。 老解放牌汽车 体检完后招工名单就定了,70年8月13号一早从厂里来了十多台解放牌平板车接人。所招的新工人都在县招待所集合(离县城较远公社的“知青”头天就来了)排队上车,每辆车三十多人都站着,父亲领着我走到一号车,司机也姓白是家门,我坐驾驶室,还带了一大袋青菜。从厂里来接人的一位师傅问:是什么人?“是我们特招的童工”父亲开玩笑回答。 所有人上车后,车队浩浩荡荡从北面出了县城,向黄冈方向进发。因为脱离了“龙(农)门”又进了大型央企,车上年轻人个个兴高采烈,一路歌声一路欢笑。中午时分到达黄冈长江汽车渡口,在等待渡船时大家围坐在树荫下,吃了早上发的馒头,有人起哄叫马天麟唱歌,他没有推辞唱了几首老歌,男高音真是不错。车队下午安全抵达新下陆。 70年在浠水招了两批青工,许多人很有才艺。有会跳舞的丁一群分到冶炼厂,会唱歌的马天麟分到子弟小学,还有一个投亲靠友的女知青,父亲在外交部工作本人非常活泼,后调回北京。当年还招了一些本县的“知青”,熊细汉块头很小当年还没有我高,分到建安油漆班,后在车间书记岗位退休;王中南分到建安搞混凝土工,多年后任有色公司宣传部长,那年仅十五岁,因工龄长退休工资非常之高;马会恒“双抢”后回县城,在县政府遇到他父亲的一个同事,说招工有他的名字这几天家人到处在找他,就这样得到消息,招到建安泥工班,后提为建安公司副经理;万金红是66届高中生招到职工医院,后提为副院长;可金元开始在建安后到公司报社搞摄影记者。 70年招工与以往相比,招的都是有文化的青年人,他们不仅为企业输入了新的劳动力,也在文化娱乐等各方面给企业增加了活力。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这批人有的陆续提拔为有色公司车间、厂处级干部。在八、九十年代他们无论是当工人还是当干部,都成为那一时期企业的中坚力量,为大冶有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四十多年弹指一挥间,当年这些1946——1952年出生的老三届生都已步入、或正在步入古稀之年,早已儿孙绕膝过着安详的退休生活。在此丙申年末辞旧迎新之际,笔者仅借此文祝大家幸福安康!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6》:曾经的俱乐部(一)放电影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7》:曾经的俱乐部(二)文艺演出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8》:曾经的俱乐部(三)开大会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9》:灯光下的辉煌与梦想——逝去的灯光球场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2》:专家招待所的前世今生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3》:我的“发小”国庆(上)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4》:我的“发小”国庆(中)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5》:我的“发小”国庆(下)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7》:“工农关系”办公室 关注新东西,天天都有好东西! 如果您有新东西想在本地区推广,欢迎把名片发送给我们,以便更好的联系与沟通! 推广合作请联系主编微信号:hbxtx1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