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许涛的散文《老布鞋》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许涛,1976年8月出生,1995年12月入伍,2017年5月转业,现为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后勤保卫部副部长。曾在《科技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武警后勤》《湖北日报》《黄石日报》《东楚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理论、散文、新闻等20余篇。

老布鞋

“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站得稳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每当听到这首动人的歌曲,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熬夜做布鞋的情景。
小时候,全家人一年四季都是穿母亲做的布鞋。那时,每到初冬的时候,母亲就忙着做布鞋。她会把家里不能穿的旧衣服拆成布片收集起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里,把这些布片洗干净,放在门前屋后的树枝上晾晒。
待晒干后,母亲便开始制作做布鞋的材料了,家乡俗称糊“锅巴壳子”。母亲首先开始“打浆糊”了。只见她在锅里放入适量水,待水烧开后,就把面粉倒入锅里,边倒边用筷子搅动,待面糊逐渐变粘了,再用筷子挑点起来,让它自由往下流,不断线有扯丝,浆糊就算“打”好了。接下来,母亲把事先拆下的门板平放在板凳上,在门面上涂满浆糊,然后从洗干净的布片里挑出一些大的、厚实的布片像拼图画一样贴到门面上,不一会整个门面就糊满了,花花绿绿十分好看。糊完一层再糊一层。一般用来纳鞋底的要糊五层,做鞋帮的三层就行。糊好后,母亲将门板竖起对准阳光暴晒。一两天后,糊好的“锅巴壳子”四周裂起就说明干了,这时就可以剪鞋底和鞋帮了。
有了做鞋材料后,母亲一有空闲,便开始包布鞋底、剪布鞋帮了。那时母亲有一本很厚的书,里面全部夹着她做鞋的模子。每隔几页就标注多大码子的“鞋模子”。一沓沓的鞋模子,有鞋底、有鞋帮,大的、小的,就像展品陈列柜。
做鞋时,母亲就会从众多的鞋模子里挑出合适的模底,铺在糊好的“锅巴壳子”上,拿剪刀沿着鞋模子的边稍稍放宽些“咯吱咯吱”地剪下,得剪两三层,再仔细地修剪去那些略微凸出的部分,然后每一层都用白布剪成的斜条裹上边,最上面的那层先在上面平整的贴两至三层碎布,再包一层新白布,最后把几层叠在一起,用针线在中间和四周固定住,这样一双布鞋的鞋底就剪好了。剪好鞋底就开始制作鞋帮了。母亲会从柜子里精心挑选出黑色的、红色的灯芯绒布料,比着刻好的鞋帮,剪下布鞋面子。布鞋帮里层用深色布,鞋面蒙上崭新的灯芯绒布,然后用针线一针针绞边,这样一双布鞋帮就做好了。最后母亲用针线把它们分别钉在一起,放在一边的竹篮里,以免混淆。
纳鞋底的时候,母亲会把麻丝捻成小线条,剪成一条条的,穿针的地方再搓成细细的小捻头,方便穿过针孔。母亲左手拿着布鞋底,右手拿着大号针,中指上戴着一个铮铮发亮的顶针,身子微微前倾,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着针用力扎入鞋底。有时即便用了好大的力,也扎不穿,这时母亲会熟练的用顶针顶一下针尾,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合力把针拔出,有时还会用牙齿咬住针,使劲用力拔出针线。每隔一段时间母亲会停下来,把针在头发上来回蹭几下,说是光滑好走针,现在我知道是为了减小针尖摩擦力。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上鞋了。母亲会把鞋底与鞋帮前后用针线钉起,然后顺着脚后跟开始上。只见母亲左手拿着鞋,右手拿个针锥,先用针锥扎一针拔出来,再将针线顺着扎出的针孔穿过去,用劲一拉,如此反复,一双漂亮的布鞋就在母亲的巧手中做成了!
过年时,全家人都能穿上母亲做的新鞋。那鞋穿在脚上,暖在心里。
时光流逝,岁月匆匆,就在我们逐渐长大,勤劳一生的母亲却于去年6月份悄然离开了我们。我现在经常会梦见母亲夜里专注做鞋的情景,眼前浮现出她的音容笑貌,醒来时早已泪湿枕巾!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店里各式各样的鞋子都可以买到,但我却总是放不下母亲缝制的老布鞋,很是怀念那种舒适温暖的感觉。就像歌里唱的那样,穿上妈妈纳的千层底,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黄石文坛]许涛的散文《保安老卫》

[黄石文坛]许涛的散文:怀念外婆

[黄石文坛]许涛:家乡的油菜花

[黄石文坛]许涛的散文《一名家政工的创业故事》

[黄石文坛]许涛的散文《母亲的槐花饭》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征稿启事:

1 、原创首发,诗歌(除旧体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收藏、书画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

2、作者文责自负,如有抄袭侵犯他人权益,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连带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