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果子一斤70元,叶还能入药,经济价值高,农民却不想种

 农民话农村 2020-07-31

读小学的时候,班上很多同学开始养蚕。或用文具盒,或用纸盒子,装着满满一盒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十分惹人喜欢。有了蚕宝宝,必然要找它的食物——桑叶。看到了桑叶,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每年夏天桑树上那红得发黑的桑葚,这可是小时候的美味佳肴。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桑树下必然会聚集着许多小朋友,抬着头仰望着挂在树枝上的果实,口水不断地往肚子里咽。这时候,他们总会想到各种办法摘到许多的桑葚。会爬树的就像猴一样窜到树上去摘,不会的就找来足够长的竹竿摇晃着树枝,大侠许多来。最后,大家满心欢喜地回到家里享受这来之不易的果实。

那么吃桑叶的蚕宝宝怎么办呢?小朋友们会费劲心思地找来足够多的桑叶喂它们。通常来说,农村里应该不难找桑叶,因为这毕竟不是一种稀有的树种。然而现实却是,要找到一棵大的桑树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只能找到一些低矮的,叶子长得不茂盛的小桑树。因此,找桑叶成了当时一件艰巨的任务。

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污染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而桑葚这种曾经在农村极为普通的果子,越来越受到了都市人群的追捧,它的身价也不断攀升,市面上一斤桑葚达到了70元。桑葚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它所含额各种维生素、胡萝卜素、活性蛋白质,以及矿物质是苹果的五倍之多。常吃桑葚可以起到补肾、养颜、清肝明目,以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当然除了果子之外,这桑葚的叶子也能入药,而且还是非常好的药材呢。

除了极高的营养价值,桑葚还蕴含着巨大经济价值。由于桑葚的功能强大,因此很多开始有意开发和桑葚相关的产品,比如桑葚醋、桑葚果汁、桑葚酒等,从而形成了一个从种植到加工的桑葚产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为在农村有这样的俗语“屋前不栽柳,屋后不栽桑”。柳字和留是谐音,意思说栽了柳树会留不住后。中国人很忌讳是无后,所以柳树就栽得少。而“桑”和“丧”是谐音,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忌讳的事情之一。为了不要这种晦气,因此很多农民看着这利润很高的摇钱树,也不想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