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城根下府右街,一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CHAOYANG3901 2020-07-30
皇城根下府右街,一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1752年北京地图》中的灰厂街和故宫

说起府右街,不得不先提起故宫,这两者之间不过一个中南海的距离。

特殊的位置,注定了其身世不凡。

今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府右街也存在了有600多年了。

今天,沿着红墙灰瓦,我们就来讲讲这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府右街 原是建故宫时存放灰瓦土石的地方

明洪武年间,对于刚打下的元大都,因为地处北方,方便控制胡虏,朱元璋本属意定都于此,但毕竟国家发展中心是在南方,而且“元运已衰,行自渐灭”,经大臣劝谏,朱元璋决定最终定都南京,封这里为北平府

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之国”,作为燕王府所在的北平,在永乐元年从北平升为北京,而后朱棣更是决定迁都北京。

在迁都之前,朱棣下旨对当时北京城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其中最大的工程莫过于如今已经600岁的紫禁城。从1406年到1420年,经过了15年工期才终于建成完工。

皇城根下府右街,一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如今的故宫博物院 

建宫殿,灰瓦土石是必定少不了,而堆放这些材料的地方,便被称作灰厂、石厂,这便是如今的府右街,当时叫灰厂街、石厂街。

皇城根下府右街,一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明嘉靖三十二年京城全图》中的灰厂街和石厂街

可是,您如果仔细看位置,如今的故宫和府右街之间隔着一个中南海,为什么灰厂和石厂要建在这里呢?这和燕王府的位置不无关联。

明初分封藩王,朱棣被封燕王,坐镇燕地北平,朱元璋亲自为其指定了燕王府所在——西宫,最早是皇太子府,后来改为皇太后居住。

皇城根下府右街,一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元大都城图 图源网络

很多人解读,认为这是朱元璋属意朱棣而做的特殊安排。但笔者认为,以亲王坐镇北平,更多的可能还是出于一种政治需要,有种北平重镇“非骨肉重臣不能守”的意味在其中。

不论这里住的是太子还是太后,西宫想来一定极尽美轮美奂之能事。马可波罗曾在游记中形容,这里屋顶连绵不绝,可谓奇观,宫内大殿宽广,可容纳6000人聚食有余,而且宫墙遍布纹饰,涂满金银,极为奢华。

明初宋讷有诗云:“九华宫殿燕王府,百辟门庭戍卒家。”上半句中的“九华宫殿”,足以说明燕王府的富丽堂皇。下半句猜测描述的是当时的大内,在明初曾被作为兵营。

皇城根下府右街,一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元大都城皇城内的太液池 图源 | 侯仁之《论北京旧城的改造》

修建故宫,元大内势必被拆除,然而皇帝不能没有宫殿,于是原本的燕王府便被先行改造,而灰厂、石厂正好就在燕王府南侧,这样看来,似乎就不难理解了。

故宫建成后,这里成为西宫。嘉靖年间,皇帝崇尚仙道,渴求长生,甚至残害无辜宫女用以炼丹,于是便爆发了“宫女弑帝”事件,事发后,16位宫女全部被杀。而嘉靖帝则是住进了西宫,不理朝政,一住就是几十年。1561年元宵节,因在西宫内放焰火,引发大火,嘉靖帝和他宠爱的尚美人,以及宫内无数珍宝,尽数被焚烧一空。

康熙年间,这里还曾建国蚕池口天主堂,光绪年间迁往西什库,此地更名为集灵囿,是一处饲养动物的园子。

皇城根下府右街,一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清乾隆十五年京城全图》中的天主堂

皇城缺了西南角 原是为了保护这座寺庙?

故宫建成后,灰厂街和石厂街还成为了明皇城的西墙最南边的一段。

值得注意的是,元代和明代营建大内/皇城时都不约而同地缺了个西南角,也因此,灰厂街石厂街和同为皇城西墙的皇城西大街并不在一条直线上

皇城根下府右街,一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1920年北京地图》 日本国际观光局绘制 可见皇城和内城都缺了个角

中国人自古崇尚天圆地方,这一点更是在建筑营造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北京的皇城竟然都缺了一个角,这和皇城西南隅的一座寺庙有关。

究竟是什么寺庙,竟能让元明清三朝皇城都不约而同地为之让路?

这可以用一首诗来回答:“凌空双塔对,近傍旧城河,版筑遥相避,君王信佛多。

皇城根下府右街,一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诗中便言明了这座寺庙的位置和特点,即位于护城河附近,寺内有两座塔,这便是双塔寺(元初名为大庆寿寺),两座塔是寺内两位住持的灵塔,供奉着他们的舍利。

皇城根下府右街,一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元代礼佛之风盛行,但能让成吉思汗敬称“小长老”的只有一位——海云法师,这便是两座灵塔主人之一。

这位海云法师的一生可谓传奇,年少成名,7岁入学,8岁拜师中观诏公,修童子行,11岁纳具足戒,14岁就已经开始讲经。

皇城根下府右街,一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海云法师像

师父圆寂后来到燕京(后元大都)的大庆寿寺,在原住持的一番考核之下,便接任了住持的工作。

海云颇受成吉思汗的敬重,朝中许多大臣都曾来此拜谒,丞相霞哩经常听他讲经,甚至向他讨教诸如蝗灾、出猎、刑罚等治世之道。

《大蒙古国燕京大庆寿寺西堂海云大禅师碑》曾载:“蝗灾之问,师以官政民心共感之致;问出猎,则对以救人为急,驰骋娱乐之事,非所为宜;对刑赏之问,则虽有□误之差必当以仁恕为心乃为善。”

海云一生学徒数万,但得法者只有14人,最得意的弟子可庵接任了大庆寿寺住持的工作。这位可庵法师便是“双塔”中的另一座灵塔的主人。

皇城根下府右街,一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可庵的名号您可能不清楚,但可庵的弟子——刘秉忠在历史上可谓赫赫有名,深受忽必烈重用,整座元大都都是他设计规划的。

皇城根下府右街,一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刘秉忠像

这样看来,这座双塔寺的规模和声望可谓一绝。怪不得连元世祖忽必烈都下令“城南面命曲三十步避之”。

皇城根下府右街,一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清代北京地图中的皇城和双塔寺

灰厂 也是明代特务机关西厂总部

故宫建成后,灰厂、石厂“功成身退”,自然闲置了下来。

成化年间,有山西人化名“李子龙”,以道法和太监勾结,欲图谋逆,事发,伏诛。

想到区区道士以道术便可轻而易举地进入大内,明宪宗坐不住了。为了了解朝野上下的情况,他派御马监太监汪直领事,命锦衣卫校尉微服民间,秘密查探。

皇城根下府右街,一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电影《绣春刀》中的锦衣卫,飞鱼服是真的帅。

第二年,便成立了明代赫赫有名的特务机关——西厂,负责“广刺督责, 大政小事, 方言巷语, 悉采以闻”,其总部就选在灵济宫前的灰厂

特务机构本是朱元璋的发明,他为了“以重典驭臣下”,曾专门设立检校一职,“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检校的鹰犬无孔不入,朱元璋对京城各级官员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胡惟庸党案”爆发两年后,朱元璋又设立了锦衣卫,由皇帝直接统领,掌管侍卫、缉捕、刑狱,审判皇帝特批的人犯。

明成祖朱棣上台后,在锦衣卫之外,又设立了东厂,宪宗所设立的西厂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皇城根下府右街,一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新龙门客栈》中的东厂督主曹少钦 图源网络

西厂,全称“西缉事厂”,建于东厂之后,本是“后浪”,因为汪直深得帝心,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也遍及各地,所过之处,人人自危。

《明史·汪直传》中写道,上至王公贵族,下到边镇百姓,大奖南北到处都是西厂的校尉,“民间斗鸡狗琐事,辄置重法,人情大扰。(汪)直每出,随从甚众,公卿皆避道。兵部尚书项忠不避,迫辱之,权焰出东厂上。

皇城根下府右街,一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龙门飞甲》中的西厂督主雨化田 图源网络

因为手段阴狠作恶多端,民怨颇多,西厂仅仅成立五个月便弄得朝堂内外人心惶惶,大臣纷纷上书,西厂被罢废。

西厂虽被罢,但汪直却依然深受宪宗重用,“时西厂虽革,上犹诏密诏汪直察外间动静”。仅仅一个月后,西厂便重开。

重开的西厂“察益苛”,并且十分善于利用职权清除异己,在朝堂之上可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物极必反,正当西厂势力急速扩张之时,甚至开始威胁到皇权,正如一些大臣的奏疏所言: “天下人但知有西厂而不知有朝廷,但知畏汪直而不知畏陛下,渐成羽翼可以寒心。”

宪宗看后“深纳其言”,西厂被废,汪直也失宠了,被调离了京城。

正德元年,武宗即位,西厂复开,由谷大用直接领导。同样是因为势力过大,危及皇权,引起了皇帝的警觉。五年后,刘瑾倒台,西厂也随之消失了。

皇城根下府右街,一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到了清代,胡同改称灰厂,也叫灰厂夹道、皇城西城根。

皇城根下府右街,一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清乾隆十五年北京城全图》中的灰厂街

宣统年间,溥仪登基,后海北岸的醇亲王府成为“潜龙邸”,皇父载沣成为摄政王,在皇城以内、太液池边的集灵囿建起了新的摄政王府。其规制,也要高于普通的王府。

为了方便摄政王出行,于是拆除了一部分民房,开辟了一条新的街道,和皇城之外的灰厂街连成一线,这便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府右街

皇城根下府右街,一条和故宫同龄的老胡同

《最新北平大地图(解放版)》中的府右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