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父母:请一定要陪孩子到12岁,因为之后的人生已注定

 frank_睿 2020-07-30

来源教师E家

去年开学,我们班转来了一位女孩。

她很少和小伙伴一起玩,很少说话,偶尔说一句咬字也不太清晰。

后来了解得知,家长因为做生意太忙,常把女孩一个人锁在屋子里,让她自己玩玩具或看图画书。

如今,家长们都想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于是便一头扎进工作中。

然而他们忽略了一点:比起金钱物质,孩子更迫切需要精神上、心灵上的富足。

曾经,网络上一位小学生的作文火了:

“我的爸爸是一个程序员,很忙,经常加班。爸爸,你再不陪我玩,我就长大了!”

搬砖无法抱娃,抱娃无法搬砖,是很多家长既心酸又无奈的现实。

可你知道吗,孩子并不需要你抛下工作、如影随形地跟着。

他们需要的,是你高质量的陪伴,是你的关注和指导,是你教给的为人处世之道。

只有在童年拥有了安全感、养成了好习惯、端正了的三观品行,孩子未来的路才能越走越顺。

所以,在孩子12岁之前,请家长一定要多陪陪他们!

1

爱孩子,就要给他们高质量的陪伴

何江,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也是第一位在哈佛毕业典礼上演讲的中国学生。

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何江说,没有父亲就没有今天的他。

何江的爸爸是个高中都没毕业的农民,无论农活有多忙,都会每天抽时间陪他读书。

每当儿子取得好成绩,他会及时表扬他;当儿子犯了错,他会马上指导孩子改正。

就这样,何江在父亲的陪伴和指引下,成绩优异,一路高飞。

其实,常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来。

因为,这些孩子在陪伴中拥有了对生活的热情、对未知的好奇、对未来的憧憬和斗志。

不仅如此,他们还有着满满的安全感,与人交往时总是自信而坚定。

不少家长以为,陪伴时间越长则说明自己越尽职,其实不然。

习惯性地挑孩子毛病,呆在孩子身边各做各的事,这些都是低效、无效的陪伴。

只有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身心投入地听孩子说、陪孩子做,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2

爱孩子,就要狠抓他们的习惯养成

在《开学第一课》上,董卿说过这样一段话:

“你选择了挣钱而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大了,你勤苦挣一辈子的钱,不够他败家一年!

你选择了管教和陪伴,等孩子大了,你一辈子没挣到的钱,孩子一年就挣到了!

你在哪方面付出,就会在哪方面收获。孩子的教育时效性太短,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孩子优秀了,你留钱做什么?孩子不成器,你又留钱做什么?”

常说习惯决定命运,好的行为习惯是获得持续进步和成长的基础。

在学习上,家长要监督孩子做到:

课前预习、认真听讲、及时复习、按时完成、整理错题、总结归纳、不懂就问......

在生活上,家长要让孩子养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遵守时间和约定、犯错后要虚心纠正、讲文明懂礼貌......

习惯伴随孩子一生,好习惯是通往成功的助推器,坏习惯是阻碍进步的绊脚石。

为了孩子的未来,请家长们狠抓他们的习惯养成。

3

爱孩子,就要端正他们的品行三观

前几年,震惊全国的李天一俺终于落下帷幕。

这个被父母宠上天的纨绔少年,终于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了惨痛代价。

在此之前,李天一早已有32次交通违法,可他的父母舍不得严加管教,甚至心疼到落泪。

假如父母在他第一次犯错时及时纠正甚至惩戒,李天一是否就能避免一错再错了呢?

假如父母不替他收拾残局,李天一是否就能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呢?

要知道,教书的是老师,而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帮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修炼孩子的品行、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家庭教育的重点。

为此,家长要告诉孩子是非善恶,要让孩子尊重并遵守规章制度。

当孩子犯错后,及时指出并引导孩子纠正行为,而不只是发脾气、说狠话或吼骂斥责。

最重要的是,家长应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三观正,孩子未来的路才能正,品行好,孩子未来的发展才能好!

作家龙应台曾说:

“父母的陪伴是有有效期的,错过了有效期,再怎么努力也难有效!”

在孩子习惯养成、三观形成、品行端正的关键时期,家长即使再忙也一定不能缺席!

父母们,请一定要陪孩子到12岁,因为之后的人生已注定!

版权说明:本文首发「教师E家」。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是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教育交流平台!教师E家 为用户提供教育资讯,教学心得,教育时事分析,愿您在教育路上不再忧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