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头条]冯强生的诗《母亲的灶台》​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笔名:亦回,1965年出生,黄石市开发区汪仁镇人。少时喜爱文学,青年学着写文字,偶有小篇见诸于报刊。小说《手》曾获1994年河南巜百花园》月刊全国征文三等奖,被《小小说选刊》转载。现经商。


冯强生


母亲的灶台

为什么总是要想起它呢

一个老旧的、用各种破损砖块砌成的灶台

一个纯手工砌成的灶台

那灶台比我的年龄老多了

常常需要修补,需要疏通

否则,狼烟四起

熏得灶台前的主人流眼泪,咳嗽

那是我家的灶台,母亲的灶台

低矮,卑微,但很稳重

散发着岁月艰难而又成熟的气息

母亲的灶台很平常,但很重要

肩负着全家一日三餐的重任,与母亲最亲近

如果母亲板着手指头,对着灶台念叨

我就知道家中开始缺粮了

母亲必须擅长算计日子

偶尔也有断炊的时候,母亲就开始叹气

灶台就开始沉默不语

母亲堆起笑脸出去借粮,往往空着手回来

回到家母亲就关起门来偷偷哭泣

形象憔悴,蓬头垢面

灶台就浑身冰凉


通常这个时候的母亲会临时背叛我家的灶台

跑到曾经生育她的另一个家去

那是我外婆的家,我也跟着去

外婆家也有灶台,跟我家灶台的样子差不多

母亲回来的时候总有点收获,不然她不回来

我家的灶台长年营养不良

见到鱼肉、稻米、白面及其他的细粮十分有限

也很少见到油

以致灶台上的铁锅,时常生出斑斑锈迹

偶尔见到稀罕的菜和粮食,是在过年过节

这个时候,我们全家都围在灶台前

看守着全神贯注的母亲在忙活

咽口水、吸鼻子、看相丑陋

特别是我,我那时候十分贪婪

母亲与我们形成鲜明的对比

脸庞被灶火映照得红彤彤的,显得满足而又从容


其实,我家的灶台有时候又很神奇

仿佛被母亲施了什么魔法

能变出许多意想不到的花样

比如,红苕能煮出糯软甜美的糖稀

玉米饼子能炕出酥脆和灿烂的金黄色

炒豆子能香破嗅觉麻木的鼻子

一根手擀的面条能盛满一整碗,盘出一朵花

而像镜子一样能照见人影的米汤

是我家灶台和母亲能提供的最好的饮料


记得清楚,又或许故意记不清楚

我家的灶台是在哪一年轰然坍塌的

我害怕回忆母亲走的那一天

母亲忽然走了,悄没声息的走了

灶台死气沉沉,沉默冷清了很长一段时间

后来我家的灶台换了新主人,是我的妻子

她蠢得不会使用我家的灶台

常常让一家人嚼生饭、吃炒糊的菜

于是,我家的灶台就被人推倒拆除了

不是我,我躲得远远的没有参与

我家换了新灶台

新的灶台长长的、宽宽的、光洁明亮

是用大理石和水泥精心制作的

堂皇而大度,能摆放各种食物

有了新的灶台,我的妻子还是聪明不起来

做的饭菜依然食之无味

每逢清明,我总是不好意思将妻子做的饭菜

作为贡品去敬我的先祖,去祭奠我的母亲


为什么总是要记起它呢

记起我家已经坍塌拆除的老灶台

为什么还要怨恨母亲走的太早呢

走的时候什么话也没留下

我时常在梦中梦见老灶台和我的母亲

梦见母亲做的饭菜

每次醒来,嘴角上仍残留着咸咸的口水

然后,我的心灼灼地痛

2019年12月23日夜

[黄石诗坛]冯强生的诗《瓷》(外一首)

[黄石诗坛]冯强生的诗《茶》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征稿启事:

1 、原创首发,诗歌(除旧体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收藏、书画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

2、作者文责自负,如有抄袭侵犯他人权益,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连带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