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修篇 认识「站桩」之「品头论足」(一)

 duqinjun 2020-07-30

一、内练与外练

在这里我先举一个例子,比如 :时间管理。 规划好一天中平时要做的事情,然后到时间去碗成。从外在看,要做什么事,怎么做,十分明确。 但从内在来看,改变了平时的习惯,所以做起来就不是特别「顺畅」,有时候可能某些「小事」一时想「算了吧」就不做了,有时候可能想「干点别的」不耽误太多「时间」,结果可能「就忘记」了,结果「耽误了很多时间」。

然后反思自己又失败了!接着再尝试几次失败可能就放弃了!

某天看到某个「励志鸡汤」文,看到人家的「成功」,自己准备效仿,然后「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比如「21天养成习惯」「100天行动计划」啥的。不管最后成功还是没成功,至少都有一段时间是「积极」的状态。

如果把前面「具体规划」看做外练,那么这个使人变得「积极」的东西就是「内练」。

这里的「21天养成习惯」「100天行动计划」啥的,就类似修炼方式的「持戒」,关键不是这个理论是否成立,关键是「积极」是否能保持下去,而把「积极」保持下去这个需要「心诚」。对于现代人来说,不明确原理,而又要去相信的东西,多数都是「迷信」。但如果从「实用就行」的角度去思考,那么这个「心诚」还是「实用的」!很多人对「中庸之道」理解就是不追求,但传统文化注重「内外相合」,这里的「中庸之道」就有「实用就好」的意思!其「不追求」是「不求」搞清楚怎么回事,能用就行。。。话说,古人和现代相比,基因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只是当时的社会条件能够获得的「信息」比现代人少,但是古人也不傻,相反对于自己专业的东西更加专注,反倒更难骗!!!

假设「21天养成习惯」「100天行动计划」啥的并没有效果,最后还是失败了,但是不甘心,看大量的「时间管理」书籍,发现其中的「规律」,其实这个「规律」就是「一次做一件事,尽快把事情做完」。这其实就是「圆满」,传统文化讲究「阴阳内外」,而一件事讲究「因果」。与人相处,有取有舍,俗称「来往」,才能建立稳定的「关系」。对于一件事来说也要「有始有终」。吃饭-刷完,穿衣-洗衣-整理衣物,这都是一件事的「始终」。有始有终,这便是「圆满」。也可以说这是「强迫症」。。。话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迫症」,应该知道有「强迫症」时,人可以变得有多「积极」。假设想做某事,通过「圆满」来给自己一个关于此事的「强迫症」,再去做事就会「积极」得多。而且这个「积极」是发自于「内」的,远比「坚持」来的「持久」。而给自己一个「强迫症」的能力便是要去「悟」的东西!!而这个「圆满」的理念,就类似修炼中的「法理」。如果没有其他更强的「欲望」来影响这个「圆满」的信念,那么就可以「圆满」。如果有即便有「强迫症」也能被「治好」。。。

再去看那些原本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的人,如果请教他们「经验」,他们的回答可能是「本来就这样」啊!这个「本来就这样」这个就类似于修炼之法中的「道德」,这个就比较难于理解了!但一旦「悟」通,根本不需要什么「法理」。。。「本来就是这样啊」或者「本来就应该是这样」。。。这个「道德」就类似「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即俗称的「三观」。一部电影,一本书,一件事,等等。有所触动时「三观」就会改变。关于「道德」的「感悟」没有「方法可寻」,原则上「静下来什么也不想」就能「看得透」其「三观」就会发生变化!!!

最后再说说「实修」,有很多「时间管理」的书,通常是一些「鸡汤」,激励的人斗志满满或者是似乎感觉很有道理,然后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计划,这样一内「鸡汤」一外「具体计划」就都有了!因此更容易给人带来改变!!!在「鸡汤」中可能有「持戒的激励」可能有「法理的感悟」可能有「道德的感悟」,在具体的「实行」中可能有「持戒的方法」可能有「法理的规则」可能有「道德的原则」。不是不需要「悟」,而是大部分看明白就可以有一定的「悟」。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

上面说了一大堆「时间管理」,其实可以带入到「静心」来! 要知道,所谓功夫上身就是「本来就这样」,因此首先就需要「静下来」,即「心要静」。

  • 有的人「熬」,这样只要「心诚」也是可以静下来的,但这需要大毅力!
  • 有的人用「法」,这样只要有所「悟」也是可以静下来的,但这需要用心!
  • 有的人「顺其自然」,这样更需要「悟」也是可以静下来,但这个就是「单纯」的「悟」。这个在「心静下来前」要体会到「自然」主要靠「天分」了。。。否则只有「先静下」才能去体会到「顺其自然」。。
  • 「熬」,就是「靠时间」,静坐 3 小时,杂念纷飞越克制越多,但是只要熬的时间够久,肯定能静下来!
  • 「法」,则是遵循一定的方法,「调息」「守中」「冥想」都是「静心」的方法。
  • 「顺其自然」,这个是「静下来」以后的体会!悟到了,就可以直接「静下来」。

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有「内外」,内是「信念」,外是「方法」。

二、站桩练得是啥?

就静心而言,只是「站桩」的基础! 对于「站桩」即便是「熬」也没法一开始就把「外」做到「尽善尽美」,也需要一步一步的来。以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站桩」应该是以「内外」两个方面,相互结合来「逐渐」改变。

简单的说「站桩」是把「身体」由「一个状态」改变为「另一个状态」,而身体的「状态」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化的。对于「内外相合」的「内」则是身体改变的趋势,「外」是身体改变的方法。

  • 如果单纯从「外」来改变若与「内」对抗是极不效率的,若非「大毅力」的坚持战胜「内」,通常都是「徒劳」甚至被「反弹」的。
  • 如果单纯从「内」来改变,没有「外」相符,变化也是极其「微弱」的。就如:时间管理,虽然很想去完成「规划」但是没有去「执行」。
  • 如果是「内外相合」,「内」有变化身体趋势,「外」有变化身体的行动,两者结合则是加速了本来的改变。这样才是效率的!!!

之前贫道说不要「求」,过求于「内」如特定的「引导」方法,缺乏有效的练习,提高不会很大。过求于「外」单纯的相信某方法有效,而不顺应于「内」,则练习也是十分低效的,事实上越是「努力」,「内」的抵抗越是强烈,这样无法持久,就算一时得到提高,终究会因为身体扛不住而不得不放弃,而等养好了,还是跟原来差不多,可能只有微弱的提升!!

所以「内外相合」是最基础的原则! 从实际的角度来说外在努力的越小程度越「放松」,内在干涉越小的程度越「静心」,两者「相合」的程度越「高」。除此之外,即便是「放松」,即便是「静心」,只是程度「小」也不够,身体「内外相合」只是顺应变化,其方向不一定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改变」的「方向」也要一定的「明确」。。。(注意这里是方向明确,不是目标明确,目标总在变,具体的目标没什么卵用!)

下面再以「头」和「足」为例,讲讲站桩所练的「劲力」和「筋骨」。

三、品头

对于头而言,我们可以有「前后左右弯」,「左右转」这几个方向的活动空间。以及「颈部支撑」「自身重力」即「上下」两个方向的受力。

对于「虚灵顶劲」来说,从「外」而言头部是「竖直」微向上「顶」的,从「内」而言,头部各处「用力」应是「平衡」的。

要做对「外」,我们要能找准「头部」的「姿态」,能体会到各处的「用力」,再综合调整使头「内外相合」去逐渐实现「竖直」「微上顶」的状态。

其具体的方法则是「通劲」「领劲」,而欲「通劲」「领劲」需先「找劲」。

1. 找劲

而「找劲」也是需要内外相合的,于「外」是可以直观体会到的「用力大小」「筋骨松紧」,而「内」则是通过「外在」体会到的「练习」与「平衡」。

先把头分别慢慢的「前弯」「后弯」「左转」「右转」,分别体会一下「发力」的「部位」「松紧」变化。而「左右弯」则以「刻意」的沉肩来体会。

然后把头「竖直」继续体会之前各处的「状态」。通常而言,直立的时候,各处的体会就变的很微弱了。

现在把「头」略微的「上顶」,这样各处的「感受」会明显一点。再略体会一下。

再分别「前弯」「后弯」「左转」「右转」,这次不仅体会所用的「肌肉」和「松紧」,还要体会对侧的「肌肉」和「松紧」,还要体会「前后」和「左右」的「联系」。

现在体会到「联系」了,再以竖直的状态,略微「上顶」使「联系」,再「前后左右」的微调,使「平衡」。这里的「平衡」则有点「难度」,需要通过「缓慢微调」慢慢的找!这里不是要调「平衡」主要是对「平衡」有所体会。

再下一步,把头「竖直上顶」摆正,先形成以「稳定」为主的「平衡」,再逐渐「放松」形成「劲力大小」「筋骨松紧」的「平衡」!在「放松」的过程,头部会慢慢变得「不正」,这样没有关系,但是从「摆正」到「不正」其过程要始终的,保持「平稳」和「可控」的保持劲力的「联系」。

由于「平稳」和「可控」要保持「联系」,「放松」到一定程度,便无法放松了。这时候就适当保持「状态」,用「心」去放松,即「松意」。。。刚才的「调整」和「保持」,都是要「用意」的,现在状态已经「平衡」把「意」给「松掉」,「用力」状态还是原来的状态,但是感觉变松了。事实上,是可以松掉一部分「发力」的,但形成「平衡稳定」以后,松的只是「刻意的控制」,使「发力」转为「自然」,这种「松」是去「松掉关注」的「放松」。

以上各个环节,都不难,关键难的是「保持」注意力。。。「心静下来」才能保持得住。。。「一走神」就乱了!但是现在只是体会,可以分多次的「注意」来练习去尝试体会,随着暂时的「熟练」,也能一定程度的提升「专注力」。

在上面的练习,到达「竖直」平衡的状态,整体的「劲力」是略微向上「顶」的,但脖子也是略「绷紧」的,这个绷紧就类似「桅杆」上的「绳索」拉紧使「桅杆」立起,这个「拉紧」的「发力」虽然是「前后左右」但「筋肉紧」的合力也是「向下」的。随着「松」头会物理上的「轻微」上移。

再说点其他的,这个「顶」劲,的「顶」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就像头上压着重物,向上用力。 而这个「领」,则是像是头「顶」了一张纸,非常的轻,其劲力只是一个势头。 我们「平衡」劲力时,实际上就是「顶」的状态,即十分用力的筋骨状态,但是用更小的力,即调动更多的「肌肉」练习更多的「筋骨」。 而我们「松」时,则是「领」的状态,而这个「领」实际上只是「意」松,保持「劲力」同时尽量的减少对劲力的「干涉」。 当「内外相合」时,其状态可以用「举重若轻」来形容。 再写「内外相合」之前,先说说「通劲」。

2. 通劲

关于「通劲」以前曾经讲过,主要是「联通」劲力。 而「通」字除了「联通」还有「顺畅、通畅」的意思。

在上面「找劲」的过程中,其中「未开始松意」「找平衡」的那一步,前后左右「微调」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调整时并不是那么「顺畅」,甚至有时有点「发卡」。这就是精力「不通畅」的表现。

如何去通? 从「外」来说,缓慢的调整本身就是「通」劲的一种手段,所以反复调整细心体会便好。 从「内」来说,静下来「松意」,减少对「平衡」的「干涉」也是一种「通」的手段。 前者是通过「协调」筋骨来「通劲」,后者则是「松拙力」而「通劲」,两者相互配合则可以实现「通」,而「通」是一种「内在」的描述,同时外在的体会上是「松」,两者合在一起便是「松通」,这样有「内」有「外」的描述,更能体现出「举重若轻」的状态。

3. 内外相合

那么什么是「内外相合」? 前面说过,我们练「桩」是「内外相合」的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 即随着「通劲」,以「外在」的规矩「竖头上顶」为目标,稍改变「状态」,并再次使能「通劲」,如此一步步,最终「外」合规矩「内」里「松静自然」。

四、论足

对于足而言,承受侧压力最大,是一身的根基。相比头来说,「外在」的体会要更加的明显。足部对应的「站桩规矩」是「足心含空」,先抛开规矩,足部最基础的要领,应该是「稳定」,若是使「劲力均衡」,则需要相对的「放松」。

从「外」而言,这里「含空」,就是撑起足弓的形。

对「内」而言,这里「含」是「含住劲力」(稳定持续不散乱),而「空」是「放松」(犹如没有用力)。

    找劲

如上图,单足而立!先两脚稍有距离的站立,然后手扶墙,再抬起一只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单纯的增加一只脚的压力,而不改变其发力的状态。

体会两种状态:

  • 完全放松,让足弓塌下去。

这就是在「劲力」状态描述中标准的「懈」的状态! 此时重心大部分都落在足跟上,稍一不注意维持「放松」,就会自发的用力。

  • 用力扣足,让足弓提起来。

这时要注意重心的稳定,因为重心不均衡的话,发力不足就会导致身体后仰。这样扣足本身就是单纯的向上用力!用最大力把足弓撑起把足底的筋绷紧。这就是劲力状态中「僵」的描述。保持「僵」的状态是几乎不能动的,若维持不住其筋骨结构就会「散」掉。同时还要注意,这个状态只要不「维持」就会自发的「松」来!

接下来体会「劲」的状态

先以「懈」的状态,把重心都压在「足跟」上,然后「缓缓」向前移「重心」到「足心」这里接近我们平时的「重心」,不加以控制,适当停留「平稳」一下。现在再对「重心」前后微调。注意体会,每次「微调」足都要先「稍微」扣地才能开始用上「劲」。

这个「足微扣」能用上「劲」的状态就是「含劲」,微调的状态是「用劲」。如果上身重心不稳,要「足」提供稳定也要先「含劲」,调劲使平稳便是「用劲」。

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发力的体会,体会一下「筋骨」的状态。所谓的「劲力」就是对「筋骨」状态的「平衡」。

我们平时站立,上身不是绝对平稳的,相对的「足」也要「相应的劲力」来维持「平稳」,如果上身重心「十分的平稳」,那么对「足」的压力就是单纯的「向下」,与之相对足部也只要单纯的「向上」用劲便可,这样就可以自然的形成「足心含空」的状态,而这个状态是「松」掉大部分「前后左右」维持平稳的「劲力」。

现在尝试描述一下「这个劲力」 ,它涉及到「筋」「骨」「肉」以及「意」我们的控制,这四个方面的影响。「骨」主结构,「筋」主联系,「肉」主发力维持姿态,「意」感受和调节控制。当我们「用意」调节控制到「筋」「骨」「肉」形成「平衡」的状态,就可以不再干涉「用意」了。而这便是「松」的状态(从不主动发力角度的「松」)。

另外「劲力」的方向 ,这个稍复杂,但抽象出来有六个,「前后左右上下」两两平衡的六个方向。对于脚底来说「上下」这两个方向始终是平衡的,当重心「前后左右」平衡,「上下」用劲的「筋骨」是相对最「合理」的状态(这个合理的状态,是足能承受最大压力的状态。),但未必是最「松」的状态。

「劲力」与「筋骨」的关系

  • 先抽象为两处「前」和「后」 这个在上面的微调中已经体会过了!
  • 再抽象为「三处」,脚跟和脚掌的左右两侧。 这里把脚掌分为「左」和「右」,但是脚的「筋骨」并没有单纯的「左」和「右」发力,而是「重心」向「下」压的「偏左」和「偏右」。这个也可以体会一下其「平衡」。
  • 再抽象为「四处」,脚掌「左右」和脚跟「左右」。 脚跟左右压时,与之联系的小腿后侧,有两大块肌肉,负责平衡。那么脚掌两侧和脚跟左右,又可以抽象出「四个角」,由「左前」「右前」「左后」「右后」来平衡「前后左右」这四个方向的劲力。即向后用劲,需要「左前」「右前」同时用力,向右用力需要「左前」和「左后」同时用力。「前后左右」任意两个相对的方向,都需要「四个角」参与。

再分别讨论一下「前侧」「后侧」「左侧」「右侧」四个方向上用劲的「平衡」

而根据脚的结构,大脚趾比小脚趾要有力的多,足内侧筋骨联系向上可以直通到胯,而足外侧筋骨联系只到膝盖便结束。因此这「四个角」的平衡状态,「内侧」筋骨「上下」方向的「用劲」又偏多一些「外侧」偏少一些。而「前后」两侧的平衡状态,则在「相对放松」的情况下,「足心」到「涌泉」之间的范围内都是「平衡」的,若筋骨劲力足够强,则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平衡」筋骨。

以上就是「足心含空」时,足部劲力的「体会」,找到「体会」反向推导「找到」平衡,就找到「劲力」的状态。但是由于上身「重力」未必平衡,所以即便是「筋骨平衡」的状态,也未必是「足心含空」的状态。但「劲力状态」的练习可以使「足」的筋骨发力始终保持「平衡」和「稳定」并无需「额外的用力」。

2. 平衡筋骨

现在找到「劲力」了,下一步再「平衡劲力」,其中「上下」始终是平衡的,而只要筋骨保持稳定「前后左右」的「发力」也是平衡的,这一段主要「平衡」的是「筋骨」,即「筋骨中正」,这样才可以使「劲力」变「空」,或者说状态更「松」 。

「平衡筋骨」主要是通过对比「松紧」来调节。分别对比「前后」用劲的「筋骨」。前面「紧」「重心」向后调一点,后面「紧」「重心」向前调一点,这里调节「重心」主要靠「用劲」,「前后」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你想让「筋骨」向前调,那么可以「紧」前面,也可以「松」后面,还可以同时「紧」前面「松」后面。

当「粗调」的时候可以单一方向的「松」或「紧」保持劲力「平衡」另一方向会与之「相随」,但如果是「微调」的时候则需一个方向「松」一个方向「紧」同时进行,这种时候基本上近似于「不动」。。。

需要注意的是,当「微调」较深入的时候通常是「没有动」的,那么此时主要是「用意」来调「各方向含劲的比例」,而「用意」的前提是「通劲力」。

3. 通劲力

先说一下这里的「通劲力」,其实叫「通气」更恰当一些。前文讲「通劲力」主要强调身体各部位的「联系」。就同一部位而言「通劲力」主要是「同一部位」劲力变换的「顺畅性」。

经过前面的「平衡」已经可以在一个「固定」的姿态上形成「劲力」的状态。

在此基础上要完成「一个动作」,那么就要先适当程度的「收束」提供持续的稳定,再朝一个方向「用力」。

也就是说「前后」微调,总是会比「静态平衡」要紧一点,如果「劲力不通」,那样就不能「顺畅」的转换「筋骨状态」。

略微「收束」前后的劲力,进行「前后」微调,越慢的动作就越需要「稳定」,如果「气不通」,那么「筋骨转换」状态就不是平滑的。

练习「通劲力」需要先「收束」确保「筋骨状态」转换的「平滑」,再保持住「平滑」逐渐的「松掉不必要的稳定」。

这样当「通气」以后,上身「重心」发生变化,足部筋骨状态也随之变化,没有阻碍。做到这样就近似「自然」。(就像我们平时非刻意自然的用劲一样)。。。

我们用力前的「收束」可以相当于一定程度的「僵」,静态下的「放松」可以相当于一定程度的「懈」。而「通气」意味着,「放松」状态含更多的劲,「收束」状态更加的「松」,前者需要「结构」更合理,后者需要控制更「精细」,这便是劲力「真正」练的东西。

4.内外相合

对于足而言,并不需要太多的「感悟」,我们平时「站立」「行走」经常用「足」,本身就具备一定程度的「内外相合」,只是「筋骨」在「物理」上不够均衡使「劲力」不够「整合」「平衡」,只要,多练习使「筋骨」变化,多练习使「用劲」熟练,就可以了。

其状态就像我们「平时走路」,上面重心变化,脚下立刻可以自发变化筋骨状态「维持平衡」,当想往某个方向移动,只要一有「念」,还未动「劲力」便已经形成了即将要「发力」的「势」。其「势」和「念」几乎同步,在「筋骨劲力」的能力范围内,任意的「转换」,动作都不会有不顺畅的感觉。

5.「论足」总结

上面写了一大堆,各部分传武中有相应的「术语」

  • 「找劲」部分,是「整合」劲力或筋骨,属于「劲力」or「筋骨」的联通。
  • 「平衡」部分,则属于「调劲」或「换劲」。
  • 「通劲力」部分,则属于松「拙力」。
  • 「内外相合」部分,则属于「易筋骨」。

对于内在,则需要用「心」去体会。

  • 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是「整合」的要领。
  • 前了后一点,后了前一点。是「平衡」的要领。
  • 来去如抽丝。是「通劲力」的要领。
  • 慢练。是「易」筋骨的要领。
对于「慢练」再说几句,锻炼筋骨,主要是「靠时间」,找准「劲力」可以轻易的找到「中正」和「平衡」,但这个状态并不「松」,也就是说需要用「意」来维持,若是没有「大毅力」很难坚持得住。而在「中正」上妥协一些,使「劲力平衡」状态的「筋骨」与「本身的筋骨」状态相近,这样更容易「松」下来,不需要用「意」维持,也可以更自然,这样「易筋骨」便是一次「易」一点,朝「中正」的方向去改变「筋骨」。这里「慢」更多的是「少的筋骨」改变的意思。实际一点也不「慢」!一开始尽量的「松」甚至不以「易筋骨」为目的,当熟练顺着「筋骨」变化的「势」去「改变」筋骨,便可以逐渐的「快一点」!当然这个「势」和「快一点」主要涉及的是「体会」和「经验」,是需要「悟」的。。。

五、结语

本篇所写「桩」之「内外」以及「练得是啥」,还有「劲力」「通劲」「内外相合」等的体会方法。只是阐述一下「原理」,并不是专门的「练习」之法。因为「练桩」是一个全身都「通劲」,且「内外相合」的「调整」,这样「精细」的练法反倒难练。我们需要从更「基础」的开始,「粗中有细」「循序渐进」的「慢慢的」练习。之所以需要「慢」,是因为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去「悟」。看了本文,相信对「悟」应该能够有一定的「了解」。「悟」本身并不复杂,也不高深,只是「悟」的东西,难于描述。大部分时候「悟」都会是「顺利」的,只是随着深入「悟」也会越来越难,但只有被「卡住」,「悟」不到时,才会觉得「难悟」,而不去「悟」便不会被「卡住」。此时,多是因「放不下」或者「观念死板」或者「练的火候还不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