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乐歌的散文《学会坚定地行走》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乐歌,本名陈军,某铁路单位员工,生于七零年代,曾在北国边疆当兵,部队时接触过新闻写作,对军营生活颇有感情,2014年参加户外单车运动,起初只是写写游记,把路途的见闻、风土人情、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来,在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新媒体平台分享。真正意义上散文创作,是战友一段跨越30年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我,写出来后,投到本地媒体和战友圈,引起不小震动,自此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浓厚兴趣。  

学会坚定地行走  

初入军营,新兵班长那标准的军姿、严整的军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站如松、坐如钟、行走一阵风,路走好了,才有兵味!”这是班长告诫我们的话。新兵的第一堂课,当然是队列训练了,这是所有军人的必修课、日常课。  

头一天训练,寒风凛冽,面如刀割。班长首先让我们做了立正、稍息、向右看齐、蹲下、坐下、敬礼等几个动作,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基础动作,对我们这些从没接受过正规训练的社会青年来说,是那么的难。立正时东倒西歪,稍息时大叉腿,向右看齐时,队伍怎么也对不齐整,前拱后翘、丑态百出;叫蹲下时,姿态也是千奇百怪,有的像拉大便、有的干脆单膝跪地;一喊坐下,竟有好几个人直接摔倒在地,惹得一群人哄笑,完全没有正行;最搞笑的是敬礼,很多人手的位置不正确,不是高了就是低了,有的人手心完全向下,不伦不类,还有位战友突然忘记该用左手还是右手,慌忙中两手来回比划,活像个孙猴子!拿班长的话说: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一群乌合之众!他还说:军人的气质在哪里?就在举手投足、行走坐卧间体现。良好的军人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的,需要通过艰苦的训练和生活中的长期坚持,养成良好习惯至关重要。  

班长是个老兵,媳妇熬成的婆,是团里的训练尖子,各方面素质都特别强,尤其是军人仪表仪态,那叫一个标准,衣服永远干净整洁,风纪扣扣得紧紧的,眼睛永远是平视前方,面部表情严肃而自然,如果有人喊他“柴春林”,他会用洪亮的声音答“到”,干脆利落!你再看他时,直愣愣像桩子一样站在你面前,两只手的中指齐齐压着裤缝,不会有丝毫偏差,腿蹦的直直的,两脚尖向外分开60度°,一点都不会差,肩部向后微张,胸部自然前庭,目光炯炯有神,拿现在的话说,那叫帅呆了!  

接着,艰苦的拔军姿训练开始了,三挺两收一平:挺颈、挺胸、挺膝盖,收腹、收下颚,两眼平视前方,所有的动作,他都一一示范,然后我们跟着做,一练就是一小时,直练到你站不住为止,有些战士甚至晕倒,直挺挺地摔倒在地面上。他还时不时“加料”,当你立正站住一动不动时,他会突然踢你后腿膝关节时,如果你没用劲,就会被踢倒;或者拿手掌从你两腿间穿过,看你腿夹得紧不紧;冷不丁在你腰上拍一掌,看你腰挺得直不直;也会夸张的摁你肩膀,看看在不在一条水平线上;如果突然打你手,那就说明你中指没有紧贴裤缝。总之,他的眼睛就是尺子,谁也别想逃过去,谁也别想偷懒!而且他这把“尺子”精准得让人咋舌,每每说到你动作不规范时,总是精确到厘米甚至毫米,让你不服不行!  

从上场训练开始,嘴巴不停,从你的目光说到鼻准;从挺胸说到收腹;从曲臂说到抬臂;从提腿说到绷脚,一遍一遍讲解,一次一次示范,一上午一下午的,没见他喝口水,但精神头依然很足,似乎永远不知疲惫,真怀疑他是个“机器人”。而我们一个个早已累得没了人形,身子骨像散了架,从大腿根到脚后跟,钻着心的痛。全身上下从关节到肌肉全都酸痛,浑身乏力,双腿如同灌了铅一般,好像随时都有可能瘫倒,从此,我第一次理解了什么叫“累”,我真的在想,我吃得消吗?想哭,可以,得用被子蒙头,在被窝里偷偷啜泣,直到累的你睡着,直到起床号把你唤醒,急急忙忙爬起来穿衣,赶着点入列。寒风里、雨雪中,没有什么可以挡住这严格而又单调的队列训练,那种苦没经历过的人是体会不出来的,而这仅仅才是个开始!  

等我们的军姿稍稍有型了一点,真正的队列训练才开始,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齐步走、跑步走、正步走,直到最后的分列式,一步一步来,一样都不落下。虽然经过两三天的训练,有了一定基础,但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时还是出了不少洋相,转错方向、甚至用脚不正确导致摔倒的比比皆是,特别是我,向后转时,虽然也转到了后面,但转动方向与别人恰好相反,班长教了几遍,我仍不得要领,越急越学不会,班长搞急了,吼了我一句:“再学不会,给你俩B斗!”傻乎乎的我,还问他:“班长B斗是啥?”这一下,把班长逗乐了,说:等着!会给你。然后,朝我屁股上轻轻踢了两脚,把大家都逗乐,气氛马上缓和下来。这一下,我也不紧张了,再训练也就很容易的过关了。  

单兵动作是队列训练的基石,试想,一个大场面的队列里,如果有一个人步伐跟不上或者错误,该是多么的不协调。这方面,我们班长严厉得让人“发指”,训练场上,所有动作都分解开来,一步一动,像慢镜头回放一样,容不得你滥竽充数;还发明了“对练法”,就是让训练好的和差的互相结对子,互相帮助,一个人过不了关,另一个人也得陪着练!操课时间训练不好的,晚饭后统统开“小灶”,悲催的是,我也是少数几个接受能力差的之一,吃“小灶”那是家常便饭,有时候班长陪着我,为了做好一个动作练到很晚。记得练正步时,好几个人腿蹦不直、站不稳,他让我们立在宿舍中间,摆出正步走姿势,一下也不准动,要坚持10分钟,把你的白床单就摆放在脚下,如果坚持不住,床单就会被脏鞋踏上去。  

日复一日,白天“折腾”完了,晚上继续,除了补课,连队还会组织唱唱歌、学习一下条令条例什么的,开始之前,照例是齐刷刷“放凳子,坐下”,啪啪的声响,一切的一切都要整齐划一,只能听到一个声音,不能有异响,达不到要求,就要反复练;休息日上街,按规定要“两人成排、三人成列、四人成方”,新兵出门之前,都要反复在班长面前演练,直到他觉得看的过眼了,方才允许你出门。  

就是这种严苛的训练方法,让我们班成绩提高很快,没过多长时间,齐步跑步正步虎虎生风,“一二三四”口号震天响。有一次,连长指着我们班,对别的班说,“看看人家四班,这才叫训练有素!”虽然不是当面表扬,也够让我们内心嘚瑟一下的!  

部队的队列行走,从来不是孤立的,也不仅仅是喊“一二一”“一二三四”的口号,更多的是要配以军歌,根据步伐快慢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队列歌曲,步履必须踏着节奏、踩着节拍,让歌里的精神化作军人的气质,同时,每个人也可以根据重音的落点,调整自己的步伐,达到整齐划一、雷霆万钧的听觉视觉效果。全连百十多号人一个声,不能低,不能高,不可紧,不可慢,歌声和脚步声融合在一起,歌里的字字句句都随着有力的步伐,渗进了心底,渗进了骨髓。  

一九八八年元旦前夕,历时一个半月的新兵第一阶段训练终于就要结束了,团里准备举行队列训练阶段总结大会,会上除举行全体新兵参加的分列式、阅兵式外,还要进行队列会操表演,以检验这一阶段训练成果,由于时间和场地限制,团里决定由每个连队抽出一个班10个新兵和一个班长代表连队参加比赛,我们班很幸运的被连首长看中,郁闷的是,我班有12名新兵,按照规则,意味着有两个人将会被刷下来,得知消息,我一夜未眠,忐忑不安,自知天资有限,加上平时训练不够刻苦,心想,这回我算是没戏了。第二天一早,班长宣布参加会操名单,当听到自己姓名时,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会操这天,我们差不多最后才上场,看到别的连队表现非常好,压力特别大,没有一个人不紧张的,指导员反复给我们做心理按摩:“没事的,只要你们发挥出平时训练水平就行了,不求名次,只要你们安全顺利完赛,我和连长都是开心的。”听他这样说,心里稍安,总算轮到我们上场了,班长带着我们一出场,就赢得了掌声,从列队、转身到向右看齐,再到喊口号、敬礼,有板有眼,整整齐齐,特别的精神,坐在前排的连长和指导员脸上放出了光彩!接着,我们按照平时训练流程,依次进行了齐步走、跑步走、正步走等科目,每一个动作都特别认真,没有出现一次失误。当我们下场时,连长冲着我们竖起了大拇指。最后,经过评比,我连在全体16个参赛队中,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  

会操后就是阅兵式了,全团组成18个方阵,依次接受团首长的检阅,当首长走到我们队列前时,“同志们好!”首长向我们致意,“首长好”的回声震天响;“同志们辛苦了!”首长继续说,“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回答斩钉截铁,声音高亢而宏亮!  

分列式时,当我们的队列通过主席台前时,指挥员一声“向右看,一二”,我们“唰”的一下向右侧主席台上的首长行注目礼,脚下的正步随着《解放军进行曲》的乐声坚定的前行,啪!啪!啪!啪!啪!铿锵有力、节奏感十足的步伐声传到很远……  

多年过去了,那天豪迈的脚步声,仍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今年夏天,在电视上目睹朱日和点兵那盛大而恢弘的阅兵场面,心绪久久不能平静,队列训练的确很苦,很枯燥,但它的确能够训练一个人的意志力,能够训练一个集体的全局意识。你看,世界上有哪支军队,能像中国人民解放军那样威武雄壮,那样精神焕发,那样排山倒海、势不可挡?!  

军队是熔炉,一个新兵能否锻炼成钢,先看你的军容风纪、仪态仪表是否具备军人的气质,看你的步伐是否坚定、有力、规矩、有节奏!你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甚至你的穿着、谈吐,都是军人的名片,是军魂的体现。这种精神、这种气质,将会陪伴你一生,成为你一辈子的骄傲和幸福!

[磁湖夜话]乐歌:鄂东年俗·打糍粑

[黄石文坛]乐歌的散文《梦回官厅》

[磁湖夜话]陈军:我家的亲情故事—祭长兄

[黄石文坛]陈军:我的新兵排长一段跨越30年的苦恋

[黄石文坛]陈军的散文《梦中的父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