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时的暑假:红灯收音机与评书《杨家将》

 诗韵依依 2020-07-31

诗韵依依 

文学微刊

素笔为你写邂逅   素笔为己爱停留

儿时的暑假

红灯收音机与评书《杨家将》

作者|沙建义 主编|凡尘


每个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童年,而童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暑假。

小时候,每逢暑假,我就惬意得不得了,在长达两个月的假期中,总是能找到很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当然暑假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我那时最怕午觉了,经常偷偷约了几个发小,找个荫凉处,下个五码儿,或下个军棋,或来个红五星。

每每顶着三十六七度的高温,那时即使没有空调、电扇,也玩得很起劲,忘乎所以的当口好像也不觉得天气特别热。偶尔也会偷偷脱光衣服,四下环顾无人就扑通一声跳下河去游水。

游水游够了,就一伙儿撒丫子到田里偷瓜、偷芦稘,一次也没有被抓到过,现在想想有时也偷着乐。

那时的暑假作业不像现在这个样子,薄薄的,拿在手里也轻飘飘的,每次做完作业,晚上五点半准时收听我的宝贝“红灯”收音机播放《隋唐演义》、《杨家将》、《明英烈》、《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评书,听评书就成了我整个暑假的最爱。

我还清楚地记着,当时最出名的评书演员有刘兰芳、单田芳、袁阔成,还有少儿节目主持人张知。

有时候收音机的收听效果也不太好,经常需要调调波段、拉拉天线、整整角度什么的,更有甚者还要侧耳倾听,就算使尽了浑身解数,收听效果还不好的话,还是影响不了我们收听热情。


听,唏溜溜,马在暴跳如雷;听,哗哗哗,如闪电般疾驶而去。

听得我如痴如醉,而这一切的音响效果尽在刘兰芳大师他们的口技中展现,如真的一般呈出一幅画面感。

话说......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只见那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鼻直口方、两耳有轮......"

"往身上看,再看跨下白龙马......."

"手持一把什么枪......."

中很多正面人物都是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杀富济贫.......

而等到那些反面人物粉墨登场时又是另外一种描述。

"尖嘴猴腮、阔鼻咧腮、一双招风耳、满脸络腮胡子、一脸的凶相......."

"往身上看,身着一件黑不溜秋的马褂,斜襟上歪歪扭扭的盘扣扣着,好像半个月没有洗过......."

.......

评书大师们精彩的人物刻画、口技模仿,早已把我的心带到了古代那种千军万马的战场。

小时候,我的记忆力特别好,能够倒背如流大师们口中的各种嘶杀场面,以及各个武将的名字名次,也可以猜想每一段评书下次预播可能出现的结果。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树上或身后飘来一个黑影,命中注定某某命不该绝,他的什么人正好打此经过......."

评书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就算听重播兴致正浓时,每到段尾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时,还是意犹未尽,难以割舍。

再来一两次听重播,一样的听而不厌。

整个夏天的乘凉晚会上,有时我听听老人们如何讲古书故事,自己还时不时能插上嘴逗乐一番,把那么多从评书上听到的故事讲给纳凉的邻居们听,竟然也能赢得阵阵喝彩声。

我不断地讲给他们听,一是能锻炼自己的口才,二是提高了自己的记忆力,我把这招用在学习上也能顺利巩固和消化所学的课堂知识,对于我以后的人生是莫大的帮助。

暑往寒来,想想那时候虽然很贫穷,但童年依然是快乐的,乐在其中,若遇到了同龄人,也把自己儿时暑假的事情和他们津津乐道的,一脸的幸福感。

时光如流水,儿时暑假的点点滴滴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回味起来心中溢满温暖,红灯收音机亦然成了我珍爱的"古董",在心中,在余生

作者简介:沙建义,男,69年生,高中毕业,江苏省如东县人。现在从事个体经营,掘港镇人,喜爱文字,谦谦君子一枚。


 往期精彩

|我于昨晚去世,走时心如止水(看后泪奔)

|人有贵气的 8 大特征,对照一下,你有几个?

|当红歌手张铭最新专辑《妈妈酿的酒》全网发行,元元为他新歌配上小诗,不一样的感觉尽在《诗韵依依》......

诗韵依依 文学微刊
诗词藏于心,素笔流水柔
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