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来作协】杨桐︱书是人生的伴侣——读散文《晚年爱读书的父亲》有感

 陈晓春 2020-07-30

书是人生的伴侣

——读散文《晚年爱读书的父亲》有感

文/杨桐

        与共和国同龄的温明远先生,所著的散文随笔选集《足音》记录了他与祖国息息相关的履痕,也诉说了他的亲情、友情、爱情和书之情。散文《晚年爱读书的父亲》是作者对父亲的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他认为父亲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教科书,他对父亲的敬佩信服,音容笑貌已印在脑海里,成了人生的方向标。

        文中的父亲生长在清朝走向衰落,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年代,因家穷,儿时就在地主家做半拉子长工。东家是位奉信耕读传家的人,每年猫冬季节,便请先生,在家设塾,家里的子女,连同年小的长短工,一并读书、写字。他的父亲也有了读书的机会,由于学习刻苦,认识了一些文字,在那个年代能读上书也算是幸事了。作者在此为父亲晚年爱读书埋下了伏笔。

        作者的父亲生长在农村,年轻的时候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四处奔波,辛勤劳作,没有精力读书,可是他不反对孩子们读书。作者在文章中写到:“我上高级小学的时就开始读长篇小说了,如《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一类的。父亲看我读的入迷,很奇怪。他初通文墨,也读得懂小说。我上初中时,或买或借,只要带回家来,父亲也一定要看。父亲眼睛花了,看不见字,我从商店买了一个放大镜,这个放大镜成了父亲的宝贝。”作者寥寥几笔道出了他的父亲虽然年纪大了,但从此喜欢上了读书。作者文中提到的那类图书我在少年时代也读过,半个世纪过去了,至今记忆犹新,在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记得那个时候家庭是很少藏书的,父亲每次借回图书,特别是小说、剧本我都要阅读,也使我在读书中增长了知识,对书中的主人公产生敬慕之情。我读的第一本书是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它写的是一个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社会主义时代的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欧阳海。小说纪实的描写了和平时期我国解放军队伍中一名普通战士的成长经历。当革命需要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读后,欧阳海的故事经常我在脑海中闪现,从此立志在今后的生活中,要以他为榜样,做革命事业接班人。之后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它对“人应该怎样活着”给出了一个完美的解答,那就是“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庸庸碌碌而羞愧。”读《林海雪原》了解到少剑波、杨子荣、孙达得等都是真正的革命军人,具有高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充满智慧的斗争军略和深厚的革命情谊。表现出的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勇气、一种人性的美。随后读了《红岩》《青春之歌》……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了很多书,可从来没有产生过那样的感动,那些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给了我精神的能量,引领着我不断前行。

        作者写他的父亲晚年爱读书,有一个特写镜头:“太阳已快要落山了。晚霞映得半个天空通红了。在不远处我看到了父亲,是一个逆光的剪影,父亲白色的头发,光着的上身,黑色长裤挽着裤脚腿,赤着脚。身上也被霞光染红了。父亲站着,怀里搂着长杆鞭子,一手拿着书,一手放大镜,正聚精会神的读着。”作者将一个晚年爱读书的父亲注入笔端,让我们浮想联翩,是一个画面,还是一尊雕塑,使年迈的读书者定格,成为晚霞中的永恒。

        其实,读书是一种习惯,一种乐趣;是一种性情,一种追求。多读书,读好书会使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如高尔基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是阶梯”。

        让我们以书为伴,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那必定会满身书香!


作者简介

杨桐,1951年12月出生于齐齐哈尔市,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县图书馆退休。现任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在《小城往事》《记忆不能忘却》《泰湖诗词选》《泰来文学》《泰湖诗词》《泰来桑榆诗刊》《龙沙诗词》等书刊上发表。2006年被授予齐齐哈尔市《百姓学习之星》称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