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萌翻!这个娃自言自语鼓励自己的视频完美示范“抗挫力”!

 神奇麻麻在哪里 2020-07-31

瓜妈说:

最近收到两个妈妈的表白,在这个骤冷的秋天让我感觉好温暖。

一个妈妈说想要帮我一起做公号:

另一个妈妈来自新疆,说要给我寄新疆的特产,因为帮她处理了一些售后的事:


这些年做公号真的是每天都在和妈妈们接触,像朋友一般的聊天和互帮互助,有时候其实是自己分内的一些小事,却被妈妈记住了,这是最让我感动的。

那天Cindy在文章一个怕鬼的老母亲是如何安慰儿子不怕鬼的…… 里面提到对世界的“敬畏心”,其实对读者,对产品何尝不是要用“敬畏心”去对待,那也是我们做这个号的初心。所以我也特别感谢这些妈妈的留言,你们每一次的真心反馈也是我们走下去的强大动力!

回到今天的文章。

我最近被一个4岁小男孩吸引了,在Youtube上看到爸爸分享他学习冰球的过程,小朋友一直用自言自语的方式,教科书级完美示范了“如何在挫败中自我鼓励”!又萌又燃!

刚进入冰场滑行的时候,他一直「一二、一二」地数口号,帮自己控制节奏和脚步;



因为还不熟练,他常常摔倒。但摔倒了也不气馁,他很擅长安慰自己,“I`m ok,it`s ok”;(我没事,没事)


当发现自己落后其他人很多时,又对自己说“OK, fast as I can! (好的,尽我最大努力)”,然后重新让自己投入练习。


再次摔倒。他自我调节,“我需要睡(休息)一下”!然后躺在冰上休息。不过,也就几秒钟的功夫,他就一边“OK、OK”地给自己打气,一边像条鱼一样,打个挺就翻身爬起来了……


每当自己表现好的时候,还会及时给自己肯定!“我做到啦!”、“我赢啦!”



他甚至还会通过一些无关痛痒的“发怒”来帮助自己宣泄挫败的情绪。

一次跌倒后,他发出奶声奶气的怒吼“啊,啊,啊~”,然后大骂“Let me go, you old fat can!(让我走,你个老胖罐!)”,太可爱了!

没人知道“Old fat can”是个什么东西,也许就是他乱造的一个词,但这个词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打败了那个正在萌芽的放弃的念头……


详细过程戳这里:

看完很有感触。面对枯燥的、极具挑战的体育训练时,全程充满正能量,完全没有“我不行、我不干了”的抱怨,这种超高的“抗挫力”,对于一个仅仅4岁的小孩来说,显然不是一种天赋,而跟父母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01

帮孩子建立信心,空喊“加油”没用!

很多妈妈陪玩的时候会发现,宝宝抗挫力不佳,稍微难一点的玩法就抗拒、发火。其实孩子的一种畏难心理在作怪,是他们缺乏克服眼前困难的信心。所以,孩子遇到挫折,父母怎么帮他建立信心是关键。

我印象很深一次瓜瓜的抱怨,是我给他玩60片的拼图时。

瓜瓜在大家印象里一直是拼图小达人,但是这其中有技能反复的时候,每次遇到瓶颈,他也会发怒。

那天我下班回家,一进门就听见瓜瓜大喊“太难了!我不会!我不玩!”

接着是瓜奶奶的声音“不会我们才要多试啊!你最棒了,加油!”

可瓜瓜就是不认账,“我不会拼,我不拼了!”然后跑出房间。

我知道瓜奶奶给瓜瓜的加油是想让他有信心,可是这种没有任何实际帮助的一句“加油”,对孩子来说不仅不能“鼓励”,反而会成为“压力”。就好像在说,如果学不会,就是你不够加油,不够棒。在这样的压力下,孩子反而会更加“缩手缩脚”。

所以,这时候不是加油鼓劲儿的时候,而是要实打实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把注意力从“失败的情绪里”转移到“思考怎么解决问题”上。


我放下包,转身先跟瓜瓜共情:“你其实很想拼好,但是试了几次发现太难了,你不会,是吗?”

听我这么说,瓜瓜马上委屈地狂点头,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我抱着他说,“那我们先吃饭,吃完饭妈妈帮你看看,我们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拼好,好不好?

吃完饭,瓜瓜的情绪好多了。自己小跑着到书桌叫我,“妈妈,你快来帮我呀!”

我让瓜瓜先找到拼图的四个“角块”、接着再根据角块找“边块”,然后根据图案一片片拼完(当然每一副拼图的拆解方法可以不同)这样拆解目标、分级难度之后,对瓜瓜来说就简单、易上手了。他开心地拼完,然后还学着我的样子,去给奶奶当老师,教奶奶拼!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一遇到事儿就崩溃,不肯再试,不是他们太脆弱,而是我们父母,有没有真的带他们一起走过这样一个“拆解问题、逐步击破”的过程。


02

只有帮孩子跨越挫折,他才能获得力量!

曾经听过一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儿童心理专家田宏杰的演讲,讲爸妈应该如何帮孩子跨越挫折、让孩子获得力量,她提到一个心理学著名的冰山理论

我们整个人就像冰山一样,冰山浮在上面的部分是行为与情绪冰山以下是我们的心理需求

比如瓜瓜在行为上说“我不会,我不要学!”,实际上,是在说“拼不好,这真的让我很沮丧”。

我们要“看到”冰山下面孩子真正的“心理需要”,如果盲目想用“加油”把沮丧感拿走,就会让孩子觉得无能。

所以,我对瓜瓜说,妈妈帮你看看哪里遇到了问题,然后帮瓜瓜把“困难”一步步拆解,陪他一点点克服,跨越这个让他“沮丧”的挫折。

田宏杰博士说:

与沮丧一起被压抑的还有无能感和力量感,我们只有帮他跨越挫折,他才能够获得力量。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心理免疫,说的就是碰到困难,解决掉它,下次再碰到相似的困难,人们就有信心能克服它,不再害怕了。

最后我想说,我们自己的心态也很重要,不能害怕让孩子经历“挫折”。很多时候,父母的容错度过低,是孩子害怕挫折的一个重要原因

杨澜在一次采访中说到,她的女儿先是在一所公立小学读书,然后又去了国际学校上中学。一次她问女儿,两种学校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
女儿想了想,说在本地的学校,老师总是让我们“别”犯错误;在国际学校,老师鼓励我们“不要怕”犯错误

这句话引起她的思考。为什么我们这么害怕犯错误?因为犯错就意味着失败、输。而太多家长,不愿意看到孩子输。

可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在错误和教训中习得经验的过程,孩子在反复经历挫折的过程中(能产生严重的、无可挽的回后果的错误除外),习得应对的技巧和能力。让孩子拥有那些基本经历,让他们苦恼、失败、然后再站起来,其实是帮助他们成长的好方法。

《失败的礼物》一书的作者杰茜卡·莱希同时也是一名教师,她在书中说:
一年又一年,我‘最好的’学生,也就是最快乐、最成功的学生,都是这样的:父母允许他们失败,让他们为失误负责,面对错误时,鼓励他们尽力而为。
我们作为父母,重要的是调整“结果心态”,不以成败来评价孩子,而是专注于孩子的进步和成长。
瓜妈最后说:

视频中的4岁男孩,生活中一定经历过很多次类似的崩溃时刻,只有反复经历挫折、战胜挑战之后,孩子内心才能获得真正的信心。即使当父母不在身边,这种信心也已经内化成自身的一种能量,让他不再害怕、不再沮丧,始终有安慰自己、激励自己的力量,对自己说,“I`m OK!”

当然,除了在行动上,帮助孩子战胜困难,在认知上,我们也要帮助孩子意识到,错误或失败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任何一个人生赛道上,都是有人赢,就有人输。

如果孩子正在经历挫折,告诉他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只是方法不对或者有其它客观因素影响,只要调整战略,就有可能赢。

挫折本身不可怕,而如果我们在孩子遇到挫折时,没有给予足够的爱和支持,才是最可怕的。


妈妈们来说说,你曾经陪孩子一起跨域了哪些困难挫折?或者自己经历过的被跨越的困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