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三十而已》谈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陷阱:能力错觉

 小猫倩倩 2020-07-30

喵~大家周四好呀~

明天14:00发最近一期训练营的推文,今天我们先来聊聊“能力错觉”。

最近有一部大火的电视剧《三十而已》。恰好在知乎热榜上看到几篇深度的剧评,被激发起了好奇心,于是就把这部剧看了。

昨天和橘长闲聊时谈及女主之一的王漫妮。

王漫妮是一个复杂的角色。你很难用“拜金”或者“独立”来形容她,好像都不是,又好像都有一些。如果是纯粹的“拜金”,那么当梁正贤表示让她做自己的女朋友“之一”,自己会给她优渥的物质生活的时候,她不会当众脱下他送的衣服愤然离席;说她独立吧,她也不是完全地独立,不然就不会收受远超过自己消费能力的财物。

因为复杂,这个人物就变得很真实、很立体了。看到有网友评论说,看到王漫妮就好像看到自己,在大城市拼搏很多年,努力工作努力挣钱,却一直没什么钱。

大一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比我大三级的老乡学长,毕业时他父母想让他回家考公务员,而他一心想留在上海,为此没少和家人争吵。当时他在上海的工资也是一万出头。三年后,我毕业那年,他终于还是回老家考了事业单位。回家前一天,他在朋友圈发文“最终还是输给了现实”。

看到王漫妮,我就想起我这位学长,还有毕业前因为一心想留大城市而和父母争吵的自己。

我觉得王漫妮最大的问题就是“能力错觉”她的工作是奢侈品销售,客户是形形色色的有钱人,自己也向往更好的物质生活,并且也觉得自己值得那样的生活。

这个向往本身是没有错的,错在这样的生活和她当前的能力是不匹配的。

作为一个工作8年的沪漂,月薪1.5万。我们假设她一毕业就是这个收入、算上大单提成年薪30万(实际上是没有这么多的),就算不吃不喝8年收入总和最多是240万。况且她并不可能一毕业就现在的收入。假设她省吃俭用8年攒下了140万(从剧中情况推断应该远远不到),140万可以留上海且过上像她那样的物质生活吗?反正我是不敢的。

“我应该能留上海,我应该生活精致”,这就是她的能力错觉。

什么是能力错觉?

能力错觉的典型特征就是“我本应该”。

学生时代的典型能力错觉是“用荧光笔划了线,就觉得自己会做了”。

之后是,我本来应该上XX学校。

我本来应该拿到XX公司的offer。

如果不是……,我早都……

潜台词是现在的学校/公司/和我在一起的人“配不上我”,“我值得更好的”。

好些同学在上了大学以后经常会说“如果不是我当年考砸了,我现在应该去XX学校”。

说来惭愧,我也曾是其中的一员。我整个高中时代的梦想就是去北大生科。高中生物省赛得奖,期中期末模考生物接近满分,平时的总分好像“踮踮脚”就能够到,它是支撑我三年努力的全部动力。高考出分的那天在家里哭得昏天暗地,一度想要去复读,最终也还是被家人说服填了志愿。

后来我终于明白,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发挥失常”。

能考上985就是我的水平了。除了“会做题”是能力,应试的心态平和、面对压力时依然保持高的准确率,也一样是高考考察的能力呀。高考前一晚睡了好觉,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事件,不会做的题就是不会做。我有什么觉得“发挥失常”的呢?

刚毕业的时候进国家电网工作,我对这份工作预期极高,觉得国网考试那么难,面试中问了那么专业的问题,一定是高端、专业的工作吧。结果入职以后发现90%以上的工作内容都是重复机械劳动,只有不到10%需要用到专业和思考,于是又非常失望。

后来我明白了,并不是这份工作本身有问题,而是我自己的预期管理能力出了问题是因为我活在自己的想象中,所以才会对工作失望。

刚毕业时候的满腔热血的年轻人,工作几年之后被社会磨平了棱角。并不是因为社会对他“做了什么”,只是洗涤了不切实际的幻想部分,看到了世界真正的样貌。

关于“能力错觉”的第一层:不是你没过上“本应该”的生活,而是以当前的能力,你的生活本来就是现在的模样。

那么,王漫妮们,怎样才能过上符合自己“预期”的那种生活呢?

NLP12条前提假设中有一条叫重复旧的行为只能得到旧的结果。比如王漫妮做了销售8年,一定是可以看到自己当前工作收入的天花板的。如果她继续做这个工作,即使当了副店长,可以预见的是收入并不会高出很多(我指的是几倍,甚至指数增长)。

如果她真的想留在上海、真的想要“不那么费力”地过更好的物质生活,她应当把更多的思考放在“战略”上,而不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眼前的工作。

比如,她可以提升一下学历和资质。去读个艺术相关的master,提升一下自己的审美,从更专业的角度了解奢侈品,或者考一个珠宝行业的证。读书是接触更厉害的圈子成本最低的方式。通过接触新的圈子,她会发现在这个行业有比做销售更好的赚钱方式。

比如,她可以当一个拍奢侈品的视频博主,让我们这些不懂奢侈品却有好奇心的人饱饱眼福。就像B站上拍豪宅的up主艾叔一样。走互联网的低成本获客渠道和新媒体变现途径。

比如,她可以利用自己在职期间经营起的这些客户关系,和一些珠宝商合作,做分销商、开自己的微店。

比如,她可以像顾佳一样选择创业。打工的话,自己的剩余价值终究是归老板的;而自己当老板,可以通过团队协作、让别人为自己工作创造更多的价值。

任何一种方式,都比依靠“爱情”更有底气。

关于“能力错觉”的第二层:如果你的生活一成不变,要从“战略”层面思考一下问题出在哪里了。

我们再往深挖一层,为什么像王漫妮一样的同学,这么多年一直都在做相同的工作却想不到这些解决方式。

其一是,能力错觉的可怕之处在于,一旦你给自己贴上了“我本应该”的标签,就会陷入一个“得不到不是我的问题,而是别人的问题”的怪圈,从而打心底里拒绝改变

其二是,每个人做决策的时候会受限于自己的经历和眼界,从而做出的决策未必是真正的最优解。

NLP12条前提假设中还有一条,叫做“凡事必有三种解决方案”。比如对于王漫妮来说,看起来选择只有“回老家”和“留上海”二选一,其实还有我列出来的那4种其他选择。

而我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见过、经历过。身边有朋友这样做成功了,我就知道了“原来还有这样一种选择啊”。见都没见过,怎么会往那个方向思考呢?也许我想到的那些也不是真正的“最优解”,但我受限于眼界目前想到的也就是这些了。

多见、多经历,可不只是说说这么容易,而是需要相当大的决心和勇气。成本最低的方式,和给王漫妮的第一条建议一样,去读个书吧(我也准备明年去读MBA了)。可能会让眼下的生活变得更辛苦,长期来看却是投资回报最多的。在重新学习基础学科、重新构建人际关系的过程中,也许原本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或者去跨行业了解一下,在A领域很难解决的问题,在B领域也许只是入门题。

关于“能力错觉”的第三层:当你被困在“二选一”的境地中时,要跳出去寻找第三种解决方案。

今天和大家聊“能力错觉”,也是有感而发。过了25岁以后,最大的体验就是“年龄焦虑”。而且这种年龄焦虑是被动的,是所有人都告诉你“30岁了要成家立业”。

刚毕业的时候23岁,去哪里自我介绍都要加一句“我是90后”;27岁的时候突然开始恐慌好像明天就要30了。

仿佛前一天全世界都因为你是个小孩子而对你格外宽容,后一天却要求你长大成人有担当。

哪有一夜之间的“成熟”呢?不都是历经世事才变得成熟的。

我觉得“我本应当”就是一种逃避。是假象发生在过去的某个决策,来逃避现在应该改变的事实。纠结于高考多少分、专业选的不好、第一份工作选错了公司——拜托,人生还有那么多次选择呢,为什么一定要活在过去呢?

能力错觉、渴望走捷径、焦虑感,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越早摆脱越早受益。以前觉得“我本来应该更好”的时候,除了总是在自怨自艾之外,没有收获半点好处,现在经常对自己说的话是“你本来就应当是现在这样的。”

真心诚意地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风口、逆袭什么的跟我没多大关系,焦虑也不会让生活变得更好,脚踏实地地往前走就好了。

这样才可以有底气地过上自己真实想要的生活呀。

我们下周四14:00见~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帮喵点个“在看”,我会很开心的~

微信又双叒叕改版了,不再按照时间顺序展示,而是根据互动量出现。为了防止喵粉们和小猫走丢,快来把【小猫倩倩】公众号“设为星标” 吧~(已经设置过的同学就不用重复操作啦)~

赶快跟着动图设置一下吧👇

如果想围观喵的朋友圈,或者有什么悄悄话想和喵说,可以加这个微信号哦~

我的这些文章也值得你读一读


01 | 我为什么不建议你追风口?

02 | 一切烦恼的来源,皆在于“自我”

03 | 人言有多可畏?

04 | 2020上半年,我发生了哪些改变?

05 |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却不被身边人看好,该如何坚持下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