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葬着一位中国名人,他的后代去扫墓时,德川家族还得亲自陪同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0-07-30
说到日本,就不得不想到上个世纪30年代,日本给我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我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而日本至今也有着许多中国人的后裔长期定居于此,就像是刘邦的后代刘阿知曾经就在日本繁衍生息,他的后人虽然改了日本的姓氏,但祭祖的时候还是会回来祭拜刘邦的。而在日本人还葬着一个中国人,这个人中国人的11世孙去扫墓的时候,德川家族的人还会亲自陪同。
这个人究竟是什么来历呢,能够让德川家族亲自出面?历代水户藩主的墓地瑞龙山有着一个比较特殊的坟墓,碑文上写着明徵君子朱子墓,私谥是文恭先生。而这里的朱子指的其实是一个叫朱之瑜的中国人,他生于大明万历二十八年十月十二日(即公元1600年11月17日)。朱之瑜从小就长在一个官僚士大夫家庭,父亲在明朝廷中也有官位,朱之瑜的母亲生了三个儿子,朱之瑜是最小的一个。
不过朱之瑜的父亲在他八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在父亲去世之后,朱家家道中落。生活获得比较清贫,后来朱之瑜的哥哥朱启明在天启五年(1625年)中武进士。去了南京神武营担任总兵,朱之瑜随着哥哥生活,同时拜了当时的吏部左侍郎朱永佑和东阁大学士张肯堂还有礼部尚书吴钟峦为师。主要学习的是古学,诗跟书是他擅长的。
崇祯十一年(1638年),他已经成长为一个文武全能的人了,因为两样都拿了第一,于是被举荐去了礼部。但朱之瑜觉得朝廷混乱,他不能被世俗所容,所以专注学问,不愿意去当官。他跟妻子说我当了当官,可能反而会身家不保。虽然不求功名利禄,但是朱之瑜却很关心社会民生。
大明王朝在这个时候已经走向了末路,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这一年,朱之瑜四十五岁,另一边的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朝廷再次邀请朱之瑜,而他同样拒绝了,过了一年,皇帝亲自下令召他,他依然拒绝了。之后拒绝了第三次,一连拒绝三次,自然惹起了一些人的嫉恨,朱之瑜不得已跑到了舟山。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攻陷南京,南明眼看也要撑不住了。朱之瑜第一次前往日本,想借助日本的兵力来舟山守卫,但是日本当时正在实行海禁,没有办法进不去的朱之瑜只好返回舟山。永历四年(1650年)朱之瑜再次前往日本,被清兵发现了,他不愿意投降。刘文高之类的人被他感动了,于是把他送回了舟山。等到了第二年,朱之瑜再次前往日本,最后到了安南,还没等他回去,舟山就已经被清兵攻陷了,他的老师还有好友都在其中殉国。
朱之瑜在海外知道后伤心不已,鲁王其实在永历八年(1654年)给他发过诏书。希望他能为国效力,但是因为当时的混乱,直到两年之后诏书才到了他手里。他也一心想要回国效力,但是很不巧,安南国王听说他有才,强行抓了他五十多天。朱之瑜也是有骨气,宁死不愿意给安南国王行臣子之礼。
只是回去了也没有用,最后朱之瑜被日本学者安东守约的诚意打动,于是朱之瑜传授他自身所学。而他的一些弟子为了他四处找人,最后破了四十多年来日本幕府的国禁,同意朱之瑜在日本住下。日本的国副将军、水户候德川光国以礼聘请他为国师,本来朱之瑜是拒绝,但是听说德川光国嗜学就答应了。
后来果然,德川光国以弟子的礼仪接待了他,只是朱之瑜始终没有忘记故国。永历三十六年,公元1682年四月,朱之瑜在异国他乡水土不服致病去世,死的时候坟墓还是按照他纪念故国的方法建造。虽然在海外数十年,但是他依然是大明的人。而朱之瑜在日本也非常节俭,死的时候还留下了三千馀金,以便日后用来复国。所以他的11世孙去祭拜的时候,有德川家族的人亲自陪同也不奇怪了。说到日本,就不得不想到上个世纪30年代,日本给我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我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而日本至今也有着许多中国人的后裔长期定居于此,就像是刘邦的后代刘阿知曾经就在日本繁衍生息,他的后人虽然改了日本的姓氏,但祭祖的时候还是会回来祭拜刘邦的。而在日本人还葬着一个中国人,这个人中国人的11世孙去扫墓的时候,德川家族的人还会亲自陪同。
这个人究竟是什么来历呢,能够让德川家族亲自出面?历代水户藩主的墓地瑞龙山有着一个比较特殊的坟墓,碑文上写着明徵君子朱子墓,私谥是文恭先生。而这里的朱子指的其实是一个叫朱之瑜的中国人,他生于大明万历二十八年十月十二日(即公元1600年11月17日)。朱之瑜从小就长在一个官僚士大夫家庭,父亲在明朝廷中也有官位,朱之瑜的母亲生了三个儿子,朱之瑜是最小的一个。
不过朱之瑜的父亲在他八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在父亲去世之后,朱家家道中落。生活获得比较清贫,后来朱之瑜的哥哥朱启明在天启五年(1625年)中武进士。去了南京神武营担任总兵,朱之瑜随着哥哥生活,同时拜了当时的吏部左侍郎朱永佑和东阁大学士张肯堂还有礼部尚书吴钟峦为师。主要学习的是古学,诗跟书是他擅长的。
崇祯十一年(1638年),他已经成长为一个文武全能的人了,因为两样都拿了第一,于是被举荐去了礼部。但朱之瑜觉得朝廷混乱,他不能被世俗所容,所以专注学问,不愿意去当官。他跟妻子说我当了当官,可能反而会身家不保。虽然不求功名利禄,但是朱之瑜却很关心社会民生。
大明王朝在这个时候已经走向了末路,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这一年,朱之瑜四十五岁,另一边的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朝廷再次邀请朱之瑜,而他同样拒绝了,过了一年,皇帝亲自下令召他,他依然拒绝了。之后拒绝了第三次,一连拒绝三次,自然惹起了一些人的嫉恨,朱之瑜不得已跑到了舟山。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攻陷南京,南明眼看也要撑不住了。朱之瑜第一次前往日本,想借助日本的兵力来舟山守卫,但是日本当时正在实行海禁,没有办法进不去的朱之瑜只好返回舟山。永历四年(1650年)朱之瑜再次前往日本,被清兵发现了,他不愿意投降。刘文高之类的人被他感动了,于是把他送回了舟山。等到了第二年,朱之瑜再次前往日本,最后到了安南,还没等他回去,舟山就已经被清兵攻陷了,他的老师还有好友都在其中殉国。
朱之瑜在海外知道后伤心不已,鲁王其实在永历八年(1654年)给他发过诏书。希望他能为国效力,但是因为当时的混乱,直到两年之后诏书才到了他手里。他也一心想要回国效力,但是很不巧,安南国王听说他有才,强行抓了他五十多天。朱之瑜也是有骨气,宁死不愿意给安南国王行臣子之礼。
只是回去了也没有用,最后朱之瑜被日本学者安东守约的诚意打动,于是朱之瑜传授他自身所学。而他的一些弟子为了他四处找人,最后破了四十多年来日本幕府的国禁,同意朱之瑜在日本住下。日本的国副将军、水户候德川光国以礼聘请他为国师,本来朱之瑜是拒绝,但是听说德川光国嗜学就答应了。
后来果然,德川光国以弟子的礼仪接待了他,只是朱之瑜始终没有忘记故国。永历三十六年,公元1682年四月,朱之瑜在异国他乡水土不服致病去世,死的时候坟墓还是按照他纪念故国的方法建造。虽然在海外数十年,但是他依然是大明的人。而朱之瑜在日本也非常节俭,死的时候还留下了三千馀金,以便日后用来复国。所以他的11世孙去祭拜的时候,有德川家族的人亲自陪同也不奇怪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