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江作协】任中恒︱湮没在历史尘埃里的古遗迹——“龙江土城子”

 陈晓春 2020-07-30

 

湮没在历史尘埃里的古遗迹

——“龙江土城子”

(七棵树镇采风散文系列之一)

文/任中恒

初冬,我们一行几人在鲁南、武兆林二位的带领下,开始了对龙江县北部七棵树镇管辖范围内的几处历史遗迹的采风踏查活动,这是继几年前诗协组织的第一次沟口水库采风和“土城子”考察得到一些成果后,又一次来到这古老的“土城子”,进而又到了具有革命传统意义的“大青山”、具有中朝鲜友好象征意义的“兴隆泉”。踏查采集历史旧迹,探寻历史尘封的蛛丝马迹,同时也有看看近年龙江北部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为新农村建设和旅游景区历史人文景建设观添言献策的意思在里面。

七棵树是武兆林老师的故乡,他从七棵树镇的大榆树屯那里走出,在那里念小学初中,后来考进龙江一中读高中,回故里后做过教师,乡镇领导。对那里的历史事件记忆扎实,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因此,他就成为这次采风活动的引路人、讲解员。武老一路神采奕奕地指点江山,一路透出对故乡的眷恋,一路对历史事件的详实描绘。使我们都收获满满。

从龙江出来的第一站是原发达乡管辖的“土城子”。这是龙江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城,我们可以想见,历史的某个阶段这个土城外面曾经群马狂奔,飞蹄踏草,尘起云升,荒岗野泊,马嘶声声。城内阑珊侧立,窨穴成排,炊烟袅袅,马厩宽阔,牧歌悠扬的景象。可千年以后,眼前这座古城今非昔比了,古城遗迹已经消失殆尽,轮廓渺茫,坡上良田千晌,坡下碧波荡漾,屯里铁瓦砖房,旧墙落寞城殇。

这里的历史可以远溯到室韦时期及辽以前契丹时期,这是龙江县文物管理所邹向前同志四年前的结论,那次我们在土城子挖掘的古代陶片和碳化的谷物,经过他到北京文物检测部门利用碳--14测定,得出的时间结论。如果按照这一结论去推导,这个古城至少是在公元907年前就存在,室韦时代可以追溯到隋以前,契丹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就是说上线在公元400年之后,下线至907年,那一年契丹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大辽朝。

室韦、契丹都与中原的唐朝存在的时间并行,唐朝为加强对室韦各部的管辖,设有都督府,任命都督等官职。今嫩江以西,雅鲁河西南,绰尔河(古称啜水)北,隶属于平卢节度使管辖。室韦诸部与唐王朝的联系空前加强,诸部首领或使臣不断到朝廷朝献。《册府元龟》载:德宗贞元八年(792年)十二月,室韦都督和解热素等来朝。南室韦和解部都督热素成为雅鲁河流域最早名见经传的历史人物。唐代室韦的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开始了犁耕。《旧唐书·室韦传》说:“剡木为犁,不加金刃,人牵以种,不解用牛。”但是生产力水平还很低,还没有金属犁铧和牛耕,加之气候多寒,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所以“田获甚褊”。而养牛、马、豕、犬等畜牧饲养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衣食的主要来源。同时,传统的渔猎业依然是重要的衣食来源之一,特别是向中央政府贡献的主要“方物”。

到唐朝后期,公元843年,原来居住在今雅鲁河流域的和解室韦向西南迁到今锡林浩特西、阴山以东的沙漠之中,并且改称黑车子了。

五代时期,契丹皇族遥辇,迭刺二部长期居住在雅鲁河、绰尔河、阿伦河流域,为契丹人活动中心。1116年,辽在泰州(今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北设金山县,后升为静州,在雅鲁河、绰尔河流域。据考古调查,龙江境内及附近的古城旧址、沙家街古城,扎兰屯的高台子、九村、王家屯、西平台城址等,这些城址为辽代遗迹,是辽朝为加强对北部边疆地区诸部族的辖控而建立的,用于驻兵防守。土城子并不是通常意义的城市,常常兵去城空,加之受到游猎经济“逐水草而居”和北方民族频繁迁徒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城廓沉埋于荒漠蔓草之间,成为历史的遗迹均属正常现象。

遗憾的是,这里的遗迹不仅没有得到保护,而且还任意损毁,我们看到土城子城墙的西南端,不仅遗迹全无,而且已经被取土挖成一条深沟,北面邈邈略见的城头被农民当做茔地,依墙排列许多旧坟,遍地残碑废砖碎片,野树荒草丛生,坟里埋的大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亡者,可见那时土墙尚未平整为田地,坟成为城墙留下的保护神了,尽管如此,城墙仍被农田侵蚀的只剩窄窄一条。没有坟的城墙,经过土地多年的耕作、平整后,有心人也只能略略的看到一点遗迹。此城大体是一个椭圆形,东西直径约500米,南北约700米,周长约2500米,比塔子城略小,比金代边堡要大,从特征上看此城早于而且不同于辽金的方形古城。与学者张德臣提出的此处与南北朝时乌洛侯国(公元443年)的时间大体相应,或与本人提出的室韦时期勿吉族人的部落(公元575年)年代吻合,与武兆林老师提出“古人穴居”的地势也相适应。西依漫坡斜岗,东临屯堡人家,南接沼泽水泊,北抵哈拉湿地。懂点风水的人一看此地,就是一处水草丰美、坡岗相依的优良牧场和适于人居的场所。

土城屯里有位文化圈内的同志,儿时花开.史文仁,他就是从那里走出的一个很有才气的文友,不能不说他从小就受到那里历史文化的熏陶,使之笔下透出一种轻灵的诗韵。我还有一位很有心计的老同事,名叫邱文住,他从小就来自那里,因为那年钢铁大会战把我们一起送进入大神山,在一铺炕上共住了三年,他是我们的排长,讲起家乡的事充满神秘感。他说屯里西侧有漫岗挡风,五十年代初就在这里开垦了土地,夏秋季节岗上搭起窝棚看守大地。每到漆黑的夜晚,他仰望星空,满天星斗,西南城根展现一派弧光,闪烁跳动,总觉得地下有宝藏在泛光,有心出去看看究竟,蒿草丛生,不时传来野狼、狐狸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就在窝棚里不敢出去。一直到神山他还念念不忘那次经历。

如今土城子已经迷失在时光的尘埃里,可一些人对她的追求一直没有中断,对她的探索记录,满满的纸上心情,要不就跃然纸上,要不就与坟头的烧纸一样当然无存、灰飞烟灭,那碳--14的结果不应受到漠视,城墙消失的土城子不会死,因为还有那么多的“还阳树”在庇护她。

作者简介

任中恒,笔名耕牛,1953年3月生人。做过企管、党办、行政办的工作,机关退休公务员。在《黑龙江粮食经济》《齐齐哈尔社会科学》《黑龙江商业经济》等刊物发表科技论文几十万字。创作了近百万字的历史探索、散文、小说、评论、诗歌等作品,在相关的杂志或网站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